分享

【云说家风·《金刚经》篇】读国学经典与孩子的教育到底有啥直接关系?

 微国学 2021-09-06

作者:张建云

《金刚经》里的家风智慧:第45天。

佛家刻画了一座山,叫须弥山。多高?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还高。高出多少?不是10倍,不是100倍,不是1000倍,而是将近1.3万倍。这座须弥山高110万公里。

110万公里有多高?

不知道,没概念。有人站自家楼顶上就晕高。但这座须弥山是屹立在海洋中的。往海洋下延伸还有很深。有多深?

世界海洋最深处是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海沟,达11521米。须弥山的深度比马里亚纳海沟深将近1万倍——110万公里!

佛家的深度、高度是常人做梦也无法企及的,喝多了胡说1万回也挨不着边的,因为清醒时候不敢想,无从想,不会想。只是高深就完了吗?不,面积还大。往东,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往西,是唐僧师徒取经的地方,叫大雷音寺。往南、往北我不说了,因为说了也没用,说了您也不信。但就是这么一座山,山上不是石头,都是世界上最值钱的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che qú)、玛瑙。

砗磲,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是海洋贝壳中最大的海产双壳类物种,直径可达1.8m 。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的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而成“砗磲”。

怎么样,是座宝山吧,宝物如天上星星一样多吧?

当然是,当然是。现在我宣布一个事,不,是我代替释迦牟尼佛宣布一个事:把这座须弥山上所有的宝物都捐赠。捐赠给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实捐赠。但还不是捐赠一座山,也不是捐赠1000座山,而是捐赠1000X1000X1000座须弥山!

好家伙,心脏病都快要犯了。谁有这么多宝物?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实捐赠。



释迦牟尼佛说: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

1000个世界叫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一个须弥山,这山是最高、最大、最深、最广的山,所以称王,叫须弥山王。

了解大千世界、须弥山王跟孩子教育有关系吗?

有,很大关系。学习古人并不是为了成为古人,认知佛学未必就要出家为僧,向英雄致敬并非就得向英雄一样牺牲。一个孩子的见识与思维决定了是否能够走得远、站得高、做得好。心中没有天地任你如何补课也不懂仰望日月,眼界里没有高山很多时候也会放弃江湖。看一看古人的句子似乎更能明白心志的重要性。

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王维:“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辛弃疾:“八百里分麾(hui)下炙(zhì),五十弦翻塞外声。”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毛泽东:“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够气魄吧!这些人物是补课的杰作吗?当然不是!而是内心理想的远大和坚毅,有鸿鹄之志,可义薄云天,一直博学笃行,将天下为己任。

此刻问:您的孩子志向远大吗?

释迦牟尼佛继续出场: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须弥山的宝物都捐赠出算善举吗?

当然算了!有人给灾区捐几百块钱就做个截图发群里,在朋友圈广泛流传。须弥山式这种规模的捐赠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善、巨善了。但释迦牟尼佛有话说:这不算啥,这种捐赠的功德比不上读一读《金刚经》!



此话一出,惊天霹雳。《金刚经》竟然有如此威力吗?

有,真有。释迦牟尼佛说,《金刚经》不用全部读,也不用读几页,只读四句话就够了!

这还不足以说明《金刚经》的威力,所捐赠三千大千世界的须弥山的宝物甚至不如读《金刚经》里四句话功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亿分之一!

原文: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里要说明的是不单要读,要听,还要把《金刚经》的道理讲给别人听。这几乎到了生命至善境地!

说到此处我们必须要喘口气歇会了,而后请出法力无边的《金刚经》吧!

偈,是佛经中的唱颂词,相当于汉语里经典的话。四句偈,可以是四句话,也可以是四句诗,还可以是四句唱腔。但到底是整部《金刚经》里的哪四句一直没有明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四句,也确实解除了很多人的烦恼和痛苦。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四句;“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还是四句。

实则,《金刚经》里简单拿出四句经典就能为人答疑、解惑、去除烦恼、通达智慧。甚至不用四句,三句、两句、一句也行。这就是经典的力量。读《金刚经》没有必要存分别心,觉得这是佛教,而我是中共党员。这恰恰误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切经典的最终目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家长亦同。不读经典就容易沉沦、奢靡和糊涂,再加上大数据、短视频、朋友圈的娇宠,我们几乎失去了思考能力。为了文化自信,为了国人自强,敬请大家深刻而用心地读经典!

国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让孩子换了衣服会鞠躬、回家给妈洗个脚那么简单。而是从大局着想,以人民福祉为核心,向圣贤和英雄看齐,但要记得先为自己的家庭服务,继而是亲朋好友、社会祖国、民族世界。顺序是不可以错的。自己不修身就无法齐家,无法齐家就不能给国家做贡献,不能给国家做贡献自然就不配心怀天下。



赚钱不是很难,当官也不是很难,考博士、当教授同样不是很难,因为这些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得到,不过时间长短的问题。但让孩子有远大的理想,为社会做一番不负自己、光宗耀祖、给更多人带来福祉的事业有点难。

怎么办?

从读经典,立志向,树家风开始吧!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金刚经24品》: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作者简介

张建云 

天津家风研究院院长。 

作家、国学学者、《中国家风》主编、天津市政协委员。 

曾任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现为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