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如何食物保鲜

 zhangxiqin6449 2021-09-06

100年前的蛋糕还能吃吗?一块在南极洲发现的水果蛋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处在寒冷干燥的环境,这块“长寿”的蛋糕除了味儿不对,外形就跟新鲜的一样。尽管如此, 食物内部的化学变化仍在继续,油脂不断氧化、水解酸败。而在英国王室,也有请宾客食用 7 年前婚礼蛋糕的传统…… 食物真的能保存这么久吗?应该怎么保存?这恐怕是人们从古至今都在努力研究的问题。

图片
▲ 科考人员在南极东部一间小屋里发现的蛋糕,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其已有 100 年的历史。

食物变质

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有很多,有三种主要原因无法避免。第一,食物 表面有不少微生物,它们和我们一样也需要食物,而它们“吃喝拉撒” 都在食物上,就导致了食物腐败;第二,除了微生物,食物内部含有 的各种酶类会分解食物;第三,空气中的氧气会导致食物氧化。腐败 的、变质的食物,不光感官品质大大下降、营养价值也大大流失,且 安全性降低,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会让人生病甚至失去生命。
图片

什么是低温保鲜?

低温保鲜分为冷藏、冷冻、速冻。其中,冷藏是从古至今人 们普遍使用的一种食物储存办法,一般冷藏温度为 -2℃ ~15℃。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在低温下减慢,繁殖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食物内部酶的活性以及其他化学反应速度都减慢了,就像动物进 入冬眠一样,食物的腐败变质速度大大降低,食物就可以保存较 长的时间了。
图片

地窖与储藏室

图片
冷藏是古人保存食物很常用的方法。一开始是把食物埋到地里,后来就挖了地窖,利 用土壤的隔热作用,在几米深的地下,温度能常年保持在十几度以下,可以用来储存粮食、 水果、蔬菜这些相对耐储存的食物。在距今约 7 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落的居 民就开始用这个方法储存粮食了,现在去一些山村,还能看到山底下有一个个整齐排列的 储藏室。到了唐宋时期,地窖已经非常普及了。人们对地窖的要求升高,做了很多结构复杂、 隔湿又保温的地窖,谷物在地窖里能保存 5~9 年。除了地窖,人们也会在冬天收集冰块, 以便到了春夏季节用来辅助食物的保存。发展到现代社会,用来冷藏食物的物品就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冰箱了,冰箱内的温度一 般在 0~4℃。
图片

营养流失

低温保存对食物营养价值的保护比较友好,基本不会损坏食物的营养素,但营养素也 会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尤其是水分比较多的蔬菜水果,冷藏过程会导致干耗,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的损耗也较大。所以新鲜的蔬果最好还是现买现吃,尤其是没有厚实的皮包裹 的水果,比如草莓等各种莓类。

什么是脱水?

顾名思义,脱水就是把食物中的大部分水分去掉。最简单的方法是日晒,太阳照射在食物上,可以杀死其 表面部分微生物,还可以使其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同时, 空气的自然对流能带走食物内部和表面的水分。当水分 降到 13%~16%,霉菌的生活就变得艰难了,降到 10% 以下,细菌就不易生长和繁殖了,同时食物内部的酶类 化学反应也会降低,从而延缓食物腐败变质的速度。
图片

日晒与干燥

玩不起冰块的普通百姓们,还想出了另一种食物保存方法, 那就是让食物自己在风里等成干。在古代,如果不需要保鲜,食 物就会被脱水保存。最常见的就是粮食晒干保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零食如葡萄 干、柿饼等果脯就是脱水食品。沿海地区的人们还会把剩余的鱼 虾贝类直接晒干或者调味后晒干,变成各种海鲜干。脱水保存,在工业上已经玩出各种花样,如冻干、喷雾干燥、 微波干燥等,但很多家庭依旧会使用最简单的日晒法。比如本人 当年在出国读书时,就曾带着老母亲做的两大包调味后的虾干, 每次煮面的时候扔两块虾干和一把上海青,一碗鲜美清爽的海鲜 面就有了。
图片

营养流失

脱水食物的营养流失和脱水采用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若是 传统的日晒法,时间久了温度较高,那些对高温、光照、氧气敏 感的营养素都容易损失,如维生素 C、维生素 A、大部分 B 族维 生素以及植物化学物质。如果是蔬菜干、果干,损失的这些都是 蔬果富含的营养素,留下来的是糖分和膳食纤维;但如果是鱼肉 类,这些营养素本身含量不高,所以营养价值损失也不大。若采用的是急速冻干,时间短温度低,即使是蔬果,营养价 值相对来说损失也不大。不过,蔬果中还有很多其他营养成分, 所以我们能吃新鲜的就尽量吃新鲜的,其次再考虑冻干蔬果。

什么是腌渍?

腌渍分为盐渍和糖渍,利用食盐或糖渗透到食物组织内,提 高组织渗透压,使细胞失去水分,抑制酶的活性,同时也抑制微 生物的活动,从而延长食物的保质期。60%~65% 的糖液可以抑 制微生物,比如炼乳、蜜饯;8%~10% 的盐液可抑制大部分微 生物,而浓度超过 15% 的盐液可以杀死微生物,如咸菜、酱菜。
图片

糖和盐的运用

腌渍也是自古有之,周朝就有腌菜的记载,战国时期有制作 蜜饯(蜜枣、蜜栗)的记载。到了唐代,酱菜技术不仅有了很大 的发展,而且传到了日本,现今日本著名的奈良酱菜就源于此。到了现代,人们仍会用盐、醋、酱油等料腌渍一些蔬菜。不过, 大众也逐渐意识到高盐高糖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所以在食品加工 上开始探索轻盐化、轻糖化,并结合真空密封、发酵等其他保存 技术。
图片

营养流失

食物腌渍保存主要流失的也是维生素 C 和部分 B 族维生素。但和流失比起来,我们更应担心的是多出来的“营养”——高盐 高糖以及亚硝酸盐。蔬菜吸收氮肥或土壤中的氮素,积累了较多 的硝酸盐,在腌渍过程中硝酸盐被一些细菌转变成有毒的亚硝酸 盐,从而带来了麻烦。但之后亚硝酸盐又会渐渐被细菌利用或分 解,浓度达到一个高峰后又逐渐下降,最后至基本消失。所以, 如果自己做腌菜,建议 3 天内吃完,或者 21 天之后再吃,因为 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随着时间增加,并在一周左右达到峰值,21 天 之后又降到最低值。

什么是食物发酵?

在前面的三种保存方法中,我们都提到要抑制微生物的活性, 具体地说就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性,因为有些微生物是有利的, 这些有利的微生物在食物上“吃喝拉撒”可以增加食物的营养价 值,增添特殊的风味,这就是发酵。一般利用微生物作用而得到 的食品,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发酵食品,比如酒、豆腐乳、酱油、 红茶、黑茶等。
图片

酿造与发酵技术

发酵食品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曾影响周 边国家,如日本、朝鲜等国。以粮食为原料发酵制成的 烧酒、白酒、豆豉、酱、醋等被称为固体发酵的起源。据考证,我国利用微生物进行谷物酿酒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距今 约 4 000 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现在,发酵技术在乳制品、酒类中日新月异,酸奶发酵已走 入大众家庭。而其他更传统的食物如豆制品的发酵,发展则相对缓慢。
图片

营养价值

食物发酵的营养流失与它的其他加工方式有关,比如温度、 氧气、时间等。但更重要的是发酵可以给食物带来额外的营养价 值(不同的发酵食物和微生物产生的额外的营养价值也不同), 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经过微生物初步消化就变得更容易被人体 消化吸收,比如发酵豆制品。特别是对素食者而言,发酵豆制品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会产生植物界几乎没有的营养素维生素 B12, 素食者只需要每周吃 2~3 次发酵豆制品,就可以弥补这部分的营 养缺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