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点学习体会,适合术后长短腿长时间不恢复,骶髂关节疼痛,膝髋同时有问题慢性疼的病友阅读。我19年2月做了右髋,没怎么锻炼,术后一个月每天走 四五千,左侧微疼,术后六周复查,李主任建议术左侧。但当时膝关节更疼,7月去南宁做了关节镜软骨修复临床试验,术后六周不负重,加重了股 四萎缩,术后膝关节症状更重了。10月左髋疼痛加重,腹股沟体侧一圈,几乎不能走路,感谢李主任11月初术又给我术了左髋。因第一次术没练 也挺好想,也因第二侧伤的重,打五颗钉子一直疼,锻炼还是几乎没做,术后六周才开始尝试远距离行走,术后四个月出现屁股疼,长短腿症状,可 能因为第一侧术后时候肌肉还好,第二侧术后肌肉太差了,那时开始才把康复重视起来,零散的研究很多。学习过程中,自己观念几乎每隔半个月更 新一次,锻炼方法也一直在反复纠正。一、关于膝关节疼痛,力线膝关节疼痛,18.19年多数机构会强调我们的股四头肌薄弱,20年开始很多 地方发现了外展,臀中肌的重要,今年开始又提出来内收。总结现在的说法,先说正面,膝关节有两个方向活动度,伸膝(股四),屈膝(腘绳), 但膝关节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在走路时候,膝关节上面是骨盆,下面是足弓,都会影响股骨和胫骨的一个旋转角度,这个角度变化过大的时候,髌 骨和滑车之间,股骨稞和胫骨平台之间,接触面变小,摩擦变大,这是我理解的力线。骨盆对膝关节的影响,两个方向,外展,内收,骨盆稳定,才 能减轻日常生活中,膝关节的压力。足弓,网上有些锻炼方向,也有说足弓垫调整的,足弓降低和骨盆前倾是成对出现的,加强臀,尤其臀中肌,足 弓自然会恢复。因此,需加强的除了股四和腘绳外,还有外展的臀中肌和内收的内收肌,这俩肌肉静态的强弱关系也决定了q角。再说侧身这个面, 完成走楼梯和下蹲这个动作,是伸膝和伸髋这两个主要关节的一个联动,动作前屈髋少,动作时伸髋就少,臀大肌激活不足,大腿,膝关节负担过多 ,加重了膝关节损伤。因此,需要加强臀大肌为主的伸髋肌。综上,重点加强的有股四,腘绳,臀中,内收,臀大肌。二、关于上半身最容易出现的 问题很多人不胖但有小肚子鼓出来,同时腹横肌没劲上交叉综合和下交叉综合总是成对出现,上半身有肚子,我们总喜欢仰卧起坐,卷腹一类刺激腹 直肌,结果腹直肌紧张,把肋骨往下拉,肚子突出更严重;有说呼吸方式不对,胸腔和骨盆对位错位,呼吸启动顺序应该先鼓肚子后胸腔打开,我曾 在康复的地方学过他教的类似pri呼吸方法,吹气球,尝试过一个月,吹缺氧了,但对腹横肌刺激也很小;肚子鼓出来,经常伴随头前伸,这个时 候头的重量不是负担在脊柱上,而是挂在肩膀上,常常伴随肩膀肌肉酸疼。借用这张图说明,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最后学到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 ,先需要加强的是背阔,将肩胛骨拉回到正确位置,胸腔骨盆对位正确,所谓的三维呼吸正确开启,提高进气量,改善睡眠。综上,学来的观点,上 半身最先需要加强的是背阔。三、一些书里的观点截图四、关于发力模式很多书里都说腘绳肌比臀大肌先启动会损伤髋关节。如图对臀大肌对臀大肌 来说,刺激最大动作就是走楼梯和深蹲,但如果腘绳肌更活跃,用的就是大腿后侧。还有些健身小白,去健身房自己用杠铃练深蹲,不在乎动作,只 关注蹲的重量,过多练大腿,少量练臀,只加强了股四同时毁了膝。2020年6,一个病友教我罗马尼亚硬拉这个动作练臀,整一年,无论我怎么 尝试,都非常清晰的感觉到腘绳肌在拽着骨盆,臀大肌软软的,我那时走楼梯膝关节疼痛,需要扶着扶梯上下楼。今年加强腹肌,臀中肌,上个月在 健身房尝试倒蹬这个设备后,第一次感受到臀大肌被练爆了,从那开始,走楼梯和走平地的感觉一样,走多了最酸的是屁股。大概感受是腹肌可以稳 定骨盆时,臀大肌才能用上劲。这只是一种理论,看奥运会举重项目,运动员都是臀肌股四协同发力,但观察身边很多正常人,腘绳肌比臀肌活跃, 或者走楼梯用股四更多,臀肌参与很少,也健健康康的生活。书里这些观点和强调的东西是否真的科学,我质疑。但如果已经有髌骨软化,膝关节疼 痛的病友,强烈建议用上自己的臀大肌。五、学来并体会过的观点1.现在健身房或者很多康复机构多是针对某一块肌肉的孤立训练,但对患者来说 ,更需要的是全身联动,比如抬动作,脚蹬地,全身使劲把东西抬起来,而不是控制某块肌肉,让某些地方使劲,完成动作都意义大于动作的本身。 身体比我们智能,哪块强用哪个。2.针对第一条,锻炼的时候特别注重的是负载,比如弹力带重量,稍微大了就有很多其他肌肉参与这个动作应该 用到的肌肉,所以重量要小。3.身体越弱的,越建议去健身房,小重量,多次数,一样增肌,一组30~50,间隔不超过30秒,三组以上。4 .东西比较多,人体就像一块积木,一个扣一个,举个栗子,肚子鼓出来,可以去收,效果很小,但如果把头向上向后顶,同时下巴向后收,肚子立 刻回来;可能脚踩地重心改变会影响到肩关节。我现在学的观点,首先需要加强的,一是坐姿高位下拉,练背阔;二是坐姿外展,练臀中;三是坐姿 内收,练内收。5.所有动作,呼气时候发力,控制节奏,特别重要,也就是每个动作都在锻炼核心。6.学到的一句话,一切不以增肌为目的的康 复都是耍流氓。六身体旋转除了外伤,身体越弱越容易发生,我曾给自己评估是脊柱右侧弯,肩膀左高右低,骨盆右旋,左腿腘绳弱,右股直弱,右 足弓塌陷更多。这些都必然是时出现的症状。身体旋转时,髌骨在滑车位置会改变,加重。骶髂关节上有软骨,缝很密,错位时候可能软骨有磨损会疼痛,但只要骨盆正,这种类似神经的疼痛可以消失。六、自己还在锻炼增肌,在学习,可能某些观点过几天又变了。以上零零散散的分享一些个人想法,欢迎拍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