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高考志愿填报的考生和家长会发现;有不少大学既在本一批招生,也在本二批招生。它们为什么可以分两个批次招生?以后毕业证也是一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目 录 1.为什么一所大学同时在本一和本二批招生? 2.同一所大学本一和本二专业有什么区别? 3.本一和本二专业的毕业证有区别吗? 4.2021年在河南省本一、本二批均有招生的院校 #1、为什么一所大学同时在本一和本二批招生? 1.合并院校 有的本一大学和本二合并或者和专科合并,这样合并的校区、师资、环境等各方面都会有差距,所以那些合并的学校的部分或全部专业就可能作为本二招生。 2.冷门专业或只针对省内招生的专业 很多学校有一些响应国家或者响应省里号召而开办的专业,由于经验或别的原因,这些专业师资力量弱、就业很一般,或者有些本来就只对省内招生,这些专业也会二本招生。 3.分校区的专业 有的学校好几个校区,分校区远离主校区,而这个分校区又公认的比主校区差一些,这种情况影响就业,所以也可能二本招生。 4.学校的王牌专业 每个学校在发展阶段都会首先集中精力建设自己的王牌专业,打响品牌,再逐渐覆盖其他专业。这就形成了学校的专业除了有冷热之分外,还有强弱之分。所以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以及就业好的专业会在一本招生,其他专业会放在二本招生。 除了以上这些知识,再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2、同一所大学本一和本二专业有什么区别? 1.学历上并无区别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普通本一或者本二批都算是"同等学历"普通本科考生,只是在录取批次,成绩高低,学费上略有差别,但是在本质方面,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2.专业、师资、就业的区别 那么同一所大学的本一和本二专业的区别,也就在于专业、师资、就业的区别。例如: 本二院校中能放在本一批次招生的专业一般都是省属重点的部分优势专业。这也是为了通过好的生源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优化教育结构。 换句话来说,所谓的本一本二,本来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一些在某省本一批招生的院校,到了别的省份,可能就是在本二批招生,而一些招生情况历年较好的本二批的某些专业,为了保证生源,也可能在某省被置于本一批范围内。 #3、本一和本二专业的毕业证有区别吗? 同一高校的本一和本二专业在毕业证上没有区别,基本上也不会注明学校哪一个校区,只要达到符合毕业生条件的,其毕业证都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文凭证明,再由所在学校加盖学校校名的钢印即成。 因此,本一和本二只是录取的批次而已,并不是定性的标志。无论你是清华还是北大,无论还是一般的本科院校,其学籍证明都是本科证明,并不会区别本一、本二的现象。 我们理解了 这些院校之所以在本一和本二都有招生 仅仅是因为部分专业在不同的批次招生 毕业证及文凭没有任何区别 而且可以共享到一些师资、硬件资源等 在志愿填报时是十分值得考虑的 那么都有哪些院校 今年在河南省本一、本二批均有招生?小编都给你整理好了 #4、2021年在河南省本一、本二批均有招生的院校 文史类 数据分析 从学校类型来看 文史类共有44所院校同时在河南本一、本二批招生,其中包括海南大学这所211院校,这也是一个捡漏211高校的好机会呀!另外有8所河南省内院校,分别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和中原工学院。 从投档分来看 本一本二文科录取分数线相差最小的高校是江西理工大学,仅相差6分。 分数线相差最大的是北方民族大学,2021年在河南录取的一本投档线566分,二本投档线478分,分差为88分。以本二的分数进入本一学校,毕业证也毫无差别,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以上高校中,有部分高校的二本投档线高于一本省控线。这些高校一般是一本踩线考生的热门报考选择,同时也因为有一二本的考生一起填报,报考人数多,从而抬高了高校的二本投档线,使得一二本投档线十分接近。 理工类 数据分析 从学校类型来看 理工类共有89所院校同时在河南本一、本二批招生,其中包括海南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这2所211院校,这也是捡漏211高校的好机会呀!另外有20所河南省内院校。 从投档分来看 本一本二理科录取分数线相差最小的高校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相差11分,但是大家会发现本二投档分比本一投档分还高,这和考生的选择等因素有关系。 分数线相差最大的是内蒙古科技大学,2021年在河南录取的一本投档线537分,二本投档线401分,分差为136分。以本二的分数进入本一学校,毕业证也毫无差别,可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以上高校中,有部分高校的二本投档线高于一本省控线。这些高校一般是一本踩线考生的热门报考选择,同时也因为有一二本的考生一起填报,报考人数多,从而抬高了高校的二本投档线,使得一二本投档线十分接近。 看了上述数据,我们知道 虽然有的学校是一本、二本兼招 但是学校的知名度和实力都很高 所以即使在本二批录取 很多院校的分数也都在本一切线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