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只读一本书 · 博尔赫斯式诡辩的中国实践,一场生死较量中的大坚韧与大智慧

 正午文化 2021-09-06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西湖边一栋大宅裘庄门前,赫然立着一个木牌子“军事重地闲人莫入”。这傍山面湖的大院落,铺设豪华,但也经历数次动荡,换了几波主人。在时局动荡时期,又被征用。在一个月朗星疏的深夜,忽然有两拨人入住这栋房子。东楼一波,西楼只有五个人,三男两女,都是军官,而他们走进这栋空楼就如同进入了深不见底的危险之中。

这就是《风声》的故事引子,这部曾被拍摄为电影的原著小说,拿过《人民文学》年度小说大奖,作者麦家也获得了当年华语文学传媒年度小说家荣誉。《风声》既可以说是一个故事,又可以算是某一段历史真实,促使麦家写下这个故事的契机,正是源于一个教授上门拜访提供的真实故事。而在书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与前程往事纠葛,又形成了新的故事。

“阴谋似乎是阴谋中的阴谋,包括阴谋者本人,也不知道阴谋的形状和内容。”最可怕的危险就是未知。国共合作,但是又各自为政,再加上日本人的阴险恐怖,让这几位军官内心翻腾。被紧急聚集在一起的五个人,实际是被抓被控制了起来。因为日本人已经获得证据,证明这个五个人当中有一个人是共产党的卧底“老鬼”,而谁是谁非,无人得知,只有真正的老鬼自己知道,此刻的境地是怎样的凶险,敌人的刀枪冒着寒光已经渐渐逼近,而被囚禁起来的“老鬼”却无法通知同伴撤离。

当周围人都变得不可信,当自己深陷绝望该如何应对,麦家把故事里每个人的心理都把握得很准确,他们各怀鬼胎又符合他们的身份性格。在铺设剧情和塑造人物方面,确实很有技术。尤其是给了读者线索,却又我们无从发现,知道最后结局才恍然大悟。

实际上,《风声》由“东风”、“西风”、“静风”三个部分组成,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在东风里,我们看到的是共产党卧底“老鬼”如何隐藏和传递情报,在西风里则从国民党顾晓梦的角度去讲述,给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版本的解说。而又在静风里告诉我们更立体的故事是怎样的。可以说剧情是一转再转,有虚构的细节描写,也有采访的纪实部分,真真假假轮番上演。

从故事叙述的逻辑推进和三重叙事对峙结构来看,《风声》更像一部步步解密的推理悬疑小说,不仅有智力游戏的斗智斗勇、证据链条的严密性和逻辑推理的坚固强大,更有心灵探险的恐怖、不安、残酷和凶险。作者非常善于引导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有意识在真实的故事里追寻不真实,让读者有兴趣了解历史不同面的解读,让读者带着问题在人性漩涡里探秘,让读者掩卷尚长思。

正如当年华语文学传媒年度小说家的授奖词写到:“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象、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

《风声》之所以动人心魄,也是因为书中的英雄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们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安危不惜牺牲自身的荣誉和生命,这样的民族精神是华夏文明的传承。正如今年年初新冠疫情中的无数英雄逆行而上,为了职责和道义,直面困境、勇于担当、敢于牺牲,这种英雄哲学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英雄也是凡人,他们没有神性和法力,只是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仍然坚守内心的强大信念,在孤独绝望是深渊里依然想着舍己救人。

《风声》
作者:麦家 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