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韩彦” | 抗日英雄卢书英 | 作者:卢化南/卢耀庭

 大河文学 2021-09-06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卢书英又名金聚,原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韩彦村七孔窑岭人(现朱庄村人),后定居于洛阳市孟津县煤窑乡香房沟村,所以一些人又称他是孟津人。
1931年春,卢书英与卢国宪等人,在韩彦村参加吴振、赵三河领导的地下党红军游击队,在王屋山区活动。1931年冬,卢书英参与洛阳中心县委和吴振、赵三河等人,在韩彦村龙潭沟组建“造炮局”,也叫“西山造枪厂”。制造枪支弹药,为红军游击队提供武器。
1932年,卢书英随吴振、赵三河等率王屋山游击队参加黄背坪的济源县委书记薛子中领导的起义。失利后,吴振同志被捕,后惨遭杀害。1933年,韩彦造炮局被反动政府查抄,赵三河同志被追杀。卢书英逃往洛阳避难,后继续造枪打击敌人。
1940年4月,日军尾追南渡黄河的中国军队,在韩彦七孔窑岭受到中国军队的殊死抵抗,伤亡惨重。为报复中国军队,日军在韩彦村制造惨案,疯狂烧杀抢掠。卢书英及其本家十八间房屋被烧毁,老少十三口人被枪杀在避难的山沟中。卢书英也身中两弹,侥幸活命。1940年秋,卢书英伤愈后,到处寻找日军报仇雪恨。
1940年冬,卢书英得知,王屋大店至黄河渡口据点郑山王爷庙的日军公路近期修成,将要通车试行。即自己动手赶造地雷六颗,乘夜幕掩护埋在韩彦龙潭沟沿二家地的日军公路拐弯处,以期炸掉日军军车。谁知消息走漏,被汉奸发现,向七孔窑岭炮楼上日军告密。日军连日追查,勘察了数天才将地雷起走。而且恼羞成怒,扬言要派兵包抄韩彦村,搜寻卢书英。卢书英怕连累乡亲,南过黄河,逃往洛阳,投靠本家族人卢振华,后定居于孟津县香房沟村。
卢振华在洛阳十五军中任在职,(卢书英的堂弟,黄埔军校西安分校毕业),对卢书英的遭遇深表同情,多方活动游说活动,为卢书英在洛阳长官司令部谋了个战时情报的军职。并资助他秘密将韩彦造枪厂,转移至孟津香房沟继续制造枪炮,供给活动于太行山中的八路军和地方游击队打击日军。
卢书英以做丝绸生意为掩护,活动于黄河南北两岸。既为国统区洛阳方面收集情报,也在沦陷区广泛与八路军地下游击队接触,并通过特殊关系,在王屋大店和郑山王爷庙等,多个日军据点内以做苦力的身份,派驻了特工人员,监视日军动向,窃听日军电话,收集日军的各种活动情报,随时准备痛击日军。

一、七孔窑伏击日军


 1941年4月,通过情报得知,郑山王爷庙据点的日军,近日抓了许多民夫,将到王屋大店据点搬运给养和弹药。卢书英即带游击队,连夜渡过黄河,来到七孔窑岭设伏。七孔窑岭南面有一座小土山,日军新修的公路从小山西边的坪上绕过。坪东有一片坟地,在坟地中设伏,正好可以侧击经坪中北上的日军,而不伤及民夫。稍做休息后,就发现有五个日军看押着二十多个民夫,扛着扁担和绳索出现在小山南面山间的公路上,战士们随即进入阵地,目不转睛盯着坪中公路的尽头,专等日军从西面绕过来。
十几分钟过去了,仍不见日军露头。正在疑惑时,几声“叽里呱啦”的声音突然传来。卢书英眼疾手快,一甩手“砰、砰”两枪,走在前面的两个日军应声倒地,第三个日军刚要准备还击,也被一神枪手一枪击毙。所押民工听到枪响,一哄而散。后边的两个日军急忙赶来增援,凭借着南面的小高地射击。在坟地中埋伏的游击队,全部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之下,情况十分危急,必须立即转移。卢书英顺手扔出一个手榴弹,乘机带领战士脱离战场。
原来为日军带路的向导是本地人,没走日军新修的公路,抄近路从南面的小山包上翻过来,从侧面与埋伏在坟地中的游击队撞个正着。幸而前面的三个日军只顾兴奋地交谈,没有注意观察,否则游击队定吃大亏。这次伏击,仅打死三名日军,卢书英怏怏不快。但当地的民众听说是卢书英带游击队打死三个日军,人人欢欣鼓舞。

二、探马庄炸日本军车


1942年秋,郑山王爷庙日军据点有六辆汽车装载着在当地抢掠的物资,准备九月十四日返回济源。卢书英得知此情报后,决定在探马庄六亩地北边的三座小山间设伏。日军的公路在三座小山中间绕行,路窄道狭。扼守住北面的山口,击毁南来的第一辆汽车,道路就会被堵死。狙击手负责击毙司机及司机旁的指挥官,爆破手负责炸毁汽车,其余战士相继从高处投掷手榴弹,日军定当插翅难逃。布置停当,战士们立即进入阵地。
不多久,日军汽车的轰鸣声便由远而近,前三辆车跟的较近,首先进入伏击圈。其余三辆落的较远,眼看机会就要失去。卢书英一枪打死坐在第一辆车司机旁的日军军官。司机一愣神,也被狙击手打死,汽车顿时熄火,横在路中。后面两辆车刚想反抗,也遭到同样的下场。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三辆汽车顿时变成三堆废铁。第四辆车急忙赶来,想要增援,也被一阵排枪打歪在路边,后边两辆军车,眼见寡不敌众,不敢近前。几个日军跳下汽车,推出迫击炮远远射击。卢书英担心南北日军增援,也不敢恋战。只好主动撤离战场。
这次伏击战,击毁击坏日军军车四辆,打死打伤日军七人,包括一名叫做黑田的日军,缴获日军军刀一把。村里人说,自此以后,日军汽车再也没有敢来过。

三、野鸡沟伏击日本巡逻队


1943年4月12日,日本小野四郎率领由七匹战马组成的巡逻队,视察完沿黄河日军据点后,当晚留驻郑山王爷庙日军据点,计划13日晨返回济源。卢书英得知后,决定打此巡逻队,夺取战马。鉴于骑兵机动性好,卢书英挑选了七名特等狙击手准备专打坐上骑,力求一枪毙命。当晚从新安县东沃渡口过黄河,天明时赶到三教野鸡沟设伏。伏击点是南河西边一片洼地的弯道上。日军的公路沿洼地转过来,战士们埋伏在弯道前方台地的陡堰上,专候日军的骑兵进入伏击圈。
暮春时节,阳光灿烂,潜伏在草丛中的战士,不觉睡意朦胧。直到将近中午,一阵细碎的马蹄声才使战士们来了精神,随着响声临近,战马出现了,一匹、两匹……果然是七匹。一红色高头大马,每匹战马上都坐着一个骄横的日本兵。日军的骑兵依次进入伏击圈,战士们也都对准自己的“靶点”,调整距离。“打!”卢书英一声令下,当先一枪。挎着指挥刀的小野四郎应声栽下马来。战马一阵嘶鸣,绕着小野转了一圈,忽然狂奔。其余日军还没回过神来,也在一阵排枪后,纷纷落马。两个没打死的日军,在地上滚爬几圈,试图举枪顽抗。卢书英一跃冲上,一刀一个,立刻毙命。
整个战斗持续不足十分钟,击毙日军官兵七人,缴获战马五匹,其余两匹死伤战马,任由群众分吃。(据知情人说,吃日军马肉的,都遭到了日军的残酷报复。)战士们骑上日军的战马,挥舞着日军的军刀,载歌载舞,一路欢畅,返回驻地。
卢书英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的还很多。如:割日军电线、拔日军电线杆、在日军公路上埋设地雷;多次只身闯入国军河防队和日伪军据点中解救被困民众;秘密为战斗在太行山中的八路军游击队,购买和转运枪支弹药及战略物资,如各种战时急缺药品,医疗器械等。但也因此招致了反动派的恐惧和仇恨。后因他的地下党身份暴露,被国民党军统特务使招,于1944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秘密杀害于洛阳孟津盐仓西边的黄河岸边,死时年仅36岁。卢振华也因之受了不小牵连。 
一代抗日志士,在日战区纵横驰骋,使日军闻风丧胆,却冤死在国民党军统特务的手中,寂然六十余年。卢书英的英雄事迹虽在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但在黄河南北两地的史料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笔者对卢书英的英雄事迹,收集整理,重现英雄的业绩,告慰烈士英灵。

作者简介:
卢化南,祖籍济源市大峪乡上寨村。系济源市文物局职工、文物考古副研究员。
卢耀庭,河南济源韩彦村人,原下冶镇副镇长。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手机:13849531938;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