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类患者不适合看中医(完整版)

 wxzzn 2021-09-07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务实求真,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昨天的文章,与许多圈内人士产生共鸣,结合大家留言讨论,今天补充一些,更为完整,无论医生与患者,都引以为戒,深入思考。

1、自以为很牛逼的中医爱好者

这类患者往往自己先设定立场,先给自己下了“诊断”,并且拿着这个“诊断”来考较中医大夫。比如自认为自己“寒气重”,看见你方子不开点附子,就认为不对证。

事实上,若真是像他自己“诊断”的那样“寒气重”,病早就被他自己治好了,这类人偏执又自大,不知道疾病远远比他想的复杂的多,无知者无畏。

2、心理情志类疾病患者

这类患者不少,有些疑难杂症来看中医,实际都是心理精神问题,还有很多疾病表面上是躯体疾病,但伴有心理精神问题,并且占据了主要矛盾。有一患者,主观描述很明确,早就被北京精神专家诊断为幻想症。

至于抑郁焦虑的更多,这些人往往对自己的心理精神问题更加讳疾忌医。其实很简单,去精神卫生中心找个专家看看,做一些检查与量表一目了然。这类患者,有经验的中医察言观色就能大体觉察出来,要当心。

3、疗效期望值过高的患者

疗效期望值过高,违背了疾病的普遍规律,幻想着任何疾病喝上几口药就好,这是不可能的。有些世界公认的难题,你要实实在在给他说治疗现状,他会不耐烦,就喜欢找那些宣称几副药就治好的神医,结果被骗了,想想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类患者不要留。

4、名医长期治疗又无效的患者

名医长期治疗又无效的患者,一定要当心,这压根不是你的菜。就如同落魄的天上仙女,即便你再喜欢她,她也是因为暂时无奈来找你,早晚要回大海。这类患者,找你看病不过是想听听你的看法,来印证而已,别当真,你把她当真爱,她只是把你当备胎,少说话,让她该找谁还找谁。

5、问诊不配合的患者

这类患者,从主诉问到既往史,一直以“其它都很好”,即便你很仔细地问“小便黄不黄”,他也一直用“其它都很好”来应付,没有就诊诚意,挂了号就是来咨询,甚至过过把脉的瘾。

6、用试脉来试探中医的患者

这类患者对中医基本认知是极其片面的,根本不知道中医治病的基本流程,再就是电视剧看多了,武侠剧看多了,当成真事了。这类人,对医生是没有信任的,内心也不是太想治病。

7、看不起青年中医的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有点社会地位的老年人,或者当官的,他们一般只认主任专家,你就是给他治好病,也认为你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找青年中医,他认为身份不对等,没有基本的尊重。



8、假借看病偷艺的同行

这类“患者”也有,一旦识破他的伎俩,这类人往往就会恼羞成怒,到处贬低我们。其实要想在看病过程交流中医,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说,越是放到台面越是光明磊落,越是自作聪明越是让人不舒服。

9、过度排斥现代医学的患者

把现代医学看成是妖魔,看不到现代医学的一点长处,盲目排斥,一叶知秋,这类患者看待别人也是这样,往往只看缺点,看不到任何优点。这类患者,你去让他做个检查,都有可能得罪他,立马认为你是伪中医。

10、无病呻吟的患者

这类“患者”对自己过分关注,其实没啥疾病,一点小毛病也被自己无限放大,能吃能喝,能睡能跑,想着长生不老却忧心冲冲,忙碌可以治疗此类“患者”。

11、被某一中医流派理论过度洗脑的患者

这类患者很有意思,也是自己给自己提前预设立场,比如有些患者只认为经方才可以治病,哪怕是很典型的清阳不升证,你要是开上补中益气汤,他看不懂,就会觉得你是庸医。但是若是开上个他能看出来的经方,就会认为你水平很高。

12、疑心太重的患者

对待疑心太重的患者,出力不讨好,这类患者疑神疑鬼的,没有半点信任,频繁更换医生,不相信任何人,多半也是精神出了问题,也就是心神出了问题,说翻脸就翻脸,不讲情面。

13、隐瞒病情变化的患者

有些患者自以为很聪明,明明服药后症状有缓解,但是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也许是为了让你更加努力思考,硬说没有任何变化。有时候你误信他,一变处方思路,他那边又着急说出实话了,说原来缓解很多了,现在又不行了。这就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敏误!

14、把自己当顾客上帝的患者

这类患者与可能与职业有关,有些职业需要很好的服务态度,平时对顾客低三下四服务,来看病,尤其是到诊所这样的地方看病,就想着身份互换,特别豪横,把自己当顾客上帝,这种想法很可笑。

15、过分担忧中药副作用的患者

中药只要按照教科书正规力量开药,几乎没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毒性,即便有点反应,也都是正常的药物副作用。中药的副作用很小,与西药比差远了,许多时候都不如一桌烧烤啤酒,一块西瓜,一顿海鲜的副作用大,所以为什么要忌口,道理在此。即便中药有点反应,也不一定是坏事,没社会宣传的那么邪恶神秘,但这类患者心理会战战兢兢。

16、不遵医嘱自以为是的患者

有些人觉得自己很懂中医,最不遵医嘱,特别是那些搞美容的,搞按摩的,搞产后服务的,平时接触点中医知识就觉得特别了不起。煎药、服药、忌口都不遵医嘱,更有甚者觉得自己牛逼,再偷偷加药或者换药的,特搞笑。很简单,且不说实践操作,拿出往年一份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去做一做,别说及格,许多人连30%的题都蒙不对。

17、一味药一味药去网上查阅的患者

总有许多人去挑战别人的专业,无论哪个行业,但凡我们业务熟练一些,看待网络上那些科普,就会如同笑话一般。中药是开方,发挥的整体作用,小柴胡汤,里面有凉性的黄芩,也有热性的半夏,到了这类患者这里,怎么开药都认为是不对证,这类人看问题片面偏执,光盯着一味药或者其中几味药去看,不看整体。看美女不去看身材与脸蛋,专门盯着人家眼屎与脖子上的几块汗液污渍,越看越恶心。

18、拒绝改变自己的患者

疾病的生成与治疗,患者永远是主体,尤其是一些慢性病,不改变自己,医生一点招也没有。比如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疾病,医生只能说到,而无法做到,只能靠自己,别人帮不上。

19、动不动给医生上道德绑架的患者

这类患者,喜欢给别人上道德绑架,无非就是为了自己那点利益,是特别自私自利的人。在用医德来绑架医生的同时,先看看自己做的这件事是否符合道德,先有道德,才有医德。有些人不给她插号,就说医生没医德,其实插号这类事,本身就不道德。

20、蛮横霸道不讲道理的患者

蛮横不讲道理患者,谁都不会真心为他治病,尤其是现代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遇到这类人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打发走为上,怕惹上一身骚。有些人自以为高贵,生活中欺负别人,到医院欺负医生与别的患者,这类人得病多是邪病与业病,是因果,难治。

其实自古以来,老实人看病一般都不会吃亏,最容易吃亏的就是那些在医生面前自以为很聪明的人。同样的疾病,普通老百姓能治好,到了皇帝那里就治不好,所以有了那句名言“医者,意也”。

但凡有点水平的中医,都不会缺患者,昨晚下着雨我也看了五十多个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复诊老患者,不少人从一开门诊就跟着我好几年了,九点才看完。许多人劝我限号,别太累,其实我一直在台下隐形限号。我不建议中医在台面上大张旗鼓限号,这样会有两个不好的结果,一个是这样操作反而病号会越来越多,国人的心理习惯也真是奇怪,再一个是会让那些真心信任你的患者挂不上号看不上病,违背初心。

中医想隐形限号太简单了,想撵走患者还不简单吗,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那些与我们同频又相互信任的患者,不在无谓之人身上浪费时间,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不让信任我们的人失望,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别人把我们当真爱,我们也要把她当真爱,别人把我们看做草芥备胎,我们也没必要浪费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