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治理观察丨这个社区是怎么“活”起来的

 乐康居 2021-09-07

田墘社区属于岛屿型社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嶝岛东北部,辖区面积1.96平方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是大嶝街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相对集中,生活较为便利。辖区常住人口有3657人,外来人口不到二成,是典型的以原住民为主的社区。因海域退养政策及乡村振兴发展,社区经济从过去主要依赖海产养殖业及渔民出海捕鱼,转型为以服务业、旅游业及小商品经济为主的发展。社区本身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红砖古厝建筑群、姑婆祖宗亲文化、闽南特色文化等,这些文化特色及村民集体记忆如何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得以延续,社区居民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转型、助力社区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2019年9月,大嶝街道通过引进厦门市思明区启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启福)开展农村“三社联动”项目,项目以“创建社区品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社区治理”为整体目标,联动社区居委会、社区组织等,积极推动社区居民讲好田墘故事,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及社区参与意识,促进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延续社区文化与生活脉络,适应乡村发展。


扎根农村社区,盘活资源挖掘优势

社工驻点农村

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与村民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项目派遣专业社工驻点乡村,并挖掘当地优秀人才成为社工。社工与村民“同生活、同工作”,快速推动社区关系建立和情感联结,成为村民眼中的“熟人”。村民从过来闲谈,到来参加活动,再到来帮点忙,不经意间与社工站往来频繁,关系日益密切,村民作为村庄建设者的意识萌发。

发展组织资源

社工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走社区、寻达人、访组织、找商家、进学校,寻找“三社联动”的村庄“合伙人”,初步描绘出一张社区资源网络图,联动各类资源60余家。社工以因地制宜,调动在地优势资源为主,并结合启福在厦门多年深耕社区营造建立的资源网络,促进社区外的资源输入社区,形成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有效对接,为组织资源的积聚和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化社区基础

项目进驻不是为了打破原有乡村的状况,而是提升和优化乡村本土特色。因此,项目以优势视角出发,社工通过激活原有社区组织,培育新的文化社群,联合社区文化达人及居民骨干,进一步发现和发掘社区原有的资源与特色。如以宗族文化为代表的姑婆祖文化、希元文化、郑氏家风家训等,以建筑文化著称的红砖古厝文化,以战地文化为代表的抗战文化、金门县旧址文化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田墘社区的特色。只有发挥田墘优秀文化资源优势,并把它融入乡村生产生活,讲好村庄故事,才能形成良性的乡村文化生态,促进社区自我发展。


图片

▲社工组织孩子们开展“田墘建筑之美”手工制作活动


寻找核心定位,呈现特色开发生产力

寻找切入点

项目尊重社区基础,以社区营造为理念,探索适宜田墘社区的项目核心定位。社工秉承因地制宜的思路,从社区优势及资源出发,回应社区居民文化乡情延续与适应新发展所需,基于田墘丰富的宗族文化、建筑文化、战地文化以及富含的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等,确定了田墘社区“三社联动”发展的核心切入点——以田墘文化为纽带助推乡村振兴。

打造文化纽带

回应项目核心,以田墘文化为纽带,项目开展四大文化振兴服务计划。

一是文化探寻计划。社工拜访了村内15名文化达人,口述梳理田墘文化历史,并邀请村里6名“讲古”能手加入社区文化服务队,定期为村里孩子、游客讲述田墘历史故事。

二是文化认知计划。社工通过开展“田墘文化”幼儿启蒙、儿童认知、家庭实景实践等多元课程,进学校入社区,运用剪纸、泥塑红砖古厝、诗歌创作等艺术表现形式,讲述古厝里发生的保家卫国故事,形成了居民原创诗歌、家乡摄影照等多类型作品展示,增强社区居民对田墘家园的熟悉及喜爱。

三是文化实践计划。社工以兴趣为导向开发“线上听书群”“电影社”“手工社”等兴趣社群,以发挥骨干优势开设“家风家训”“南音学习社”“田墘美食传承社”等文化社群,以社群带动社区人与人、家庭之间关系的联结,培养和挖掘社区积极领袖,营造爱家和谐氛围。

四是文化联动计划。社工联动社区居委会,发动社区社群、商家打造敦亲睦邻日活动和社区文化节,如为社区高龄老人集体过生日等,将田墘爱乡爱家传统予以传承延续,推动社区互助发展。同时,联合社群、商家打造田墘特色文化展演,传播社区文化与集体记忆。每个服务计划都涵盖不同的工作内容及做法,既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又可以交错并行、互为助力。社工有序开展,层层推进项目核心文化建设的发展与提升。

加快经济开发

乡村发展离不开在地经济的复活与发展。因此,项目结合村居集体的经济发展计划,以田墘文化为核心,以四大文化振兴服务计划为依托,积累和展现文化背后的价值。从项目核心出发形成三条经济线,初步探索形成以田墘文化内涵为研学体验的文化线、以田墘建筑及自然风光为实景导赏的风景线、以带动民间资源为反哺基础的旅游线。目前项目已经研发一套田墘文化学习包,初步形成一条风景导览路线,培育了一支文化传承队,并进一步将村民带动进来,通过创业就业让他们成为三条经济线的主力,在实现个人和家庭增收的同时,共同建设美丽乡村,讲好田墘故事。


图片

▲社工组织村民举办田墘美食传承活动


依靠“三社联动”,以聚合力促乡村治理

“三社联动”聚力

为了有效促进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三者之间的联动与发展,社工边做边总结,结合政策文件要求,以“村(居)党组织+社工+社会组织+群众”的模式,首先取得社区“两委”的支持,搭建了“三社”联席会议,促进社区角色转变和工作投入,将有想法、有意愿、有能力的社区单位和个人有效联结,并通过一起走社区办活动,如“我的家乡”社区文化节、“最美田墘”摄影大赛等方式,各方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合作内容和方法,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多方治理初显

项目以田墘文化作为核心定位,积极开发及调动乡村原有丰富的优势资源,如社区文化达人、社区景观资源等。在调动过程中,发现了资源背后的价值,看到了经济开发的可能性,如,发挥人文历史和文化达人优势形成的社区文化学习包,发挥社区景观资源所形成的旅游导览线路,发挥妇女优势梳理出的田墘特色美食餐等,有效地将社区治理中的人、文、地、产、景进行了活化运用,为后期开发经济奠定了资源基础。而开发与调动资源的过程,正是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建发展、共享成果的过程,让居民成为主人,助力乡村振兴。

多年来,项目从优势视角出发,找到了乡村发展的切入口,带动了社区居民、组织及资源相互联结,取得了阶段性的有益经验。接下来,项目将继续紧跟乡村振兴形势,积极发挥“三社联动”优势,在社区居民培力、社区文明提升等方面推动社区的发展与转型,让社区居民更好地适应新的变化,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

作者:洪晓萍 柯毅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