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关告急,将军无视三道圣旨拒绝出兵,皇帝:你真是个天才

 喵妹说说 2021-09-07

在古代的君臣关系中,一直都是皇帝握有主动权。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般来说,没有任何的臣子敢违背皇帝的命令,要知道惹怒皇帝的后果很严重,被杀头或者流放都有可能,还好连累整个家族。可偏偏在汉宣帝统治时期,就出现了一位敢于“违抗”皇命令的大臣。

刘洵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原名刘病己,年少时期在长安三辅游历,在经历过这次的事件以后,他了解到民间百姓过得疾苦,后来当上皇帝以后,他决定励精图治,恢复、发展农业的生产,想要减轻人民的负担。

虽然刘洵在民生这一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赏。但是,边境战况紧张,一直有外敌入侵。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一件事。汉代皇帝一直都是严厉打击匈奴和羌族,为防止西羌和北匈奴相互勾结来攻打汉朝,特意将其隔开。没想到羌族摸摸向湟水以北移动,想要扩大对汉西部的侵扰。

汉宣帝时期这个问题越演越烈,在公元前61年派了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羌族地区,结果他一到该地区,就以逆而不顺的罪名斩杀了30多名部落头领和一千多人。这让羌族很不满意,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刘洵此时已经很着急,就找到已经76岁的老将军赵充国来摆平此事。赵充国在答应下来以后,就上了战场。

他在战场上征战多年,有着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首先,带领了一万人军队到渡过黄河,建立滩头阵地。后来又占据了各路的险要之地,想要打击最主要的部落,断了诸羌部落的后路,甚至水草牧场也给控制住了。后续的部队有六万多人,全部集结完毕。

在朝堂上的大臣们就和酒泉太守辛武贤,建议汉宣帝让赵充国立刻出兵,用闪电战击垮对方。汉宣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下令让赵充国将军给辛武贤打下手,立刻出征。并快马加鞭把这个消息送到战场上。没想到这位老将军给皇帝的回信居然有抗旨之意,不过,抗旨归抗旨。

他在战场的计谋终于发挥了作用,羌族已经被平定了一部分。后来,赵充国又建议骑兵屯田,辛武贤再次请求皇帝让自己出兵。这次羌族居然有5000人决定投降,诸位大臣也无话可说了。在这次打仗过程中,赵充国一共连拒三道圣旨,无论如何也不肯出兵,但最终还是花最少的兵力让羌族投降,就连皇帝也称赞他是一位天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