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门川德里张氏始祖墓碑

 大美洛宁 2021-09-07


金门川德里张氏始祖墓碑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张泽武整理
在明清时期,德里张氏是洛宁县的名门望族,在洛宁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考证其来源对研究洛宁县的家族迁徙来源,有重要意义。探究德里张氏来源不能不从“张氏始祖墓碑”谈起,“张氏始祖墓碑”是考证德里张氏家族来源的重要碑刻,墓碑详细记载了张氏家族迁徙永宁(今洛宁)的时间和原因,以及徙居地,对研究洛宁的移民史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张氏始祖墓碑”碑文及拓片被《洛阳明清碑志》(洛宁卷)收录。现将“张氏始祖墓碑”碑文予以介绍,与大家一同分享,共同探讨。
“张氏始祖墓碑”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一月所立。下王召村二门十一世廪膳生员张象德会同合族在张氏祖茔始祖享堂卷棚内树立“张氏始祖墓碑”,撰文记述张氏本源,“志籍贯”、“志世系”、“志茔域”、“志葬次”、“志祀田”、“志拜扫”、“志建立”,详述张氏祖籍,世系、葬次、祖茔的范围、规模、祀田、茔规、祭祖、建立享堂、戏楼等诸项事宜。
“张氏始祖墓碑”碑文
碑阳:正中书:大清 张始 祖 墓
右侧书 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吉日
左侧书 张 氏 合仝 立

德里张氏家族祖茔

德里张氏祖茔

德里张氏始祖墓碑楼

德里张氏始祖墓碑阳

德里张氏始祖墓碑阴

张氏始祖墓碑碑阳碑文拓片
张氏始祖墓碑碑阴碑文拓片
碑阴 上方:“本源”
碑阴为序文
【志籍贯】:
原籍陕西同州,村名雁羗,俗呼念桥①。元末避兵,至永居德里村,俗呼北里村②。及后传衍繁多,地不敷养,遂尔星居四方。父母之邦,尚其勿忘!
【志世系】:
陕西祖讳仲文,殁于陕。祖母党氏携子贵,至永赘德里村陈氏,子四曰:长讳琇配加氏,次讳珷配彭氏,三讳珍配秦氏,四讳玹配侯氏,自此分为四门,支派虽分,原本则一,敦睦勿替,是所望於后裔。
【志茔域】:
茔在德里村之南,东至界墙,西至坡头,南至祀田,北至界墙。其中柏树森森,壮茔观瞻。族人不得擅伐,更防他人窃盗。看守之责,合守共任。
【志葬次】:
享堂之上,祖母党氏暨二世、三世祖墓俱在焉。长门在享堂之东,三门在享堂之西,东之东为二门,西之西为四门。各门不得凌乱,本门不得参越。享堂之东北,传有外公陈氏绝茔一区,张氏孙枝每年设祭拜扫,不忘本也。
【志祀田】:
茔内旧无祭田,雍正六年,十二世孙象德通谋四门,长璐、瓆 、琢、曦、暨象文、庭兰、曜等族长,等又会合族公同,设法置买祀田,其地东至路,西至堰,南至路,北至茔中。除祭道,即地十四亩零,栽桩:“张祀田”,祖灵兹世守是庇。
【志拜扫】:
祀田稞租,夏麦秋豆,每亩四斗。长门庭兰,次门象德,三门琢,四门习之,轮流收管,原欲蓄积,以备重刻家谱之用。但遇拜扫之期,凡我族众参差不齐,甚有惮远不至者,因从族议,将稞租备祭演戏,使远近闻知毕集,上以敬祖,下以睦族。
【志建立】:
始祖墓前,旧无享堂,亦无戏楼。每遇拜扫之际,总备演戏,只觉荒凉。至乾隆三年,始建享堂两楹,戏楼一座③。共襄者合族,总成者实璐、大臣、庭兰、璞、璁、拱辰、国佐、钰、平延、智延、明、克敬、瑕、琩、汉臣、彩服、习之、晪、昉、晓、瞀、宁远二十二人之功也,不泯前劳,以励后效。
十二世孙象德④谨志
注释:
①【原籍陕西同州,村名雁羗,俗呼念桥。】:德里张氏祖籍在陕西省同州雁羗村,后世称为念桥。今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东埝桥村,今称为东埝村。
②【元末避兵,至永居德里村,俗呼北里村】。德里张氏始祖为张仲文,迁居永宁县金门川德里村的时间为元朝末年。德里村,原名北里村,简称北村,至今村民犹称为北村。
③【至乾隆三年,始建享堂两楹,戏楼一座。】:张氏祖茔有享堂两处,张氏始祖墓前有两楹,分前殿和卷棚,均为三间。四门祖墓前有享堂一座三间,后世称为“四门享堂”,此大约建于清明朝崇祯年间。戏楼一座三间在祖茔南部区域,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所建。戏楼东侧有五间厢房,为唱戏人员临时住所,平时为张氏祖茔看坟人住所。
④【象德】:下王召村二门十二世人,清乾隆年间廪膳生员,家传儒学,克绍家风。雍正六年(1728年),十二世孙象德通谋四门,为张氏祖茔置买祀田十四亩。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为张氏始祖墓撰写碑文。其父张璔,清雍正年间邑廪膳生员。曾在西山底镇开馆授徒。雍正元年(1723年)纂修德里张氏(二门)门谱,集二门之人与事整理编辑而成,谱中九世以后到十一世人,很多有人物小传,记载迁徙非常详细,非常珍贵,今存大原村,二门后裔家中。该谱原有大原村下街十九世张点政精心保存,留传至今,现为残本,也很珍贵。
张泽武作品集锦
优免感恩碑
金山庙村史话
洛宁县姓氏文化
王范赵氏望族文化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一)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专刊(二)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一
梦回“圣都”——金门寨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史话
张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话
张鼎延与金门寨《张氏家乘》
雷氏家族人物志二——②现代人物
洛宁县金门川德里、大门楼张氏家族概说
雷氏家族人物志一——①明清时期人物志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坡头雷氏历代家谱
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一、雷氏家谱序言
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二)
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三)
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历代家谱序言(四)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一、雷氏家族起源、历代迁徙及郡望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二、坡头雷氏家族源流概说
好一部介绍洛宁的百科全书《洛宁史话》序言、后记和目录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隆重推荐周流宗先生新作《洛宁史话》
《洛宁史话》在洛宁隆重发行,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共襄盛举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3)-③坡头雷氏世袭恩骑尉、 ④《洛宁县志》收录的雷氏人物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4) ⑤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
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五:诰封圣旨、六雷氏家训、七雷氏家族排行字、八雷氏楹联、九雷氏匾额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一——贾氏来源、迁徙、分布、郡望及堂号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二《谷圭段氏望族文化概说》
《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三 《段氏家族世居之地—谷圭村概说》
《洛宁县下峪镇张氏文化》专刊之一
洛宁县寨子韦氏家族的播迁——河南省原阳县韦城村韦氏家族概说
洛宁姓氏文化: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
德里村张氏家族支派概况
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后上庄村王家大院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村张氏家族文化体系的构建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一——金门寨村二门张氏文化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二——关于“张氏始祖仲文公迁居河南府永宁县”的历史考证
关于洛宁的唐代左散骑常侍王质墓、王质生平、家世及神道碑的初考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一)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二)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三)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一)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二)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一)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二)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张氏祖茔—南茔的传说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名由来”的考证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一)
《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二)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一——“老洋人”攻打余庄寨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二——王老五两打磨头寨
德里张氏文化研究会圆满召开张氏修谱大会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一)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二)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三)
怎么编纂《德里张氏家谱》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五
洛宁为什么不让演传统戏剧《三上轿》
张金安仗义疏财福荫子孙美名扬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四)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五)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总结
张家建造石牌坊——“土壅脖”的故事
洛宁县下峪镇龙门店村大瓦罐沟张氏
洛宁县涧口乡明珠村韦氏家族清代族碑
2018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德里张氏家族清明祭祖纪实
2019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谒张兵部墓感怀》(古风)
咏书城(古风)
三修族谱传家风 誉满桑梓美名扬-记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雷学林
洛宁凤翼山张鼎延墓及神道碑
张兵部谷圭拜祖
咏金门川(古风)
一代名医张玉堂生平
话说张论不看县令
张玉调画一地粮碑记
张兵部之母段夫人的传说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二
太平盛世修家谱 承前启后传家风——德里张氏编纂《张氏族谱》纪实
洛宁县新寨村张氏家族倡议修建大门记
洛宁老城西街金氏文化(一)
(七)《琅华馆帖》专集刊刻本及传世拓片
马希周之死
(八)张鼎延主持镌刻《琅华馆帖》的初衷和真实意图
兵部右侍郎张鼎延妻廉夫人的传说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一)
德里张氏家族诰封圣旨(一)
洛宁县德里张氏诰封圣旨(二)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二)
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三)
德里张氏家族修谱筹资大会胜利召开
德里张氏宗祠概况及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
洛宁县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一)——官庄村名由来及各大家族概况
洛宁县东宋镇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二)——官西村西街张氏文化专刊
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三)——官西村东街张氏文化专刊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二——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一)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三——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二)
洛宁县金门川金门寨张氏家庙(一)
洛宁县金门寨张氏家庙(二)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四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五——金山庙村四门张氏文化(一)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六
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为《德里张氏家乘》杀青而作
关于德里张氏祖籍《张氏家谱序言》的解读——陕西同州雁羗村《张氏家谱 序言》(一)
关于德里张氏祖籍《张氏家谱序言》的解读——陕西同州雁羗村《张氏家谱 序言》(二)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一)张氏得姓起源考略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二):关于张氏起源地——张城的考证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三——晋国张氏的发展迁徙及分布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四——张氏望族、郡望、堂号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五——陕西同州张氏家族渊源概况
张氏家族源流概说六——德里张氏家族概况
洛宁县金山庙村张氏家谱序(一)
德里张氏家乘序(一)
德里张氏家乘序(二)
家谱的价值是什么?——写在洛宁德里《张氏家乘》付梓之前
张氏家乘序(四)
张氏家乘序(五)
洛宁县王召里下王召村张有福陈明越规报差事
永宁县王召里乡约李通、张月,地方李柱以据实回覆事
2020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概况
"神笔"王铎与《琅华馆帖跋》——揭示张鼎延刻制《琅华馆帖》的真正原因
洛宁县磨头村发现清代优免差徭的历史文献一一《详陈优免恳乞明察事》
研究洛宁历史人物张琯生平的重要物证—— 蓝孺张公暨吕宜人合葬墓志铭
金门川德里张氏祖茔概说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开展“洛宁县99公益日捐款活动”倡议书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