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021-09-08 | 阅:  转:  |  分享 
  
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老氧)



1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应进行验收检查,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对有地下水影响的土方施工,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围环境等要求,制定施工降排水方案



3沟槽开挖与支护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或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或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应组织进行专家论证。

(2)沟槽临时堆土距沟槽边缘不小于0.8m,且高度不应超过1.5m。沟槽边堆置土方不得超过设计堆置高度。

(3)沟槽支护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4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沟槽开挖的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

(2)槽底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时,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超挖深度不超过150mm时,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

②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



5管道基础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管道基础采用原状地基时,其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地基处理强度或承载力检验报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报告。

(2)柔性管道砂石基础结构设计无要求时,宜铺设厚度不小于100mm的中、粗砂垫层。

(3)砂石基础压实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检查砂石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压实度试验报告。



6管道安装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管节

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橡胶圈表面和承口工作面应涂刷无腐蚀性的润滑剂。

(3)刚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道,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所用砂粒径为0.5~1.5mm,含泥量不得大于3%。



7化学建材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连接所用的钢制套筒、法兰、卡箍、螺栓等金属制品应根据现场土质并参照有关标准采取防腐措施。

(2)承插式柔性接口连接宜在当日温度较高时进行。

(3)电熔、热熔连接时电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时间控制,挤出焊接时对焊接设备的操作,必须严格按接头的技术指标和设备的操作程序进行。



8冬季施工不得使用冻硬的橡胶圈,雨期施工应制定防止漂管的应急措施



9管道回填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刚性管道应逐层对称回填压实。

(2)柔性管道管基有效支撑角范围内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夯实。

(3)柔性管道回填至设计高程时,应在12~24h内测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管道变形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沟槽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10顶管沉井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沉井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2)沉井下沉应平稳、均衡、缓慢,发生偏斜应通过调整开挖顺序和方式“随挖随纠、动中纠偏”。

(3)封底前基底浮泥、沉积物和风化岩块等应清除干净。水下封底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0.8m。



11顶管工作井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后背墙结构强度与刚度必须满足顶管、盾构最大允许顶力和设计要求。后背墙平面与掘进轴线应保持垂直,表面应坚实平整。

(3)施工前必须对后背土体进行允许抗力的验算,验算未通过时应对后背土体加固,以满足施工安全、周围环境保护要求。

12顶管顶进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掘进过程中应严格量测监控,实施信息化施工,确保开挖掘进工作面的土体稳定性和土(泥水)压力平衡;并控制顶进速度、挖土和出土量,减少土体扰动和地层变形。

(2)管道顶进过程中,应遵循“勤测量、勤纠偏、微纠偏”的原则,控制顶管机前进方向和姿态。



13顶管顶进过程中的测量纠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过程中应对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顶管机姿态等进行测量,并及时对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发生偏差时应及时纠正。

(2)在顶进中及时纠偏,应采用小角度纠偏方式。纠偏时开挖面土体应保持稳定。

(3)触变泥浆注浆应遵循“同步注浆与补浆相结合”和“先注后顶、随顶随注、及时补浆”的原则。施工中应对触变泥浆的黏度、重度、pH值,注浆压力,注浆量进行检测。



4.14顶管顶进过程中的抗浮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受承压水影响时,应进行承压水降压计算,对承压水降压的影响进行评估,必要时增设降压井。

(2)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间断降排水,并应对降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构筑物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降、排水。



15定向钻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泥浆的材料、配比和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施工要求。

(2)扩孔时应严格控制回拉力、转速、泥浆流量等技术参数,确保成孔稳定和线形要求,无坍孔、缩孔现象。

(3)管道回拖应严格控制钻机回拖力、扭矩、泥浆流量、回拖速率等技术参数,回拖力无突升或突降现象,严禁硬拉硬拖。

16箱涵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箱涵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

(2)施工缝及变形缝的防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

②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

③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其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带面不得有裂纹、孔洞等。

(3)回填必须待箱涵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回填。回填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称进行,高差不得大于300mm。



17井室施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井室设有橡胶密封圈时,胶圈应安装稳固,止水严密可靠。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室应振捣密实,无漏振、走模、漏浆等现象,浇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

(2)检查井井底宜设流槽。污水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85倍大管管径处相平,雨水(合流)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5倍大管管径处相平。

(3)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和重交通道路快车道上的井盖承载力不得低于400kN。次干道的车行道及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和重交通道路慢车道上的井盖承载力不得低于250kN。



4.18雨水口井框、井篦应完整无损,安装平稳、牢固,支、连管应直顺、无倒坡、错口及破损现象



19功能性试验应按规范要求进行

(1)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实测渗水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

(2)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3)箱涵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满水试验。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420668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