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形色色深海鱼(选自《大自然》1986年第二期)

 网瘾废物拘留所 2021-09-08

​(作者:南海水产研究所 王祖衍)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海洋的面积占据了地球的十分之七强。就像陆地上有高低之分一样,海洋也有其深浅之分。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群岛以东,深达11034米,比陆地最高处还要多出两千多米。水深在200米等深线之内的广大区域,是各种鱼虾、贝类和藻类的密集区,人们常见的五光十色的海产品,都是来自这些海域。如果我们笼统地把水深超过200米的广大区域称为深海,那么深海世界的鱼类又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我们知道,水深每下降10米,就要增加一个大气压。由于太阳光渗透的限制,随着深度的增加,不仅压力在递增,光照也越发衰减。随之而来的是黑暗、低温再加上基本饵料的缺乏,在这样不利的环境里还能有海洋动物生存吗?当然有!在一千米深处,有人们常见的大龙虾、抹香鲸和乌贼等,在两千米深处是大口琵琶鱼的世界,在七千米的深度,人们也曾发现过鳚鱼,这种大约18cm长的鱼,竟然能承受700多个大气压而安然无恙,这种非凡的本领令科学家瞠目结舌。即使是在一万米的深度,也还有海蛞蝓一类的低级动物存在。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生物,为了生存的需要,对于外界的环境因素,都会有适应性的生理、生态的变化。同样是蛇类,海蛇的尾巴由陆蛇那样的细长如鞭,变成侧扁如桨,它的鼻孔、肺及其他器官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是为了适应海洋生活的需要。在黑暗、寒冷、高压以及食物严重短缺的深海世界里,鱼类有什么奇怪的变态呢?首先,在骨骼上和肌肉上,由于巨大压力的作用,深海鱼类的骨骼变得很薄,容易弯曲;肌肉虽有韧性,但也非常薄,皮肤仅是薄薄的一层膜,体内充满着水分,腥味十足。在外形上,深海鱼与浅海鱼相比,可以说是千奇百怪的。

奇异的鱼眼

生长在淡水中的金鱼是人们常见的观赏鱼,它那鲜艳的色彩,配以楚楚动人的大眼睛,微微向外突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美。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类,眼睛的结构远比金鱼特别得多,但是样子就不太雅观了。一般鱼类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生活在深海的后肛鱼,眼睛却长在头的后部,从正面看去,后肛鱼的两只大眼眶简直就像竖起来的电灯泡一样;从上往下看,两只眼睛就像两个大圆圈,占据着整个头部“要塞”。有趣的是它的眼睛还能上下左右活动,具有望远镜一样的结构,能自如地调节焦距。巨尾鱼也具有望远镜一样的眼睛结构,不过它的眼眶不是向上突起,而是向前冲出,好像鱼雷快艇发射鱼雷的两个出口筒。还有一种叫柄眼鱼的,长得像个小飞机,只是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拖在后面。它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除了这些奇形怪状的大眼鱼外,还常有一种盲鱼。一艘科学考察船曾在菲律宾群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的苏拉威西海捕获一条没有眼睛的鱼,叫须鳚鱼,这条盲鱼的头部特别大,整个身体就像蝌蚪一样,身体是半透明的。

深海鱼眼睛形状和结构的种种变异,笼统地说是为了扩大瞳孔,增加纳光量,尽可能多地收集周围的光。我们知道,海洋里的光主要来自太阳、月亮和星星,特别是以太阳光为主。据测定,太阳光经海水折射,海洋浮游生物的吸收,到了600米左右的深度几乎就没有了。为了适应黑暗的环境,长期生活在海洋深处的鱼,眼睛相应的会发生某些特殊的变异。

“小鱼吃大鱼”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浮游生物”,这种弱肉强食的摄食关系是一种普遍规律。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类也不例外。不过还有相当一部分深海鱼,它们是可以做到小鱼吞大鱼的。叉齿鱼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吞咽比自身大两三倍的鱼,人们曾在只有5cm长的叉齿鱼的胃里,发现被吞入了一条身长约10cm的鱼。它们吞咽食物的动作与一般鱼类不同,而是像蛇那样,靠颌骨的活动来完成的。它的胃能极大地扩张,就是口腔、咽喉等身体各部位也可以极大地扩张,比蛇还要来得高明。当它吞下比自身大几倍的食物时,整个胃部都被撑得很大很薄,透过胃壁能清楚地看到被吞下的东西的形状。人们曾不止一次地在海面发现濒临死亡的深海鱼,在它的胃里存有比自身大两倍的鱼。解剖发现,这种深海鱼除了胃部能极大地扩张外,口腔内的牙齿不是直接固着的,而是由韧带附着在骨头上,颚骨上的牙齿都向内倾斜,可以倒挂,用来加强吞咽力量,并使吞下的大鱼无法逃出。由于被吞下的大鱼拼命挣扎,小鱼从海底被带上海面,最终虽然吞服了大鱼,然而自己也精疲力尽了。与此相应的还有一些鱼类,它们的身体很小,但嘴巴却很大。生活在热带的巨喉鱼就是典型的一种,这种鱼的头部和嘴巴都特别大,头部几乎占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二,口颌特别深。平时它们就是张开嘴游泳的,尽量扩大扫海面积,增加捕食量。鱼类形态的这些变化,很显然是由于深海世界的食物短缺所造成的。

自带手电筒

在夏天的夜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萤火虫亮着一盏灯,像小飞机似的自由飞翔。但是萤火虫发光的本领与深海鱼相比简直太微不足道了。深海黑暗的特殊环境,造就了深海鱼几乎都有自带手电筒的功能,深海鱼的发光功能和结构的奇特,常常是人们想象不到的。这些鱼类的发光器官或是长在眼睛周围,或是长在上颌,或是长在身体两侧;也有长在鱼鳍上的。印度洋有一种灯眼鱼,它的发光器官长在眼睛下方一个能活动的突起部位,不用灯光时可以内缩,藏在眼睛的一个腔里,结构非常奇妙。还有一种鱼,雌鱼口中竖起一条像树杈一样的长丝,这是它的鱼鳍。这种鱼鳍到了深海就变得异常发达灵敏,多数演变为长丝状,有的细长如鞭,有的形如钩竿,须上长有很多微小的感受器。细长的鱼鳍末端能发光,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当一些鱼类发现了这盏明灯,就会本能地趋向发光处,此时发光鱼就会及时收回长丝样的鱼鳍,大嘴一张,便可以填饱肚子了。

深海鱼发出的光有白色的、红色的、橙色的,还有紫色或蓝绿色等等,而且即使死亡后一段时间内也能继续发光。在斯里兰卡附近海域,人们曾从深海中捕获一条鱼,这条鱼死后三小时,人们在甲板上还能看到它发出的绿光。

深海鱼的发光本领,是由黑暗的环境造就的,这也是从宏观上来说的。事实上,不少生活在浅海区的鱼也有发光的本领,相反,那些永久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类,也有不少是不会发光的。但是从数量比例来说,科学家认为深海鱼的三分之二是会发光的。单就这一点来说,黑暗环境与鱼类的发光,是有其必然联系的。

“海底鸳鸯”

在人们的印象中,鸳鸯总是雌雄出双入对,形影不离。在深海世界里也有一种鱼类,雌鱼和雄鱼不仅形影不离,而且捕捞上来肯定是一对的,奇怪的是雌雄个体大小有时竟然相差十倍,母大公小。人们曾在深海区捕获一条长约120cm的雌性角鮟鱇,而吸附在它身上的一条雄鱼体长只有12cm;还在另一处捕获到一只体长7.6cm的雌鱼,吸附在它左眼旁边的雄鱼体长还不到1.2cm。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雌性角鮟鱇具有完整的器官系统,而雄性角鮟鱇除了生殖器官以外,其他器官都退化了,它们两个的血管是连到一起的,雄鱼就是通过雌鱼的供血,从雌鱼身上获得营养来维持其生命的。研究认为,这种鱼生活在深海中,行动非常迟缓,性成熟的个体要找到一个配偶实属不易,于是雄鱼一经孵化,立刻就要找雌鱼来附身,雌鱼也是一样的处境,于是就一拍即合,雌鱼心甘情愿与“小男人”配对。时间一长,雄鱼的各部器官都退化了,只剩下生殖器官还是正常的。雄鱼在雌鱼身上固着的部位并不一定,雄鱼用口器在雌鱼身上找到“立脚点”后,口器就和雌鱼的皮肤连接起来,最后就完全愈合,成了海底鸳鸯。角鮟鱇这种奇特的两性关系,不仅在鱼类中是绝无仅有的,即使是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也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说,发现这一独特的两性秘密,可谓是20世纪生物学界的一个奇迹。

起源于何处?

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引起了科学家们的争鸣:形形色色的深海鱼和它们的伙伴们,究竟是起源于何处呢?对于这个问题,有的科学家认为,远在几亿年前,最古老、最原始的动物是栖息在水深超过一千米的深海中。理由是人们曾用拖网从那里捕获了被称为“动物进化史上缺失的一环”和只能从化石中了解到的灭绝动物。例如,有十个从3540米深处捕获的活标本“铠甲虾新帽贝”,可以说它和三亿五千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的古蜗牛或帽贝是一家子。另外,在海洋深处还存在着动物界特殊的纲目和不久前才发现的新纲动物——海洋拟蠕虫,这足以说明深海动物的古老程度。有的科学家持截然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深海动物起源于浅海区的动物,理由是人们曾在数千米深海处所捕获的鱼类,在浅海区也一样存在。例如,在七千米海沟底层捕获的深海狮子鱼和须鳚鱼,就分别与沿海底栖生活的浅海狮子鱼和须鳚鱼属于同一家族。还有一种观点更有趣,这一观点认为大多数深海鱼和它们的伙伴,可能来自南北极地,因为它们都有适应寒冷环境的特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从渔业生产的角度来说,在深海区域照样有不少鱼类和虾类密集成群,具有相当大的渔业经济价值,某些品种的营养价值及美味也不比浅海区差,更为可贵的是深海鱼绝无污染。所以说,作为海洋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海鱼有其特殊的研究价值和食用价值。

(作者授权代发)

后肛鱼(Opisthoproctus soleatus)

巨尾鱼 (Gigantura chuni)

柄眼鱼(Dactyloscopus tridigitatus)

  这是一条黑叉齿鱼(Chiasmodon niger),它的肚子里装着一条比它大的鱼。

掠食巨口鱼(Borostomias elucens),标本採集于台湾

灯眼鱼(Anomalops katoptron)的X光照片,标本採集于台湾省兰屿

霍氏角鮟鱇(Ceratias holboell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