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读唐诗选录(三)

 学海岸边一过客 2021-09-08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首联表明两人分别的时间,已过一年;颔联(第二联)写世事难料,独自对愁眠,寓意天下不太平。颈联(第三联)当官的人(作者)想田园生活,因治下(管辖之地)有“流亡”而自责,觉得对不起拿的工资;这样有良心的公务员,放在今天也难得。末联听说你准备过来看我,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来;几回月圆就是几个月,诗人擅长这样婉转地表达,盼望不直说,像我们不会写诗的人只会说:好几个月过去了,来来怎么还不来?

秋兴/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杜甫有组诗“秋兴八首”,此为第三首。首句千家山郭静静地沐浴在朝晖中,“静”有的书上写作“尽”,那就是全都沐浴在朝晖中。第二句“翠微”指山,天天坐到江楼里去看山?当然可以。这里的“坐”是不是也可以解作“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或许也行。颔联,“信宿”,隔夜吧;“泛”什么?渔人该是泛舟。还、故,大概意思差不多:仍然、依旧。颈联“匡衡抗疏”“刘向传经”是典故,我读书少,最怕典故,所以诗常挑典故少的读;不过这里两个人还是有点听说过,匡衡就是小时候凿壁偷光的那个人,经学家刘向、刘歆也有点知道。抗疏,与普通上疏有什么差别,我在想,会不会有点(与众不同)直谏、忠言逆耳的意思?功名薄、心事违,我觉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指匡衡、刘向本人;一种指杜甫学习两人做法,结果却不理想。你考证了典故后,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后,“同学少年多不贱”句,似经常被引用,特别是开同学会;但这里的“同学”恐怕不是后来的“专有名词”,还是原始意义“共同学习”。五陵是地名,不管它。尾联大意,少年同学都混得不错,按当今的话来说,五陵衣马自轻肥,好像开个同学会,大都奔驰宝马加LV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首联回忆同故人的交情,相逢每醉,交情应该不浅。颔联“浮云”“流水”,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十年。颈联,如今虽然人已渐老,但友情依旧,讲得高兴仍会像年青时那样大笑。末联大意:你急着回去干嘛,我们在这看看秋山,聊聊天,喝喝酒,岂不更好?如果“北”字改成“不”,那就是讲自己为何留恋这里不归去,因为“淮上对秋山”,很舒服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