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些定义‖文/money

 522小窝 2021-09-08

一些定义

从小到大,我好像特别容易就把自己归类到某一种属性类别中去。
比如,呀,只有这个时间段例如一定是4月x日到4月x日才是白羊座,其他时候都不是。
再比如,嗯,我在班级坐标中定位为班长,我的人设就是学习特好性格贼棒待人优秀倍受老师喜欢的人。
也比如,看完N本男强女娇言情文后,会潜意识把现实生活往里套,嗯,我成绩过好了女孩子应该弱势点巴拉巴拉。
也是最近,刚学会内向型人格和外向型人格这种分类,听说内向型人格就是那种和朋友出去玩回来就是元气大伤恨不得在家休息三天三夜那种社交内耗性需自静充电型人格,又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往里套。
似乎,找到了某些定义,便是找到了某些归宿和安全感。
现在想想,为什么在客观定义白羊座的时间段内不可以是狮子座人格?我在4月17日出生我也可以是狮子座,有何不可?
我是班长,我也可以千奇百怪,可以有千姿百态。是世俗定义了班长,还是我自己定义了班长?亦或是我定义了我?
我或许真是内向型人格,毕竟,对上了,字字句句每个特点,都对上了。那我就被框住了吗?从此埋在一隅,以我是内向型人格为借口,蜷缩于自我性安全小空间中?我愿意吗?“千金难买我乐意”。我从小看文喜欢的女主都是外向型,心里很向往很乐意成为她们。就像前几日听见实习的负责人形容我为“内向”,区区两个字,仿佛触到我的雷区。内向很正常,有的人便是喜欢这样的自我性格,他们很舒适。然而,我好像并不。在我的潜意识小宇宙里早已掀起狂风暴雨,不停地将“内向”阻拦在门外,这仿佛是我的禁区。当然,在负责人面前,我只是微微皱眉加玩笑式浅笑以对:“内向?我吗?真的?”她似乎没听见,又或许是听见了,但认为这个话题已经过去了,无伤大雅,毫无波澜。
我默默咀嚼吞咽这两个字。
或许,在我默默斟酌的时候,真的便是世俗上定义内向所对应的凡事藏心里自我疗伤。
但是,我更偏爱“外冷内热”的人格,潜意识自我抗拒“外热内冷”。然后,她一句轻飘飘的“她挺内向”,瞬间似乎将我的努力偏向自我偏好打得魂飞魄散。我更乐意成为外向型人格的人,或许我会被认为现在不是,甚至被形容为它的反向,那,又怎样?
无论是怎样的定义,都远远比不上使你自我舒适的定义来得适合你徜徉在这人世间。毕竟,那句哲学还是挺真谛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高举唯物论大旗。
我可以是狮子座,言情文可以男强女娇也可以女强男娇,再者,两者都强也有何不可?
你是谁,从来不必过问定义或是过问世俗框架,问问自己就好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