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法战争对清朝历史的影响(二)

 新用户6303bXRU 2021-09-08

        接着上一期说。

        这场政变的源头要追溯到咸丰去世之后,慈安、慈禧与恭亲王奕䜣联手清除了以肃顺为首的故命八大臣,慈安、慈禧与同治此时还是孤儿寡母,朝中大权掌握在恭亲王手里。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朝局的演变,慈禧的权力欲越来越强烈,而昔日的盟友恭亲王成为慈禧掌权的最大障碍。慈禧与恭亲王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权力之争也越来越激烈。

        1865年,慈禧曾经尝试了一次,以恭亲王贪污,对小皇帝不尊重等理由,免去了恭亲王的议政王职位。恭亲王外号“鬼子六”,其中就有他与洋人关系紧密的意思,西方列强驻华公使和朝中恭亲王的故旧、部属都对慈禧的决定提出了质疑。迫于各方压力,慈禧恢复了恭亲王的职权。

        垂帘听政的太后居然免不了一个大臣的职务,这件事加重了慈禧对恭亲王的嫉恨。

        1874年,同治皇帝去世后,在继承人问题上,慈禧与恭亲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复杂。当时不少人认为恭亲王的儿子将要继承皇位,无论从血统、从辈分、从年龄来说,都是最正当的皇位继承人。

        因为有这些议论,恭亲王为了避嫌,决定不参加这次选定继承人的满人亲贵会议。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慈禧从自己妹妹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就是载湉,继承皇位,成为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此时才4岁,慈禧理所当然地要继续垂帘听政。

        这是个违反祖制的行为。咸丰皇帝是“载”字辈,按照祖宗家法,皇位应该传给下一辈的“溥”字辈。载湉与咸丰是平辈,这就由父死子继变成了兄终弟及,爱新觉罗祖制里没有这种规定。这样大逆不道的决定都能通过,只能说慈禧此时已经在满人亲贵中间有了极大的威严和势力。慈禧太后以此保住了自己的权力。

        避嫌是一种风度气量,但前提是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有足够的掌控,保证要避的事情能继续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否则就真的避掉了。恭亲王在这件事情上有些迂腐,忘记了本朝曾经发生过这种避嫌把自己避掉了的事情。

        皇太极去世后,长子豪格也是最正当的继承人,在有两黄旗、正蓝旗和两红旗的支持下,认为大局已定,在满人亲贵会议上假意谦让,避嫌退出。没想到只有两白旗和镶蓝旗支持的多尔衮拒不相让,最好为了平衡,选出一个6岁的孩子继位,就是顺治皇帝福临。多尔衮反倒做了掌握实权的摄政王。豪格啥也没得到,最后惨遭多尔衮构陷,枉死狱中。

        豪格

        违反祖制是一个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危及自己政治生命的罪名,慈禧对此心知肚明。为了消除这个心结,必须扫除有能力威胁到自己权力的人。

        这样的人有两个,但性质不一样。

        一个是母后皇太后慈安,她是皇后,是同治皇帝名义上的母亲。慈禧只是贵妃,尽管是同治皇帝的生母,但名分和规格都要低于慈安。慈安为嫡,慈禧为庶。两宫垂帘听政时,慈安为主,慈禧为辅。

        慈安是镶黄旗人,三等承恩公、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恪守妇道,相夫教子,视同治为己出,没有权力野心。

        但这并不意味着慈安是个像有些电视剧里面描绘的那样,低眉顺目的小媳妇样子。事实上她在世时一直把控着朝廷的大方向。比如辛酉政变清除顾命八大臣,恭亲王的自强运动等,没有慈安的首肯是办不到的。

        她和慈禧的关系不是像野史八卦里说的那么敌对仇视,而是比较友好的。如果按宫斗的标准来说的话,是相当的友好。

        这也是有现实原因的。皇帝还小,不能亲政,必须同舟共济,合力辅佐皇帝,才能保住自己和皇帝的地位。皇权处于孤儿寡母时,是十分危险的。史上这种例子太多。

        同治皇帝是两人共同的儿子,辅佐他也是两人共同的心愿,因此,两人的配合也十分协调和谐。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慈安只管大事,慈禧则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这也符合两人的嫡庶身份。

        这种分工导致慈禧批阅奏折、出头露面的时机比较多,给人感觉是慈禧在主政,其实真正主政掌握大方向的是慈安。无论从家庭出身,还是受教育程度,慈禧都无法和慈安相比。

        慈禧对慈安则一直礼敬有加,关怀备至。这从慈安去世后慈禧的对她的葬礼安排可以看出。

        慈安一直隐居幕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心理原因,慈安没有攫取和独掌权力的野心;一个是身体原因,从翁同龢的日记看,慈安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有过中风的迹象。这个疾病也使得慈安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处理日常事务。

        但这些都不意味着慈禧可以任意胡作非为,当慈禧的行为过头时,慈安也会适时地敲打她一下。比如慈禧违规让太监安德海出宫,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抓获,没有慈安的同意,丁宝桢也不敢杀安德海。

        慈禧不能对慈安下毒手,这相当于自毁。慈安不是政敌,是同一阵营的伙伴,其名分、地位高于慈禧,某种情况下,慈禧还得依靠慈安的支持才行。

        另一个就是恭亲王。这是政敌。他不光是在朝中有权有势,还与洋人的关系特别好,真要发生什么事情,洋人尽力帮助恭亲王的话,慈禧难以抗衡,就像上面提到过的罢免恭亲王议政王职位那样。

        18814月,慈安太后去世,慈安的死因是突发心梗或脑梗,不是野史八卦里被慈禧毒死的。对慈禧有威胁的就剩下恭亲王了。慈安的去世也让慈禧没有任何顾忌地去清除恭亲王。

        18843月,清军在越南战败的消息传回朝廷,慈禧立即以“委靡因循”为理由罢免了恭亲王的一切职务,不光如此,还将恭亲王集团的全班人马来了个一锅端,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等人权被逐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换上了以醇亲王奕譞为首的一批亲信。

        恭亲王的势力被彻底清除,朝政从此就被慈禧牢牢地掌握在手里,直到190811月去世。

        政变结束了,但打还是不打仍然没有定论。此时法国派遣了一名叫福禄诺的海军舰长作为谈判代表来北京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李鸿章奉命与其谈判。511日,双方签署“李福协定”。

        根据协定,清朝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国地位,并立即撤军,同时开放清越边境通商。法国保持越南与清朝的国界线,并保证越南日后的任何条约内容都不会冒犯清朝的威严。

        李鸿章并没有得到朝廷可以签署协议的授权,是自作主张,他本来就受到朝野的攻击,就不敢给朝廷说这件事,只能一边通知驻越清军做好撤退的准备,一边想办法说服慈禧同意撤军。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琦善也面临这样的窘况,自作主张签订了《穿鼻条约》,也不敢给朝廷说。没想到四十多年后,清朝政治环境还是没有改变,李鸿章又重蹈覆辙。

        在清朝犹豫不决期间,法国抓紧时间于66日与越南签订了《巴德诺条约》(第二次顺化条约),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的保护权,法国是越南对外关系的代表。法国此举完成了把越南变为殖民地的法律程序,确立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有了这个法律基础,法国就在623日要求驻扎在越南北黎的清军撤出越南。清军没有收到撤军的命令,拒绝撤军。双方发生武装冲突,让法国人意外的是居然打输了。

        法国以此为扩大战争的藉口,照会清朝要求全部撤回驻越军队,并赔偿军费2.5亿法郎(约合白银三千八百万两),并威胁将占领中国一两个海口当作赔款的抵押。

     越南旧都顺化城部分

        712日,法国向清朝发出最后通牒,限期7天之内答复。清政府认为这是无理勒索,派两江总督曾国荃于7月下旬在上海与法国代表巴德诺谈判,以求解决争端。

        这里又出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法国发出最后通牒,就意味着两国已经处于战争状态。清朝从上到下都没有这种意识,对法军不设防。

        此时的战场中心转移到东南沿海。法军分别向台湾基隆和福建进攻。

        最奇葩的是714日后,相继有法国军舰进入福建闽江口。还记得极力主战的张佩纶吧?此时任主持福建军务钦差大臣,不光不制止法军的进入,反而与手下闽浙总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建巡抚张兆栋和福州将军穆图善等人一起,盛情款待法军,同时命令各舰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

        法军先攻基隆。85日,法舰轰击基隆,强行登陆。清朝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统领军民顽强抵抗,迫使法军退回海上待机再举。

        而福建沿海官军的无知则给清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822日下午,法国舰队向马尾海军基地内的福建水师发起攻击,仅仅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福建水师全军覆灭。第二天,左宗棠苦心经营多年的马尾造船厂被法国舰队彻底摧毁。

        马尾造船厂是清朝最早最大的军工企业,先后造出40艘舰船,占当时国内总量70%。这个损失太惨重,对清朝的造船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清军惨败的消息再一次激发了朝野的爱国激情,朝廷迫于舆论压力,于826日正式向法国宣战。

        战斗仍然在海陆两个战场上进行。法军海战顺利,于18853月底前,陆续占领基隆,封锁台湾水面,占领澎湖岛、渔翁岛。

        在陆地上,清军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于18853月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国总理儒尔·费里引咎辞职。但是,法国政府并没有放弃这场战争,又拨付五千万法郎用于战争支出。

        虽然清军取得了陆地上的胜利,但朝廷已经知道这仗没法打了。失去了福建水师,东南沿海海岸线已无法防御。法军像鸦片战争时那样沿海路攻天津,威胁北京,已经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还有一件让朝廷更担心也更危险的事情,日本此时正在寻求和法国结盟,意欲共同攻打清朝。

        尽早结束战争,避免清朝遭受更大的损失,成为朝廷的当务之急。李鸿章认为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乘胜即收”更有利于谈判。他请求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秘密居间调停。

        赫德虽然是英国人,但却是对清朝忠心耿耿的忠臣。执掌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5年,在糜烂的清朝政府体系里创造出一个唯一廉洁不贪腐的高效衙门。其对清朝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赫德派僚属英国人、清朝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税务司金登干去巴黎寻求和议。44日,金登干和法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毕乐在巴黎签订停战协定(即《巴黎协定书》)。之后,清朝批准李福天津《简明条约》,清朝军队分期撤出越南,法国归还澎湖等所占岛屿,同时解除对清朝海岸的封锁。不再坚持额外战争赔偿。

        中法战争至此结束,慈禧太后颁发了停战诏令。

        因为没有割地赔款,许多人对这场战争倒没有惯常的屈辱,更多的是愤怒,认为打了胜仗还签订不平等条约,仅此而已。对为什么要停战签约,以及这场战争给清朝历史走向带来的影响却没什么认识。

        简单盘点一下这些影响:

        一、慈禧借此发动政变,“甲申易枢”,清除了恭亲王在朝中的势力,从此之后,清朝再也无人能够对慈禧的权力地位产生威胁。

        二、继泰国、琉球、柬埔寨之后,清朝又失去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第二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又失去对缅甸的宗主国地位。最后只剩下朝鲜一个藩属国(维持到1895年甲午战争),朝贡体系已经完全崩溃。

        而朝廷却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抱残守缺,游离于主权国家体系之外,为后来发生的更加惨重的事情埋下了隐患。

        三、虽然没有赔款,但巨大的战争支出让本就入不敷出的清朝财政雪上加霜,严重影响清朝的经济发展。

        四、福建水师和马尾造船厂的毁灭,使清朝的海防力量大为减弱,造船业几乎近于停止。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等开启的自强运动受到严重打击。

        从鸦片战争到清法战争,四十多年了,清朝朝野仍然停留在天朝上国的迷思里不能自拔,不思进取。尽管有李鸿章理性地认识到不能轻启战端,每打一次,就加深一层更惨的灾难,但朝野上下仍然按捺不住爱国激情,一片喊打喊杀。

        结果呢?清法战争结束后,前期主战的张之洞、陈宝琛、张佩纶全都哑口无言了。

        喊口号,打嘴仗也能消灭敌人?真以为现实是说评书啊!《三国演义》看多了,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气死周瑜,何等潇洒自如,那是虚构的评话好不好!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