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禁:戎马一生,却被羞辱而死 ——闲聊五子良将之三

 新用户6303bXRU 2021-09-08

        五子良将排名第二是的乐进,上一篇说过,他的突出事例较少,不大好聊,可以简单地描述一下:矮个子,胆子大,特能打,总是做先锋,十处打锣九处有他。

        乐进和其他四位的主要区别是,不是降将,曹操起兵时就跟随曹操,从小兵做起,凭显著战功一步步做到右将军。死后追谥为威侯,和蜀汉五虎上将中马超的谥号一样。

        略过乐进,讲老三于禁。

        说于禁是降将稍微有些委屈。他不是从敌对势力投降曹操,而是从曹操的友军那里转投曹操的。说他是降将,只是说他最初并不隶属于曹操而已。这和从敌对势力投降曹操的张辽、张郃、徐晃不同。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市)人。最早是跟随济北相鲍信的。

        鲍信是曹操最好的朋友,没有之一。陈留太守张邈曾经被曹操视为好友,托付家人,后来却背叛曹操,和吕布一起夺了曹操的兖州,差点就灭了曹操。

        鲍信和曹操最初都是袁绍集团的,鲍信的实力和地位在曹操之上。当初袁绍杀宦官召四方猛将进京时,鲍信就是被召之一。那时曹操还只是袁绍的一个小跟班。

        关东联盟反董时,鲍信、曹操都参与其中。关东联盟中的各路诸侯以讨董为名,实际上各怀鬼胎,借此壮大、扩张自己的势力,只有曹操和孙坚这两个愣头青真正带兵去打董卓。

        曹操在征讨董卓的汴水之战中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跟随曹操出战的就有鲍信和弟弟鲍韬,以及散尽家财资助曹操起兵的陈留孝廉卫兹。结果很惨,曹操、鲍信受伤,鲍韬、卫兹战死。

        关东联盟名存实亡后,各地诸侯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清剿各自地盘里的黄巾军上面。兖州刺史刘岱冒然出击,被黄巾军杀了。鲍信与陈宫等人极力拥戴曹操为兖州刺史。

        曹操领兖州刺史后,也着力于清剿境内的黄巾军。曹操、鲍信合兵一处,在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内)查勘地形时,突然遭遇黄巾军主力,仓促出战。鲍信死战保护曹操突围,自己没能冲出去,被黄巾军杀掉。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曹操战后寻找鲍信的尸体也没找到,就用木刻制了鲍信的形体来安葬。下葬之日,曹操哭祭于鲍信坟前,伤心欲绝。鲍信、鲍韬兄弟二人都为曹操捐躯,曹操后来特别关照鲍信的儿子鲍勋。曹丕不喜欢鲍勋,但曹操在时曹丕也不能把鲍勋怎么样。一直等到曹操死后才找理由陷害死了鲍勋。

        鲍信死后,其人马归属曹操。于禁应该就在其中,在王朗(不是司徒王朗,同名同姓)将军手下做一个小队长。王朗将军是于禁的伯乐,他发现于禁有大将之才,立即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召见于禁,与之交谈,就是面试。面试合格后,立即任其为军司马,让其带兵到徐州去攻打广戚县(今江苏沛县东),算是实战考试。于禁打下广戚,顺利通过考试,升任陷陈都尉。

        于禁由此开启了建功立业之路。

        和其他四人一样,于禁也是征战无数,难以详述,也只能选几个突出事例,能体现于禁大将风采的故事来讲。

        第一个故事,整肃青州兵。

        选择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不熟悉的事情,就是曹操军事集团里有一支特殊的部队。

        这支部队叫青州兵。上面说过,曹操与鲍信合力清剿境内黄巾军,鲍信死后,曹操继续清剿,最终与三十万黄巾军达成有条件的投降约定。

        其中一条是曹操在其中挑选三万人左右组成一支独立的队伍,随自己征战。这支部队独立于曹操的军队体制之外,只听从曹操的指挥。

        青州兵从组建到曹操去世至少存续了二十八年(公元192-220年),作战中他们并不像曹操嫡系部队那样拼死保护曹操,只有义务,没有忠诚。如在曹操攻吕布时,吕布先攻青州兵。而青州兵的反应则是马上逃跑,置曹操生死于不顾。

        曹操的武将中没有一人来自于青州兵,也没有一人专门管理青州兵。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在洛阳去世,青州兵与臧霸所部认为天下将乱,全体擅自撤离,不听从曹营中任何人的指挥。

        于禁与青州兵的冲突发生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那年曹操征讨张绣,本来张绣已经投降,没想到曹操好色的毛病发了,纳张绣的婶娘(原董卓部将,凉州小军阀,张绣的叔叔张济之妻)为妾,整日在营中秀恩爱,激怒了张绣,又反曹操。

        曹操完全没有防备,被打得狼狈而逃。典韦为掩护曹操逃跑被乱军所杀。全军混乱不堪,一边找曹操,一边逃生。只有于禁所部,虽然也有士兵死伤,但基本建制完整,队形不乱。等到脱离险境后,于禁重新整队,鸣鼓而行。

        就在于禁率队前往曹操所在地会合的路上,于禁看到十几个人裸体而行,身上还有创伤,追问之后,才知道是被青州兵打劫了。于禁愤怒地说:“青州兵现在和我们一样同属曹公,还要做贼吗?”这句话也反映出青州兵与曹操体制内部队是有隔阂的。

        于禁下令追讨这帮青州兵,史载“乃讨之,数之以罪。”说明是抓住了这帮青州兵,列举了他们的犯罪事实,并给予了相应的处罚。这帮青州兵并不隶属于于禁,于禁没权力管辖。现在受了于禁的处罚,十分不服,就跑曹操那里去申诉、告状。

        于禁赶到曹操所在地附近后,吩咐士兵赶紧构筑营垒工事,并没有及时地去拜见曹操。有人好心提醒于禁说:“青州兵已经投诉你了,你应该赶紧到主公那里辨别清楚这件事。”于禁回答说:“如今敌人在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追上来,不先做好准备,凭什么防御敌人?主公聪明,不会听那些人诬陷。”一直等到工事修完,于禁才去拜见曹操,说明真相。

        这是件很容易判断是非的事情,曹操自然不会怪罪于禁,反而对其大为夸赞,并立即将于禁此前的所有功劳记录在案,封于禁为益寿亭侯。

        敢与青州兵叫板的将领,唯有于禁。上面说过,曹操去世时,青州兵及臧霸所部擅自撤离,曹军中无人敢挡。当然,他们这种狂妄的行为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曹丕称帝后,亲率大军镇压了这批人。

        第二个故事,斩杀昌豨。

        讲这个故事是因为上一篇讲张辽时曾经提到过,要给大家一个交代。

        张辽劝降了昌豨,东海郡平静了五年后,昌豨故态复萌,又造反了。这次去平定的主帅还是夏侯渊,主将则是于禁。

        昌豨和于禁是旧日好友,在抵挡不住于禁进攻的情况下,就到于禁营中投降。曹军中大部分将领认为应将昌豨押送给曹操处理。谁知于禁却依军令将昌豨杀了。

        于禁杀昌豨的理由确实堂皇正大。曹操以前有令,凡是被包围后才投降的人,不赦免其抵抗的罪过。于禁因此认为,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不能因为友情而失去守法行令的节操。

        于禁流泪斩昌豨。曹操知道后,感慨地说:“昌豨不到我这里来投降而是去找于禁,难道这就是他的命?”从曹操的话里看,如果昌豨直接到曹操那里去投降(当时曹操在淳于县追剿海盗管承,今山东安丘,离此大概200多公里),曹操也许不会杀他。

        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对于禁的这个行为十分不满,认为把昌豨押送给曹操处理也不是什么违背军令的行为。于禁不给旧日朋友谋求一丝活命的机会,是放纵自己的好杀之心,并以此暴戾行为堵塞众人的议论。

        裴松之甚至认为于禁最终成为孙权的俘虏,死后得到恶谥,是咎由自取。这话就有些偏激了。

        于禁杀不杀昌豨,是个开放性的话题。杀有杀的理由,不杀有不杀的道理,看站在什么角度。

        如果是律法主义者,执法天经地义,该杀。如果是理性主义者,恩典在法之上,可以赦免。二者都有理由选择,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于禁杀昌豨,和于禁后来投降,得到恶谥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于禁本人是个律法主义者,自己遵纪守法,战斗中缴获的财物从来不据为私有,曹操也因此对他的赏赐特别重。管理部队也严格执行法令,太过严格,士兵都不是很喜欢他。可以理解,对这种威严的上司,一般是怕的多,喜欢的少,至今如此。

        有趣的是,曹操曾经借助于禁的威严,让于禁为自己干了一次脏活儿。

        曹操很讨厌从袁绍那里过来的大将朱灵,想把他的部队抢夺走,就让于禁带着几十个骑兵,拿着令书,直闯朱灵的大营,夺了朱灵的部队,让朱灵担任自己部下的一个都督。整个过程中,朱灵和其部众没有一人敢反抗,众人都被于禁震服。

        朱灵也是个倒霉蛋。他本来是袁绍的部下,袁曹一家时,曹操征徐州陶谦,袁绍派了包括朱灵在内的三员大将来增援曹操。战事完后,其他二员大将回去了,朱灵则认为曹操是明主,自愿留下来跟随曹操。在拦截袁术、防守许县、征讨马超、驻守关中、平定张鲁等重要战役中都有良好表现,立下战功,不知道为什么,曹操就是看他不顺眼,也是件奇葩的事情。

        最后一个故事,聊聊于禁怎么被俘,怎么死的。

        这是关羽搞出来的事情。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趁曹操襄樊防守空虚的机会,突然率军北上袭击襄樊,包围了樊城曹仁和襄阳吕常。

        此时已经是左将军于禁奉命率领七军,共三万五千人去增援曹仁,解襄樊之围。于禁军到襄樊时,正好遇到暴雨连天,山洪爆发,汉水陡涨。于禁军营被淹,将士纷纷登高避水。

        关羽率水军乘大型战船进攻,围困在汪洋之中的于禁有劲无处使力战被擒,投降了关羽

        驻守樊城的庞德也受到暴雨山洪的困扰,从陆战转到水战,不敌关羽水军,落水被擒,不跪、不降,被关羽斩杀。引发四十多年后,庞德儿子庞会随钟会入蜀杀关羽满门为父报仇的血案。

        其实庞德不降和于禁当初杀昌豨的心理因素有点类似。于禁杀昌豨,是想以杀好友的行动来证明自己不徇私枉法。庞德不降关羽,是因为从兄庞柔跟随刘备在蜀汉为官。襄樊之战前就有人怀疑庞德是否会因此而对曹操不忠,庞德要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自己对曹操的忠诚。

        二人都可怜啊!

        曹操听说于禁投降,庞德被杀感叹良久,说:我和于禁相交近三十年,没想到临危处难时,他反而不如庞德啊!

        这里涉及到一个怎样理解和认识投降的问题。西方文明中,并不认为投降被俘是件十分耻辱的事情。当一名军人奋力拼杀到最后,弹尽粮绝,没有援兵来救的情况下,选择投降,并不是件耻辱的事情,相反,仍然是一种值得尊重的英雄行为。

        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竞选人麦凯恩都曾经在战场上被敌人俘虏,但民众并没有因此把他们看作是懦夫、败类,而是更加尊重尊敬他们。被俘的经历反而成了他们争取选民的政治资本。

        东亚文明中没有这种意识,更多的是鄙视被俘者、投降者,甚至被俘者、投降者本人都认为这是耻辱。最明显的就是二战中很少有日军士兵投降,战斗失败时,他们要么战死,要么自杀。

        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也许是东亚文明看重的是集体利益集体荣誉,忽视个体利益个人生命。军人力战到底,就是履行了军人的职责。在充分履行了职责以后,没有能力继续作战的情况下选择投降,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无可指责。应该指责的是那些不战而降的人。

        不要让那些流过血、流过汗的军人流泪,哪怕他曾经在力战后被俘,在力战后投降,只要他尽到了军人的职责,都是英雄。

        于禁就是这样的英雄,在力战后选择了投降。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使关羽威震华夏,但好景不长,东吴吕蒙、陆逊相继麻痹关羽,使其调兵北上,荆州空虚。装病的吕蒙趁机率兵白衣渡江,偷袭荆州。

        在曹孙两家夹击下,关羽很快就败走麦城,被吴军追杀身亡。被关羽囚禁的于禁又成了孙权的阶下囚。

        221年,孙权为重新建立与魏国的关系,向魏文帝曹丕称臣。为表示诚意,将于禁遣送回魏国。

        短短两年,于禁已经由一个统率七军的战将变成了一个须发皓白,容憔悴的老人可见其内心之苦。见到曹丕时,忍不住涕泣交加而拜

        表面上曹丕并没有为难责备于他,反而以春秋战国时被俘的人回到故国建立功勋的事迹来安慰他,并且明确表示樊城之败,是因为山洪暴至,不是败于战斗。

        但后面曹丕的所为就远其口头所言。曹丕先是任命于禁为安远将军,准备让其出使东吴。这个就有些古怪。于禁本来是左将军,曹丕却给了他一个杂号将军的名头,还取名“安远”。安什么远?一个被囚于东吴的人去出使东吴,能让东吴这个远方的附属“安”吗?

        紧接着,曹丕叫于禁在出使前先去邺城拜谒曹操墓。这也很正常,于禁毕竟是跟随曹操三十多年的部将,曹操死时于禁没能祭拜,此时去弥补也是应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些恶心了。

        曹丕居然预先让人在曹操的陵寝屋中画了一幅壁画,画的正是襄樊之战的场景,画中有关羽的胜姿,庞德的怒容,于禁的降服。于禁看了后羞愤不已,本来就自惭形秽的心理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回来就发病而死。

        后世史家对曹丕这个阴险卑鄙的做法大为不齿,司马光就认为于禁回归后,曹丕要废他也可以,要杀他也可以,用这种方式羞辱他,简直不是人君所为。

        更恶劣的是,于禁死后被追谥为“厉侯”。与臭名昭著的周厉王的谥号一样。查历代谥法,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于禁一生中什么时候杀戮无辜,什么时候暴虐无亲了?都没有的事,怎么把一个“厉”字安在了于禁头上?

        惜哉,于禁!冤哉,于禁!苦哉,于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