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爽的无能和荒唐使司马懿顺利夺权 ——闲聊高平陵事变的前因后果之三

 新用户6303bXRU 2021-09-08

        还以为两篇就能聊完,看来不行,还得几篇,又挖了一个大坑。慢慢聊吧,喜欢这个话题的读者可以加个关注,以免遗漏。

        魏明帝曹睿喜欢改历法,他的历法和曹芳的不同(这个问题很复杂,聊起不好听,也不好玩,记住有这个现象就行了)。他死于2391月,曹芳的正始年号要从240年开始,也就是说,曹芳当皇帝的第一年还是用的曹睿的景初年号。有专家考证,从景初三年到正始元年之间长达14个月。

        正始八年(247年)5月,曹爽和司马懿共掌朝政九年,也明争暗斗了九年,突然一下,司马懿不玩了,称病不朝。表面上看来是曹爽赢了,但实际情况如何,连曹爽自己都内心不安,真有些懵了。

        称病不朝,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真病了。司马懿此时68岁,在当时算高寿了,生病也正常。一种是装病。这就麻烦了,里面的问题太多。为什么要装病?装病干什么?

        弄清楚司马懿是真病还是装病成了曹爽集团的当务之急。

        第二年冬,河南尹李胜谋得了荆州刺史的肥缺。曹爽指使李胜去向司马懿辞行,趁机查看司马懿是否装病。

        司马懿自然知道李胜辞行的真实目的,就表演了一场戏给李胜看。

        司马懿要穿外衣,侍婢递衣服过去,司马懿拿不起,一下掉地上了。司马懿要喝水,侍婢端了一杯粥给他。司马懿拿不稳杯子,粥流出来沾在胸前一片。

        交谈中,司马懿装出神志不清的样子,几次把李胜要去的荆州说成并州,还不断说出一些胡话呓语。后来又装出有点清醒的样子,对李胜说:“将来一定见不到你了。想请你吃顿饭,和你生死共别。叫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和你结交为友,你不要拒绝,辜负我。”说完哭得一塌糊涂。

        司马懿的表演太真实,李胜居然为其伤感落泪出来后告诉曹爽等人,司马懿是真病了,并且很严重,活不了多久。

        司马懿行将就木,这个消息无疑让曹爽集团的人喜上眉梢。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尽情地享乐吧。

        几乎是同时,还有个外放官员到司马懿那里辞行。如果曹爽等人知道司马懿是怎么接待这个人的,估计就乐不起来了。

        此人叫孙礼。不妨聊聊这个人,既能让大家看到曹爽是怎样把自己身边的正直官员赶到司马懿那边去了的,又能看到司马懿装病的事实,以及司马懿对时局如何发展的预测十分准确

        从魏国另一个直臣崔琰对孙礼的评价“疏亮亢烈,刚简能断”来看,孙礼是个正直果断,性情刚烈的人。刚烈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对抗皇帝。

        大家都知道,曹睿继位后大修宫室,当时担任尚书的孙礼坚决反对,曹睿同意暂停。监工李惠却要建好后再停。孙礼就直接到工地上去宣诏,解散民夫。

        孙礼有过和曹睿一起狩猎时突遇猛虎,孙礼为保护曹睿,下马持剑要去刺虎。曹睿赶紧叫孙礼上马,一起逃之夭夭的经历,再加上孙礼的正直,曹睿因此很看重他。

        在本系列之一里曾经说过,刘放、孙资提议用曹爽换曹宇辅政时,曹睿就质疑曹爽的能力,因此,特地指定孙礼为曹爽的大将军长史(类似办公室主任)。

        不用想都知道,曹爽不会喜欢孙礼这样刚直不阿的下属,果然,没过多久,就将孙礼外放为扬州刺史,加授伏波将军,赐关内侯。

        此时二人只是互相不喜欢而已,还没有结仇。

        孙礼在扬州期间遇到东吴大将全琮率领几万军队入侵。孙礼率军死战,以少击多。从早晨打到晚上,将士死伤过半,终于击退吴军。

        战后皇帝下诏书慰劳,赏绢七百匹。孙礼集众举哀,悼念阵亡将士,嚎啕大哭。将绢全部分给了战死将士的家人。

        孙礼因功被朝廷征召任命为少府,出任荆州刺史,又转任冀州牧。就在任冀州牧期间,与曹爽结下冤仇。

        冀州治下的清河郡、平原郡为边界问题争执了八年。孙礼任冀州牧后,已经升为太傅的司马懿责令其解决这个久拖不决的事情。

        孙礼拿出以前两郡的地图来对照,判定所争执的地块应该属于平原郡。司马懿认可这个判决。

        司马懿认可的,曹爽自然要反对,认为不能以原来的地图为准,要重新核实,意思就是争执地块应该属于清河郡。

        面对曹爽的无理取闹,孙礼上疏力辩,并自动停止工作,等待解职离任。曹爽大怒,以怨望朝廷的罪名将孙礼判刑五年。

        一年以后,许多人为孙礼求情,曹爽才释放了孙礼,让他担任城门校尉。二人从此结仇。不久,并州一带的匈奴人、鲜卑人不断滋事,朝廷任命孙礼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

        估计也是曹爽想把他打发到边远危险的地区去,因为孙礼本人并不愿意去。

        孙礼临行前也去向司马懿辞行。司马懿故意刺激他说:“你得到并州还嫌少吗?是在愤恨清理平原、清河二郡边界划分的事情失去朝廷信任了吗?如今要远行,为何不高兴啊?”

        孙礼没上司马懿的当,还呛了司马懿一句,说:“明公的话怎么这么乖戾小气啊!我虽不德,岂能在意官位大小和往事对错啊?本来以为明公会像伊尹、吕尚那样,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可如今社稷将危,天下汹汹,这才是孙礼不高兴的原因。”说完涕泣横流。

        司马懿赶忙劝止他说:“别这样,要忍不可忍。”

        孙礼的反应可以印证上期所说的司马懿退隐让曹爽等人胡作非为引起公愤的办法是非常有效的。

        司马懿何尝不是在“忍不可忍”。

        这两个辞行的场景对比太强烈了。前面那个是病人,后面这个还是病人吗?

        类似的例子太多,像四朝元老司徒高柔,太尉蒋济、太仆王观等一干正直官员都是看不惯曹爽及其同伙的胡作非为才投向司马懿一方。

        曹爽就是那种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人,他折腾得越欢,给司马懿创造的“拨乱反正”的氛围就越浓,得到的支持就越多。

        司马懿称病不朝,只是不上朝议事而已,他的权力并没有被剥夺,他儿子的权力、支持者的权力也没有被剥夺,曹爽就敢得意忘形,可见曹爽真是个庸人,曹爽集团的人愚蠢到什么地步。

        司马懿除了和儿子、亲信在家密商铲除曹爽集团的事情外,还秘密招募了三千名敢死队员潜伏在洛阳城里,随时听候调遣。这件事情做得非常隐秘,以至后来这三千人突然冒出来时,连司马懿集团的人都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万事俱备,只等那个合适的机会了。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机会终于来了。少帝曹芳到高平陵祭拜曹睿。曹爽与曹羲、曹训、曹彦等兄弟都跟着一起去了。

        以前曹爽几兄弟也经常一起外出,大司农桓范提醒曹爽说:“你们几兄弟总领万机,提典禁兵,不宜一起外出,如果有人关闭城门,谁放你们进来呢?”曹爽说:“谁敢这样做!”虽然嘴里狂妄,但还是听从了桓范的劝告,从此不再一起外出。现在司马懿快死了,曹爽把桓范的话全忘脑后,兄弟一起外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司马懿脱下伪装,一跃而起。先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洛阳各个城门。然后兵分三路:一路由自己亲自率领去占据武库;一路以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务,占据曹爽营地;以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务,占据曹羲营地。

        高平陵事变由此拉开序幕。

        占领武库途中,司马懿险遭不测。要占领武库,必须经过曹爽府邸。曹爽府邸督将严世、孙谦带兵登上门楼。严世拉开弓弩要射杀司马懿,孙谦在后面拉住他的手肘说:“事情的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啊!”严世三次要射,三次都被孙谦阻止。

        时机转瞬即逝,司马懿迅速通过。如果严世真能射杀司马懿,历史又会怎样演变呢?都说英雄创造历史,其实小人物也可以创造历史。历史就是因为许多这样那样的偶然性才变幻莫测,哪有什么必然性!

        完全掌控了城中局势后,司马懿与蒋济率军出洛阳南门,守住洛水上的浮桥。高平陵在洛阳城南,曹爽要进入洛阳就得从这里过来。

        曹爽虽然愚蠢,但毕竟是皇室宗亲、当朝权臣,再加上是与皇帝同行,因此仍有人愿意跟随。在司马懿控制洛阳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出城去向曹爽通风报信。

        一个是大司农桓范,曹操的同郡老乡,沛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世代望族之后。其对历史的主要贡献是在曹丕时期参与编辑了大型类书《皇览》,开后世如《四部要略》、《艺文类聚》、《永乐大典》等类书的先河。

        但此人德行不好,偏执狭隘,斤斤计较。在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时,与徐州刺史邹岐争抢房屋,要凭持节的特权杀邹岐,被邹岐告了,结果免官回乡。

        后来又任兖州刺吏,桓范兴奋得上表谢恩。听说要转为冀州牧,又郁闷不乐。由刺史改为州牧,应该是升官,桓范为啥反而不高兴呢?

        因为冀州统属镇北将军吕昭管辖,而吕昭资历比桓范浅,桓范不愿意屈居其下,对妻子仲长说:“我宁愿作九卿,只向三公长跪,不能给吕子展下跪。”妻子说:“你以前犯了想擅自杀徐州刺史之罪,大家觉得做你手下太难。现在你又羞于为吕昭屈膝,这样的话做你上司也难啊。”

        桓范被妻子说到痛处,气得竟然拿刀环猛烈撞击妻子腹部,撞得妻子流产,胎儿死亡。桓范仍然坚持不到冀州赴任,称病在家。

        曹芳继位后,任其为大司农。

        曹爽和桓范是老乡,桓氏家族是世族,桓范的仕次(九品中正制的一个标准)又仅次于曹真,所以对桓范特别尊敬,但并不亲近。

        司马懿控制洛阳时,认为桓范聪明晓事,点名要他来接替曹羲的中领军职务。桓范本来要去,被儿子劝阻了。他儿子判断失误,认为司马懿会输。皇帝在外,不如去跟随皇帝。

桓范有些犹豫,儿子又催促他去。桓范于是决定出城跟随皇帝,府里的丞、吏都劝桓范不要去。桓范不听,打马狂奔至平昌城门。

        这时城门已经按照司马懿的命令关闭了,城门守官叫司蕃,是桓范的故吏,桓范叫他过来,举起手中的版矫诏说:“有诏召我,赶快开门!”司蕃想看一下版诏,桓范大声呵斥他说:“你不是我的故吏吗,怎么敢这么大胆?”司蕃没办法,只好开门。

        桓范出城后,还回头对司蕃说:“司马懿图谋叛逆,你跟我走!”司蕃还真跟桓范去了,但因为是步行,跟不上桓范,跑不动才没去成。

              第二个出城的是谁?他们出城通风报信能挽救曹爽的失败吗?下期接着聊。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