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英法德语同步学预备:中古汉语和古希腊语梵语塞音系统比较

 新用户41021wy1 2021-09-08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英语、法语、德语是印欧语系的近亲。

从语族上讲,英语和德语、荷兰语都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英语约26%的单词源自日耳曼语。

从历史上讲,中古英语时期,法语是英国的官方语言。英语约29%的单词源自法语。

中古英语是指1066年到1489年间所使用的英语。这个时期的英语和古英语相比,在读音和拼写,词汇和语法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大部分古英语词汇被淘汰,转而吸收了很多法语和拉丁语的词汇。

英语约29%的单词源自拉丁语。由于法语是拉丁语的后代,可以笼统地说,英语约60%的单词源自拉丁语。

英语学习者请牢记:在科技领域,90%以上的英语单词拥有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源。

大家读高中的目的通常是为了上一个好的大学。也就是说准备将来从事学术工作。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是认识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常用字。

从这一点上来讲,只要您愿意,完全不用额外花精力,就可以在认识英语单词常用单词的基础上顺便掌握大量的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单词。

我们这里只介绍如何在轻松记忆英语单词的同时顺便熟悉法语和德语的相应单词。

事实上,现代英语、法语、德语都是在罗马帝国衰败以后兴起的。

出于对古罗马和古希腊文明的高度尊重,绝大多数现代西方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源单词。

所以,在学习英法德语之前,大概了解一下希腊语发音是有很多好处的。

尤其是认识希腊字母会对我们利用英法德语学习数理化有很大的帮助。

和汉语、英语、法语相比,希腊语,特别是古希腊语的发音非常简单。甚至比德语的发音还简单。

我们这里重点介绍古希腊语的塞音系统。

古希腊语的塞音分为三组(为了方便中小学生学习忽略一些细节上的差异)

1、浊塞音[b][d][g],分别用字母βδγ表示。对应拉丁语、汉语拼音读轻声时和中古汉语的bdg

2、不送气清塞音[p][t][k],分别用字母πτκ表示。对应拉丁语ptk,汉语拼音中的bdg

3、送气清塞音[pʰ][tʰ][kʰ],分别用字母φθχ。对应古典拉丁语的phthch,英语、德语和汉语拼音中的ptk

也就是说,会正常说话的中国孩子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掌握βδγπτκφθχ9个希腊字母在古希腊语中的读音。

同时,也已经学会读古典拉丁语的bdgptkphthch

在人类语言中,[s][l][m][n]的读音基本上是通用的。

所以,您也就已经实际上学会读希腊语(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σλμν

只要再稍微熟悉一下元音字母,就可以轻松学会读大量的希腊语、拉丁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单词。

完全可以说,中国孩子学习古希腊语发音要比学习中古汉语发音容易得多。

在和拉丁语、希腊语、英法德语等同属印欧语的梵语中,塞音还有卷舌和浊送气音。

有意思的是,中古汉语也有卷舌的塞音——知([ʈ])、([ʈʰ])、澄([ɖ ])、娘([ɳ ])。

很有可能这些发音是随着佛教的传入受梵语的影响而产生的读音变化。这就像日语、韩语、越南语保留了一部分中古汉语的发音,而英语则保留了一些古法语的读音。

梵语塞音系统

通过比较中古汉语、古希腊语、梵语发音,我们可以发现:古代的语言没有[f]

汉语称这种现象为“古无轻唇音”。

古无轻唇音,为清代钱大昕(1728年-1804年)提出之音韵学概念,说明在秦汉时期声母系统中没有轻唇音,唐末出现轻唇音在上古均属于重唇音。

在唐末宋初前,唇音都读作重唇音。中古末期,即唐末宋初时,三十六字母中的唇音出现重轻之分。重唇音为“帮”[p]、“滂”[pʰ]、“并”[b]、“明”[m],轻唇音为“非”[f]、“敷”[fʰ]、“奉”[v]、“微”[ɱ],两者在发音上有明显分别。例如,按中古音之声母系统,“佛”字为奉母,“弼”字为并母。

根据这个推音/正音原则,活在盛唐时期的杜甫,他的“甫”字,应念作重唇音,但现代汉语及粤语却是轻唇音,惟此字在客家话仍是非轻唇音,而潮汕语及闽语俱无轻唇音。以杜甫的“甫”字为例,杜甫字子美,意思是美男子 (《说文解字》:“甫,男子美称也,从用、父,父亦声。方矩切”,盛唐时期读重唇音)

根据专家重构,汉字“甫”在中古汉语读/pɨoX/,在古汉语读/*paʔ/

 *”是说明没有具体的文字应用,是根据后代语言重构的。

也就是说,古汉语中的“父(古汉语读/*baʔ/)”和“甫”是同音字。

汉字“父”源自原始汉藏语*p/ba (“male; father”)FromProto-Sino-Tibetan *p/ba (“male; father”))。

汉藏语系(英语:Sino-Tibetan languages),也称泛喜马拉雅语系(英语:Trans-Himalayan languages),是世界主要语系之一,但是划分的形式很多,这个语系至少包含汉语族和藏缅语族,共计约40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港澳地区、台澎金马、缅甸、不丹、尼泊尔、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各国和地区。以汉藏语系语言为母语的人口约有15亿。按使用人数计算,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

大家可以开一个脑洞:如果世界排名第一的印欧语系和排名第二的汉藏语系是同源的,是不是真的是世界大同了。

事实上,有些专家真的认为它们是同源的。这就是汉藏-印欧语系。

汉藏-印欧语系或汉-印欧语系是一种假定的超语系,该假说认为汉藏语系诸语言与印欧语系诸语言拥有共同的起源。

由于年代久远,同时缺乏文字记载,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困难。所以,有些专家并不赞成这种假说。

蒲立本先生在他的相关著作中对新疆的人种和语言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以此为汉藏语与印欧语的同源关系寻找历史学、人类学和考古学上的旁证。他认为吐火罗语同汉语关系密切,但蒲立本只认为吐火罗语是汉语与其它印欧语的纽带,不认为吐火罗语与汉语的关系比其它印欧语更接近。蒲立本认为如果汉语与印欧语同源,则“它们必定属于更早的时代”,即分家至少在6000年之前。

蒲立本(英语:Edwin G. Pulleyblank1942年毕业于阿尔伯塔大学,主修希腊文和拉丁文经典。参与太平洋战争期间情报工作时接触日语,私下也在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学习汉语。

大家可以从蒲立本先生的经历了解:学习日语对于打败日本是有积极作用的。

蒲立本先生1946年到伦敦大学攻读中国语言和历史。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安禄山的家世和早年生活》,然后到日本东京和京都的图书馆进修至1952年。

1953年蒲立本先生评上剑桥大学汉语教授职位。1955年出版著作《安禄山叛乱的背景》。在《亚非学院院刊》、《通报》和《大亚细亚》发表唐代历史论文,兼及中亚历史。

1959年因“受早年对印欧比较语言学兴趣的启发”和“对更好的古典汉语教材的需要”,开始研究汉语的历史语言学。他从语法入手,1960年在《大亚细亚》发表《早期汉语语法研究(一)》。随后转到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构拟,发表《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1962年)、《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二)》(1962年)、《上古汉语和缅文元音系统的诠释》(1963年)。

蒲立本先生1966年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出任教授,1968年出任亚洲研究系系主任。在《大亚细亚》发表《晚期中古汉语》(1970年)、《晚期中古汉语(二)》(1971年)。1973年在《中国语言学报》创刊号发表《关于汉语词族的一些新假设》、在《亚非学院院刊》发表《关于上古汉语-s的更多证据及其消失的时间》。1974年卸下系主任职位。在《华裔学志》发表《上古汉语的韵尾辅音》(1977年—1978年)。1987年成为荣誉退休教授。

蒲立本先生1980年后出版的专书有《中古汉语:历史语音学的研究》(1984年)、《早期中古汉语、晚期中古汉语、早期官话构拟发音的词汇》(1991年)、《一份以中亚婆罗米文书写的汉语文献:晚期中古汉语和于阗语发音的新证据》(1993年合著)、《古典汉语语法纲要》(1995年)。

历年出任的其他职位包括:1980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1993年成为意大利中东和远东研究所通讯会员、加拿大亚洲研究学会会长(1971年—1974)、美国东方学会会长(1990年—1991)、美国东方学会西部支部会长(1992年—1993年)、国际汉语语言学学会主席(1995年—1996年)。

作为普通的学习者,我们用不着过多参与相关研究,但了解一些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专家研究的,我们可以大概了解,汉字“甫”和“父”在古汉语中是同音字,都源自原始汉藏语*p/ba (“male; father”)

也就是说,中古汉语用“父”和“甫”这样的汉字表示*pa/ba这样的读音,对应国际音标的[pa],拉丁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的pa,希腊语的πα。这说明,PIE(原始印欧语)和原始汉藏语表“父”的发音基本上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杜甫”实际上是一种尊称,就像现代说“杜爸”。

在广东话中,“神甫”就是指“神父”。

现代希腊语,原来的送气清塞音φθχ[pʰ][tʰ][kʰ]变化为读 [f][θ][ç](在前元音[i][e])[x](对应汉语拼音的h,西班牙语的j,俄语的x)。

英语、法语、德语中的ph都读[f],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直接用f。中古汉语的[p]分化为读[p][f]

拉丁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表“父”的词根pa-和现代汉语中“爸”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在法语中变化为pe-,接近汉语中的“伯”。

在英语中,表“父”的词根fa-,也就是说,英语的f对应拉丁语的p。德语中的v[f],而w[v],所以,德语表“父”的词根中写成va-[fa]

【英语】father[ˈfɑːðə(r)]n.1. 父亲2. (罗马天主教对教士的尊称)神父3. 上帝;圣父

拆解:fa+ther

请特别注意:英语单词中的-ther不论是不是后缀,读音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英语至少有92个单词以-ther结尾。

所以,中国孩子记忆英语单词mother(母亲)的重点是学习读mo-,记忆brother(兄弟)的重点是学习读bro-,学习weather(天气)的重点是学习wea-[we],学习whether(是否)的重点是学习whe-[we]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作名词后缀和表“比较”的后缀-ther对应拉丁语的-ter

【德语】Vater/ˈfaːtər/, /ˈfaːtɐ/, [ˈfɑːtʰɐ]  [der] 父。父亲。家长。老爹。老大爷。元老。创始人。鼻祖。天父。神父。fpl.祖先。

拆解:va+ter

【法语】père(国际音标/pɛʁ/ m.父亲;神父,圣父;老头pl. 祖先

拆解:pe+re

源自中古法语pere源自古法语pedre, pedra, pere源自拉丁语pater, patrem源自原始意大利语*patēr源自PIE原始印欧语*phtḗr

我们可以看到,古法语把拉丁语的pa-变化为pe-,同时把拉丁语表“行为者”的后缀-ter和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一样变化为-dre。在现代法语中d脱落了,就成了-re

在英语中,至少有4731个单词用到ph,几乎都源自希腊语。

如果您了解英法德语中的ph都读[f],就可以在记忆英语单词的同时顺便熟悉大量的法语和德语单词。尤其在专业词汇中,优势更明显。

英语至少有816个单词用到graph-,源自希腊语表写”的词根,它在表结果”的后缀-ma变化为gram-,英语至少有339个单词用到。

也就是说,只要认识一个希腊语表“写”的词根,就不仅可以轻松掌握一千多个英语单词,而且还可以顺便掌握很多相应的法语和德语单词。

【英语】graphite[ˈɡræfait]n.  石墨, 石墨粉, 炭精, 铅粉

拆解:graph+ite

【法语】graphite[grafit]n.m石墨

拆解:graph+ite

【德语】Graphit [das]pl.Graphite 石墨。铅笔。

拆解:graph+it

如果您了解,在有机化学术语中,-ane表“~烷”,-ene表“~烯”,-ene表“~炔”,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掌握graphene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从前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通过了解词源记忆英语单词,不仅可以在轻松掌握英语单词的基础上顺便熟悉很多相应的法语、德语单词,同时,再阅读英语原版的数理化教材就会是一种享受。

如果您能读懂英语原版的有机化学教材,在高考想考不好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