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总结例文
2021-09-08 | 阅:  转:  |  分享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总结例文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XX市不仅注重“学”,更注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
所向,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全过程,着力为民排忧解难,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一、发挥“微网格”聚力作用,群众诉求有问必答一是
构建“党建+微网格”体系。以“党建+微网格”为载体,由每名党员联系10至15户(最多不超过30户)形成微网格,全市共划分3.2万个
微网格,覆盖41.92万户群众。二是开展民情大走访、民意直通车等活动。组织微网格长、网格党员深入小区楼栋、村组屋场、群众家中嘘寒问
暖、座谈交流,面对面听取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心声。三是打造“党建智慧微网”平台。在3.7万个“五级联动”的微信群中广泛征求社情民意,网
格内群众遇到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可直接通过“党建+微网格”智慧平台、联户网格微信群等在线提交个人问题诉求。今年3月份以来,依托“
党建+微网格”体系,全市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20.6万人次,直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721条和问题诉求3755项。以“党建+微网格”
为载体,依托微网格,浏阳实现了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合理诉求愿望的快发现、快掌握、快反应、快处置,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
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二、聚焦“痛点”解难题,“急难愁盼”各个击破一用心用情抓好学位、厕位、床位、车位等问题。一是解决教育问题
。改扩建中小学校18所,预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00个。高度重视教育人才引进,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针
对引进的教育人才关心的职称晋升、人才流动、个人生活等热点难点问题,市教育局通过提供周转房、发放农村工作补贴、职称评定向农村倾斜等措
施,让教师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教得好。二是解决厕位问题。探索实施城区公厕“所长制”管理模式,计划新建和维修改造城区公厕6座,改造农
村户厕10000座,新建农村公厕40座,预计各级财政投入逾2000万元。浏阳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76个,实有床位11046张。三是
解决人才问题。为缓解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浏阳市卫健局优化卫生人事人才管理和待遇保障,在全省率先从长期坚守基
层的临聘人员中择优招录专业人才,为偏远地区招录符合工作实际的人才队伍。在经费分配中,向偏远地区医疗医护人员提供更高经费补助,相较于
普通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每人每年高5万元,提升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农村偏远地区群众健康权益。四是解决车位问题
。成立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方面新建、改造一批传统停车场,建设立体停车库,不断增加车位供给;另一方面实行智慧停车收费管
理,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停车位周转率。同时,交警、城管及街道社区共同治理已有车位的停车秩序。今年,将铺排停车场新(改)建项目23个,
预计可新增停车位14500个。三、持续深化“放管服”,企业发展“轻装上阵”把服务企业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头戏”。一是
“零距离”办事。开展“党史教育进商圈服务群众办实事”活动,工作人员轮流在5个商圈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税务宣传和具体业务办理工作。二是
主动解决问题。选派51名干部职工、26名党建指导员,摸清企业需求,对接需求抓落实。今年来,25家企业与6家银行达成授信2.5亿元,
融资到位1.8亿元;企业申报项目12类,争取到位资金227.82万元;为企业解决劳务用工703人,组织培训紧缺技能人才100余人。
三是跟踪政策落实。四、以民为本强建设,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创新机制求长效。将更多高频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将市场主体注册登
记、申领税务发票、银行预约开户等业务整合为“一件事”,所有信息一次性采集,所有申请材料一次性提交、所有身份一次性实名认证,结果全程
互认。二是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加大惠民政策公开力度,丰富政策解读形式。已编制完成本级及乡镇(街道)26个相关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
,并且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44项“一门式”服务高频事项受理权限下放到村(社区)一级。三是持续优化政务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互联
网+政务服务”,推进办事事项标准化和数据归集共享。四是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优化“一门式”基层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基层综合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做到“快处快办、首接首办、即接即办”。
献花(0)
+1
(本文系zhengtu34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