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困惑 | 爸妈逼我相亲结婚,怎么办?

 一稼 2021-09-08

我是一个94年的姑娘,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交际圈很窄,就是学校、毕业之后工作,工作是会计,所以也接触不到外面。

小学的时候,我是个很凶的班长,班里人缘很好(但是当时家里没有电脑,我没有QQ号,现在也都没有联系了)。

初中,开始发育,我的汗毛很重,表面上开朗活泼、大大咧咧,其实内心是有些小自卑的。但是,我同性的人缘很好,于是,班里的男生,会通过我问我好朋友的情况。

我们市一共只有4所高中。我的中考分数达到市里第二的高中,但是,需要住宿我没有填,就顺到了市里第三的高中的快班。

我被分在文科班(其实我当时数学和物理都不错,因为高一的期末考,政治历史分数很高,就很随意的选了文科)于是,整个高中就在忙碌学习以及和闺蜜的嘻嘻哈哈中结束了(当然,确实也没有人追,也没有暗恋对象)

到了大学,我是x省最南面的孩子,大学在这个省的北部,心里就觉得有种优越感(现在想来,是病态的,我大学至今的好朋友就是北部的本地人),再加上文科学校,我那个时候又很疯狂的追韩剧和韩综,根本没有想过健身或是脱毛什么的来增加自己的女性魅力,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许,潜意识里依旧自卑吧。

2016年6月毕业,刚开始窝在家里不愿找工作,后来随意的去了老爸朋友介绍的公司,车间里面,做了没有几天就走了。

16年年末,面试上在上海一家德企的财务中心,公司氛围很好,我做AP,前面没有人follow ,我一接手,每天基本早上8点到晚上8点的义务加班,晚上还要开车40分钟回家。跟我同期进的上海本地妹子也受不了了,当时正好老爸的朋友合伙开公司,让我去当财务,我考虑了几天,就提出了辞职。

回到家乡之后,那个小公司并没有坚持多久就倒闭了,于是,几经辗转,我现在在我的小学母校当会计,交际圈更小了。

2017年底,我老妈开始安排我相亲,我非常抵触,但是你的讲座又说,需要多多了解,我就去了。

之后,一直保持着微信联系,每晚会闲聊半个小时的样子,上周日,出去吃过一顿饭和看过一次电影,我对他不喜欢也不讨厌,相处的时候,就很拘谨很尴尬(我和朋友们相处,一直是开心果的角色),我不清楚喜欢是什么感觉。

但是我妈妈一直催我们俩的进度,比如说,我晚上练好瑜伽后,让他来接我什么的,并且一再强调,他配我是绰绰有余了,如果他是我妈的儿子,我妈是不会满意我这个女孩子的,总之,很伤人。

凡是我不顺着她,她就冷战(家里还有个弟弟,初二,即便妈妈不跟我讲话,她也不会闷的,毕竟还有弟弟。BTW,我跟我弟弟关系很好)

昨天晚上和我妈妈大吵了一架, 无论是我爸爸还是我妈妈,都威胁我,他很好,错过他,我们就不管你了,你以后只能找个离婚的……你长这样,也挑不了什么,也不是有人追的样子,有一个不错的就抓住,去多相处……总之,很伤人心的话。

我现在好迷茫,没有暗恋过谁,所以,连我喜欢的类型都不知道,就有一条,身高180(也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执着于身高的,我自己也就163),相亲的男生身高175,学历是大专,在德企的车间工作,跟我的预想对象有着落差。我不知道现在这种既不喜欢又不讨厌的感觉,相处下来,能不能变成喜欢。

前一阵子,我导师女儿结婚,新郎身高180多,美籍华人,也不是特别帅的那种,但是身材很匀称,很有气质,我很羡慕新娘啦。

我理想中的恋爱(只能是我理想中的模糊状态吧)大前提是相互依赖但又相互独立。

经济上,2个人各出家庭存款、平时自己想要买的东西也能够自己解决(现在的情况,基本都是小年轻不再有房贷的压力了);

精神上,有什么矛盾放在桌面上说,及时解决,不提倡冷处理、有什么快乐或是心事都能够及时分享、倾诉;

时间上,有自己独处的时候,同时也有相互依靠的时光。

今天看到你的微信公众号推的一篇回复,也是相亲结婚,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现在,我总想着,我去瑜伽,让自己增加女性魅力,让自己有吸引力,可是,我今年25,等我28了才变成更好的自己,还会有谁在原地等待呢?

关注了一稼所有的讲座,结合我自身,可行性很小。我或许表述的不是很清楚,我的困惑,主要在于,大龄感情空白的女孩子,只追过星,没有暗恋对象,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一个人呢?

最后,希望一稼的书早些时候面世,期待。

祝你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和姐夫婚姻幸福哦!

一稼的回信:

小猪,你好!

谢谢你的来信,我反复看了好几遍。

我感觉你可能不太习惯独自打拼的辛苦生活,所以在很多决定上,你都选择了轻松、舒适和能被父母照顾的生活:

● 高中时,你因为不愿住宿而放弃了全市第二的高中,去了全市第三的高中。

对比:有人情愿睡地板也要挤进全市第二,以增加考上好大学的机率。

● 你在上海一个“氛围很好”的单位每天8点下班就受不了,几个月后就回了老家。

对比:那些做投行和咨询的朋友如果能在午夜前下班就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 你现在吃住在父母家,每天接受父母的照顾。

对比:很多人(包括我)初中毕业以后就没有住在家里了,一个人在外打拼,自己照顾自己。

任何决定本身并没有对错,但都是有后果的。而你这些决定的后果是:

● 你离开上海回到了老家。老家的工作轻松安逸,很适合你,你也很享受。但是在这里,女性25岁就该谈婚论嫁了,不能再“挑三拣四”,28岁就是没人要的老姑娘了。

● 你的父母为你提供住房,介绍工作,照顾日常起居,非常舒适。但是,他们的照顾也延伸到了你的终身大事上。在他们心中,他们能把你照顾地比你自己更好,所以在相亲的问题上,他们特别坚持己见,不尊重也不信任你的观点和感受。

你享受着你做的决定,却没有意识到也没准备好承担这些决定的后果。你向往那种自由恋爱,互敬互爱的爱情状态,却发现你所处的环境不能给你自然发展的空间。

于是,你的期待值和现实在爱情上出现了重大分歧。

怎么办?

很简单,你有两条路走: “改变现实”或者“调整期待值”。

1

改变现实

一段顺其自然的婚恋经历是这样的:

1. 一段或者几段恋爱经历

2. 通过自我反省了解我是谁,要什么,要找什么样的伴侣

3. 不断提升自己,直到配得上理想的伴侣

4. 找一个喜欢且适合的伴侣,步入长期稳定的爱情或者婚姻

5. 掌握伴侣相处之道,把爱情水位越推越高

这五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你才25岁,还没完成第一步“原始积累”和第二步“认清自己”,这本身很正常,我25岁时也什么都不懂。这也是为什么你“不清楚喜欢的感觉是什么”。判断力是需要经验支撑的,既然你没有经验,自然也没有判断力。

如果你想通过这五步来积累经验,形成判断力,找到喜欢且适合的人,把握“长期幸福”,那么你就要给自己创造足够的空间去尝试,去成长,一步一步顺其自然地走完你的爱情历程。

如何为自己创造空间? 方法有很多。

1.沟通协商(适合客观理性,沟通能力强的朋友)

Mary是个销售,很有主见。

她父母其实挺开明的,但是还是架不住身边人的“关心”,开始逼女儿出去约会,整天念叨“你要求不要太高啦”,“你条件也不怎么样”,“当心没人要”等等,还逼着她去相亲,搞得Mary很头大。

这么僵持了一年以后,Mary实在受不了了,于是约父母沟通。

父母是有备而来的, 一坐下就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情绪激昂地说了整整2个小时,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对Mary的贬低和攻击。

Mary发挥了她听客户抱怨的本事,全程都专心致志心平气和地听着父母的抱怨和攻击,既不争辩,也不插嘴,让父母说个痛快,还时不时充满理解地点个头。

等父母把所有的观点都说了5遍,实在想不出新观点新论据了以后,Mary对父母说:“我听明白你们的想法了,让我复述一遍,确保没有遗漏。”

接着Mary就把父母的所有顾虑都重复了一遍,连用词都和父母一样。说完以后,她问父母:“这是你们的观点对吧,我有没有遗漏?”

这下父母彻底愣住了,他们完全没想到Mary真的在认真听,也听懂了他们的心声。于是他们承认说:“没有遗漏,你的确听明白我们的意思了”。

Mary说:“那你们愿不愿意听听我对这些顾虑的看法?”

父母说:“你说吧”。

于是,Mary平静地把她对这些顾虑的思考一条一条地和父母分享。她既不对父母的观点做任何“对错” 的判断,也不试图说服父母,只是简单地分享自己的看法,以及她准备如何应对。

Mary说完以后,父母沉默了很久,说:“看来你对我们的顾虑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虽然还是不赞同你的处理方式,但是我们更理解你了。我们不会再逼你了,你用你的方式去处理吧。还有,我们刚刚有点激动,说了不少伤人的话,对不起啊”。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在短期内让父母完全赞同我们的决定,毕竟大家的认知差异可能非常大。如果能通过有效沟通做到互相理解、尊重、互不干涉就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2.打太极 (适合幽默随和的朋友)

Alice是个海归美女,事业有成,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于是她爸妈就急了,整天念叨,一见面就逼婚,说她再不结婚他们都要得忧郁症了。

好在Alice性格好、脸皮厚、嘴也甜。两位老人家一板脸,她就笑嘻嘻地哄着 “我一直在为你们努力呀”;“我怕找到老公就没空陪你们了呀”;“你们再说我,我都不敢回来看你们啦”。然后一通发嗲撒娇,每次都把两个老人哄得又好气又好笑,舍不得下狠心说她。

有几次,Alice实在顶不住了,就开始“耍赖”:“那好,只要你们给我介绍个好的,我立马就嫁”。

她父母一听就憋不住了:“你少来,你心比天高,我们身边哪有你看得上的”。

她就顺势推卸责任:“人家都有爸妈帮忙找对象,就我没有,难怪我单身。”每次都把她爸妈逗得哑口无言,苦笑连连。

有时候,硬碰硬是两败俱伤的做法。学会哄哄老人家,让对方找不到吵架对手也是一种避锋芒的方法。

3.划清界限,拒绝干涉(适合强硬派的朋友)

Angie是个财务主管,人美,性子烈,对她来说“我的事情我做主”是一个不容妥协的原则性问题。

她有个做明星的男友,但是她老爸100个看不上,觉得贵圈太乱,他钱多学历低,名声也不好,怕他辜负女儿,于是死活不同意女儿嫁给他。

Alice和她老爸都是强硬派,两个人僵持了整整3年,期间无数争吵和眼泪。但是Alice就是不松口,铁了心要嫁给男友,甚至发毒誓,如果不嫁给他就终身不结婚,不生孩子。

老爸再强势毕竟还是疼女儿的。眼看女儿要被自己拖成大龄剩女了,也知道女儿说得到做得到,所以口气慢慢就不那么硬了。

加上这期间她男友强力助攻: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对她好,对她的家人也好,每次上门都是大包小包,还抢着做家务,事业也上了一层楼。最后,老爸终于咬着牙默认了。

现在两个人结婚已经7年了,孩子都生了两个了,很幸福。不过她老公至今看到老丈人都像老鼠看到猫。

4.拉开距离(适合有职业选择权或者财务自由度的朋友)

我有几个朋友实在没办法软化老爸老妈,被逼怕了,同城都不敢呆,索性找个外省甚至外国的工作去“避风头”,不找到合适的对象就不回去。

老爸老妈虽然还是会打长途电话来逼婚,不过毕竟人不在眼前,影响力有限。

以上方法简单来讲就是软硬兼施地拒绝被干涉,尽可能地给自己制造成长和选择的空间,回到“自己做主”的轨道上。

客观地讲,做到这一点需要你本身有强大的内心和主观能动性。生活就是你强它就弱。

当你为自己创造了一定的成长空间以后,你就可以按照我上半年即将出版的新书里的爱情篇,从如何跳出狭小的交际圈, 如何提升个人魅力,如何掌握约会技巧,如何提升自我认知,如何理清择偶条件,如何找到合适的伴侣等,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直至把握你的爱情。

具体做法新书里有很详尽的解答,你看了就明白了,我就不剧透了。

你还年轻。在很多地方,25岁只是人生的起步,未来也许会完全超出你的想象,就看你如何把握了。

当然, 如果你目前不具备为自己创造空间的能力和决心,也顶不住父母逼婚,准备嫁了。你的幸福就真的无望了吗?

其实未必。

如果你可以做到下面这一点,你还是可以获得长久的幸福。

2

调整期待值

我之前提到的婚恋经历5大步骤是一条自然的成长路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是我提倡的,也是很多年轻人向往的爱情路径。

但是,这并不是把握幸福的唯一路径。还有一种婚恋经历是这样的:

1. 找一个没有原则性分歧且你不讨厌的伴侣,步入婚姻

2. 掌握伴侣相处之道,把爱情水位越推越高

这种做法直接跳过了经历,反省,成长等步骤,把婚姻作为爱情的起点。这是传统社会的爱情观,也是你父母对你的婚姻的期待值。

这种做法如果处理得当(主要是你是否能接受),其实也是可以很幸福的。 

在硅谷,有很多来自印度的女性。她们中不少都是“相亲结婚”,而且是最传统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婚前也就见过老公几次,还是全家人都在场的那种。

但是,让我非常吃惊的是,这些女性婚后都很幸福。

在中国年轻人心中“相亲结婚”几乎等同于“婚姻坟墓”。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的差距?

根本原因在于对婚姻的期待值。

当我问这些印度女性,为什么愿意接受“相亲结婚”时,她们告诉我:“我所在的城市很小,我性格也不够主动,找合适对象很困难。我老公是我家人和媒人千挑万选帮我选择的。他们还会特地去对方家(经常在另一个城市)调查他们的家境、学历、工作和人品等。我很信任家人的选择。”

很明显,她们对婚姻完全没有“自由恋爱”或者“轰轰烈烈”的期待值,只希望在家人的帮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

所以,她们对于“相亲”的感受是“信任,感激,充满希望”,而不是“被约束,被控制,推入火坑”。

与此同时,在她们的心中,婚姻里一开始没有爱情,没有谅解,没有扶持是正常的,一切都可以从零开始培养。

她们笑着告诉了我很多她们婚姻初期遇到的“困难”:

●  “整个婚礼都是我父母出钱,我爸妈把一辈子的积蓄都给我办婚礼了,婆婆还在拼命提要求。”

●  “刚结婚时,婆婆很强势,老公也是各种偏帮和搞不清楚状况。”

●  “老公不会做家务,所以我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人,做几乎所有家务。”

●  “老公出门都是跟婆婆边走边聊天,把我甩在后面。”

●  “小姑带全家来玩。我要一边工作,一边给5个人每天煮两顿饭(周末每天三顿),一连两周,还要天天琢磨新菜谱。”

这些故事,我听听都来气,但她们却完全不以为意,因为她们早就做好了打硬仗,打苦仗,打持久仗的准备了。

而且有了这种心理准备以后,任何来自对方的小善意都成了她们铭记一生的大惊喜

●  “婚礼时,有客人醉酒,调侃有点过分了。老公一把搂住我,对客人说:'她是我老婆,请注意点!’”

●  “婆婆虽然强势,但是她养大我老公也很辛苦。而且结婚时她给了我很多珍藏的首饰,还精心帮我打扮得美美的。”

●  “我不会游泳,我老公还是拖着我去漂流。结果我掉河里了,他赶忙跳下水救我。看我呛得半死的样子,他很紧张,也很自责,一直道歉。看来,他还是很在意我的。后来,他还花了很多时间教我游泳。”

其实这些印度女性在婚姻中遇到的摩擦和大多数人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因为她们的期待值不同,所以,她们对于困境的反应是宽容的。

她们觉得一切 “困难”和“不和谐”都是必经之路,她们早有准备,根本不当回事。她们不是忍辱负重,也不是苦等媳妇熬成婆,她们是真心觉得婚姻就是这样琐琐碎碎,摩擦不断的,所以非常的大度与体谅。

有这样的好心态以后,首先她们自己的幸福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她们往往会换来老公还有家人的疼爱和关照。

我很吃惊的发现,这些保守而传统的女性在不知不觉中贯彻了我书里的婚姻经营之道中很多重要原则,所以对于她们的爱情水位越走越高,我毫不意外。

前一阵,我一个印度女同事怀孕了,反应很大,连下床都困难。她那个结婚7年从来没下过厨房的老公每天给她端茶送水,嘘寒问暖,琢磨着给她煮好吃的(虽然还是很难吃)。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我同事的幸福都要从眼睛里溢出来了。

做这点事,老婆就这么感动,老公当然做得更勤快了!

小猪,给你说这些倒不是说我觉得印度妇女对婚姻的期待值“对”,你的“错”。

我只是想告诉你,期待值有很多种,而你的期待值直接决定了你的幸福感。如果你实在无力摆脱你的环境和相亲结婚的安排,你的生活也依然可以很美好。只要你学会调整期待值,在婚后,你还是可以继续成长,经营好你的婚姻,把握你的爱情。

关键还是你自己。

祝你幸福!

如果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困惑,也愿意听取一些不同的声音,欢迎把你的故事和问题发到

yijiatougao@sina.com。

期待能为你的美好生活多做一点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