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线平衡?10月5日线上讨论会。

 新用户3120VQG3 2021-09-08

各位,真的好久不见!最近一直忙于测试自己的“孩子”---IE Toolkit(IE工具包,一款帮助工业工程师搭建标准工时体系的软件)。这里打个广告~ 我们将在2015年10月18日,在 www.shionto.com 提供下载链接,其中个人基础版可进行免费30天试用哦!

好的,广告不多打,我们进入主题。


昨日,我们讨论的是关于线平衡。线平衡,是一个相当常见的概念。但是很多我们没有在意细节会导致我们对线平衡的理解,千差万别。今天我们就选取两个话题进行讨论。看看我们理解的线平衡有哪些差异,有哪些误区。

话题1:线平衡,平衡的是什么?物流?工位生产能力?还是其他?

LQ:线平衡在NPI的时候,用总工时除以TT,算得总人数,然后再把总时间均匀的分配到这么多人身上,所以说是平衡的各个工位的生产能力。

陆豪: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我们举个例子。让概念更加清晰。如下图:

有4个人,分配到3个工站中。第一个人的CT是45S,在A工站。第二个人的CT是40S,在B工站。第三个人的CT是42S,在C工站。第四个人,和第三个人工时作业,他的CT是5S,也是在C工站。那么这个例子中线平衡率是多少?


蓝天:应该是(45+40+42)/45/3

陆豪:有其他意见吗?有觉得是(45+40+42+5)/45/4的同学吗?上面是A,下面是B,选哪个?

结果是3个A,四个B。

陆豪:哈哈,现在看来大家对线平衡的理解有较大差异啊。其实选A的朋友是把线平衡理解为物料流动的平衡。而选B的朋友是把线平衡理解为每个人操作时间的平衡。从我的个人角度来说,我会选择A。而把B作为一个叫做“工时饱和度”或者“工时利用率”这样一个指标作为跟踪。

Johhny:就是说可以从两个角度(平衡率、工时利用率)来做改善?

陆豪:是的。

结论:线平衡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不能拘泥于名称。就像workstation有的叫工位,有的叫工站。一定要清楚你的需求是什么。不能生搬硬套公式。


话题二:线平衡,是长期的数值?还是瞬时的数值?

阿权:是一个瞬间的数值,然后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细听:长期数值吧,如果是瞬时的平衡率,那计算没什么意义,最多是在范围内不断变化的。

蓝天:员工的操作效率会有学习曲线的,会做的越来越快,我们公司的线平衡率1个月会重测一次的。

Johhny:如果没有人员调整、品质异常,一般平衡率会比较稳定的。

陆豪:我同意Johhny的观点。一些异常会导致线体瞬时极度不平衡。比如一个工位出现品质异常,在反复调整。如果在制品库存较小的话,会导致前后工位都产生等待。在那几个节拍中,idle time暴增。导致平衡率很小。但是我们平时的所说的平衡率是不跟踪现场这样的情况的。所以一般的,线平衡率是一个长期的数字(但是也要考虑蓝天说的因素,需要持续跟踪,比如一个月一次。)。至于瞬间的一些异常扰动,导致的平衡率异动,我觉得可以跟踪异常,或者跟踪每日瓶颈工位(工站)而不是跟踪这个平衡率,如果有这个能力水平跟踪瞬时的平衡率,那是相当牛啦。


由于文字太多,以上是文字简版。若要知道详细内容,可以参加我们每周一晚上8点的讨论会。群号207114496 我们是一个专注分享讨论的群体。如果你也想在不断的讨论中激发你自己的思考,那快来加入我们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