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好,我是一家工厂的生产经理。从去年开始,我们老板就让我们开始推行精益生产,我们也找了一些咨询公司,我也在一些精益生产群里面进行学习。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六号先把它分解为4个小问题: 2、到底应不应该做5S? 3、推行精益生产是不是应该先做好5S? 4、5S应该怎么做? 1、什么是5S? 按照越前行夫所写的《5S推进法》中对5S的描述是: 整理:丢弃不要的物品 清扫:时常保持整洁 整顿:做到随时能取出想找的物品 清洁:时常维持整理、清扫、整顿的状态 素质教育:遵守既定规则 而大多数的教材、资料上面对于5S的顺序的描述是: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教育。 应该是什么样的顺序呢?六号认为并不是很重要,大家耐心的接下去看就好了。 据大多数人的共识:5S能够改善生产现场环境、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品质、营造企业管理氛围。 以上就是关于5S的基础概念介绍,用以确认我们讨论的不是iphone 5S……(我的笑话是不是越来越冷了……) 2、到底应不应该做5S? 据AIIE对于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按照集成系统中的要素的排序,人作为第一要素而存在,对于人的优化改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观察工程类的分析、改善手法中,仅仅涉及到了对于人的作业流程级别、操作级别的分析、改善。这些都是外在客观作业的改善,未涉及到内在主观心性的改善。而5S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员工进行5S活动的时候心态如同妈妈充满爱意为家中打扫卫生一般,又如同佛教徒充满虔诚之心擦拭佛像一般。通过这样的实践,员工的内心也被擦拭了,不知不觉中改善了内在的心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自然而然会思考怎么做,怎样做得更好,效果可能远远超出管理人员的想象。所以我说不用纠结于5S的顺序是怎样的。 如果是充满抱怨、质疑、敷衍了事的心态去做5S。5S的顺序研究、考证得再准确也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不用纠结做的是不是5S,只要是能提高员工内在主观心性,目的就达到了,5S只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工具。 3、推行精益生产是不是应该先做好5S? 个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合适的,5S应该是贯穿于整个优化过程之中的,就像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没有终止的一天的,是没有素质最高的终点的。那么既然没有终止的一天,永远有提升的空间。那么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程度上(好有两种解释,一为完成,二为良好,所以六号说是从时间,程度两方面),先做好5S,这样的说法都是不合适的。 4、5S应该怎么做? 上面说了,5S的本质是改善员工内在主观心性的工具。工具如何使用从来不应该是重点,重要的是老板、管理层怎么看待员工内在主观心性。 认为不重要,就不会学习钻研方法,懒于管理,自然就做不好; 认为重要,就会怀着热诚之心,努力学习钻研方法,进行推进,获得理解支持,自然就做好了。 所以这也是在推行5S的时候,需要公司一把手的强力支持才能做好的原因。 参考材料: 1、5S推进法 2、传习录 想让六号重新思考的工厂改善问题, 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直接留言提出, 六号会选择问题背景、描述相对完整的问题来进行重新思考回答。 |
|
来自: 新用户3120VQG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