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饱和度波动大,怎么办?

 新用户3120VQG3 2021-09-08

群友思考

 

董加德:

寻找忙的时候的周期规律,详细记录忙的时候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人员。

1. 拆解分析这些内容,看是否有些工作可以提前放到闲时处理,或者闲时做一些准备工作,有利于忙时开展工作。

2. 工作人员是如何分配的,是否能培养多能工,系统上再高一个层面看待,不同时间段能否各个部门互相支援。

以上,用一句话表达~"削峰填谷"。

 

等风来:

工厂最怕跳计划,压库存,你来个随机,料等多少时间,随机有范围没?排岗人数变化导致的节拍如何快速调整。员工来了,备料的没来。有东西不能准时到,所以需要等待,表现为随机不固定。

东莞很多企业固定员工不变,然后旺季招临时工。临时工工资待遇高,我了解的1.5-2倍的大把,来应对旺季。不用交社保,不用上税,也是一个办法。

 

钥匙在这儿:

这有个实例,我们公司边上就有一家是采用这种方式的:一线人员根据生产任务需要来上班,活干完就下班。而且延续很多年了,最近开始推掌上OA的生产人员调度,公司是一家做汽车冷凝器的上市公司,员工2000人左右。计件制(我们这都这样)。员工基本上本地人。具体内部如何操作不是很清楚。但我认为计件制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人员调度的难度。

 

Vic_张文进:

从3M角度去思考,有波峰波谷muri ,说明流程不稳定Mura ,从根源的稳定性去思考改善,消除浪费Muda,我们现在在做的改善项目就是做内部的均衡化生产,客户的波动难以避免,那就减少因客户的波动带来内部的波动;另外员工的柔性要提高,忙时可以支援,但这会遇到一个管理上的问题,空了就放假,员工没工资挣就跑了,之前我负责生产时会遇到这个问题,好像从逻辑上增加柔性可以解决,但实际主要在人的管理上,所以我一直建议咱们的IE同仁们,有机会一定要转做下运营管理,简单IE和精益工具分析时都行得通,但实际解决问题时反而不是这样。

工序本身的不稳定性要找出来,往大进一步,公司整个流程的的不稳定性也要分析出来,把这些不稳定性都找出来,对症下药!再结合柔性多技能培养;基本可以改善许多了。

 

lnj:

波动的直接结果是资源过剩或不足,资源的核心是人力(假设先忽略其他)。

解决人力不足的方法可以有:

1. 企业间资源共享,互相拆借、外包(在用);

2. 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解决一线人力问题,这个很简单,尤其是职业学校你们懂的(在用);

3. 与高校合作,这部分用于解决周边人力不足方面没尝试,因公司附近没高校(没用过,不多说)。

解决人力过剩的办法:

1. 企业资源共享,劳动力输出(没做过);

2. 计划派停人员放假,薪资发0.6(在用)。

以上关键点会涉及很多问题,最优人力规划、符合法规、校企合作细节、企业资源共享的企业选择、人员流失、对应成熟的机制……

 

健:

 从大的方面来说分成三部分:

1 清晰工作内容 ;

2 平均工作负荷,移动可变更时间的工作 ;

3 核心工作数据化,流程化,系统化。

具体说来,假设月初月末忙,月中闲:

1 移动可移动的工作,有些工作不是必须固定在月初做,如动态盘点;

2 取消一部分工作,如5S检查等非关键工作;3 安排其他人员作业,如月初打印,分发排产表;

4 准备工作提前做,如5月初实施项目可以在4月中旬把会议,人员,流程,文件等完成;

5尽量多用模板,多学学office,很多工作慢就是因为办公软件不熟;

6 和上级沟通清楚,临时活尽量安排在月中。

 

Evil: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和企业订单有很大关系,大量生产的订单这种问题很常见,因为量产的时候有些专业性很强的部门别人是代替不了的,但是等到产能高峰期过去之后,这些单位就闲下来了,要是多品种生产的话,这种问题相对还少,最关键还是应该在生产模式和部门组织上下功夫。

六号说

十分感谢各位的智慧,我看到大概有两种方式:

1、分析波动,并让自己的系统适应

2、分析波动,并消除这样的变动

这两种方式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改善哲学。但是相同的是要进行对这样的波动进行分析。有简单的分析,也有复杂的分析。不管如何,我们只能有效管理我们可以测量的东西。

问题可在公众号后台直接提出。将对背景描述较为完整的问题进行回答。(入群加六号微信:82618284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