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山村,石头砌成的小山村——贵州8日(29)

 阿榧榧香 2021-09-08

★旅游地点:贵阳花溪区镇山村

镇山村原本并不在我们的行程单上,虽然这个村比较特别,但稍稍查了一下,似乎交通极其不方便,坐完公交还得坐船。谁知我们从天河潭出来坐公交车的时候,居然发现有一趟前往花溪的公交车有个镇山村的站!虽然从站台上下来还要走两三公里的路,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算交通不便了。

在公交车上遇到有一位背包客,听说我们要去镇山村,问了一下情况后就毅然决定一起去,于是三个人一边走一边聊,倒也不觉得这段路很长。一路上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很好。

镇山村位于石板镇花溪水库中部的一个半岛上,属于典型的民族村寨,主要以布依族为主。该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当时江西吉安府卢陵协镇李仁宇奉命入黔,屯兵安顺,粮道开通后携家眷移至镇山建堡屯兵。从地理位置上说,此地三面环山,一面面水,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大概是水土不服,李仁宇的妻子一病不起。妻子病逝后,李仁宇入赘镇山,这也算是汉民族与布依族的结合了。至两人的结合是因为爱情,还是由于政治联姻,这就不太好说了。由此可见,镇山建村少说也有四百多年历史了。

李仁宇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姓李,次子从妻姓班,因此,如今的村民以李、班两姓为主。一九九三年被批准为“贵州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开始在旅游景点中崭露头角。

全村面积不大,仅3.8平方公里,因为早期建村的时候是建堡屯兵的,所以整个村寨像个古堡。城墙依山而建,都是用大块而规整的石头筑城,城门用条石拱建而成,房屋的墙壁和院坝则是用小块石块垒砌。让人惊奇的是,屋顶不用青瓦,而是用不规则的石板。当然,这种不规则是以我们的目光来看的,可能其中的搭建还是有规则的。

我们走过的路面是用石块铺成的,台阶也是大块的石头。再看看路边的桌椅,院子里的凳子,都是石头做的,山路的护栏也是石板。据说以前村民们装水装粮的缸什么的,都是用石头雕出来的,现在可能也采用其他材质了吧。

因为镇山村靠着山,而山全是由亿万年沉积而成的大片页岩组成,因此靠山吃山,所以这里几乎所有的建筑和构件,都是石头制成的。

虽说这里已经开发了十几年,但因为交通过于不便利,所以游客很少,只有偶尔几个背包客结伴游览。山村其实并不大,估计也没有接待大量旅游团队的能力。当然,如果要扩大规模的话,这里原生态的环境就要被破坏了。我想,一直没有修建更便捷的通道,就在于要更好地保护山村的古建筑和生态环境吧。

山村分上下两寨,上寨是古屯堡区,民居都在屯墙以内,大多是三合院,是个布依寨。下寨原来建在河畔,后来因为修建花溪水库,就搬迁到了屯墙之下的椅子形地带,这里的房子倒是木构建筑为多,可能后来山上的石材不允许随意采伐了吧。

屯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经过修葺,用青石砌筑而成。大部分城墙已经倒塌,不过整个城基全部保存了下来。位于村寨正中的城墙基宽三四米,墙厚三米,有两北两门并建门楼,南城门保存完好,北城门的拱顶已经损坏。

村里有一座比较古老的建筑,是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武庙,后来在清光绪年间重建,面阔五间,通高大约有十五米,占地二百五十平方米,一九九五年又经过了修葺。不知道是否我们到得太晚的缘故,武庙没有开放。

因为怕赶不上回程的公交车,我们只能匆匆地走了一圈。据说村头应该还有李明宇和两个儿子的墓,我们也没有走过去凭吊。村里有住宿的地方,价格应该不会太贵,尤其是像这种淡季,还可以讲价。其实我们是应该带着行李过来小住一晚,在青石板上走上完整的一圈,体验小山村的静谧。

 

自由行:贵阳花溪区镇山村

5月初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