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状元

 新用户1656D5Tm 2021-09-08


聞鍾記郵(1858)戳中趣话之状元

吴猛老师旅游到贵州,除了领略多彩贵州的景色之外,最主要的时还能收到盖有贵州特色邮戳的明信片,就像这个加盖了“状元邮局”邮戳的明信片。

2014年在青岩古镇成立了一家“状元邮局”,这也是迎合了当前主题邮局的需要,青岩人氏赵以炯,曾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殿试一甲第一名,中了状元,成为云贵第一人,成为贵阳青岩的光耀,“状元邮局”由此而生。不过据贵阳蒋建阳老师的记载,当时成立这家邮局的时候是没有邮戳的。这个“状元邮戳”是何时启用的,有待进一步考证,也欢迎知情者提供消息。

状元是伴随着科举制度而产生的,从隋朝开始实行以来,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废除,历经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山东德州人)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古代的读书人经过层层科考,到皇帝那儿的考试叫殿试,通过殿试的叫进士,进士里边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

如今每逢高考,“状元”也是满天飞,但这些状元与科举的状元是不可同日而语。状元邮局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消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