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旅同台,「诗」如何为「远方」注入强电

 新用户3530iZjD 2021-09-08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高晓松前两年在采访中爆出的金句瞬间走红网络,于是乎人们都在寻找着平衡诗与远方的答案。虽然大多数的我们都没有勇气可以离开苟且的生活,但还是得去找诗和远方。

旅行成为了一种寻找诗和远方的方式,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大海也好或者去山上也罢,只要看看风景,远离生活的烦躁,这就是远方了,那诗又在哪儿? 

暮春刚至,杭州的樱花刚刚绽放,由高晓松当馆长的公益图书馆晓书馆在杭州良渚开店这一时间消息刷爆了网络,大家纷纷感慨着,这或许是对于诗和远方新的定义,去图书馆看看书,静静心,寻找一种平稳和安宁。

晓书馆选址在杭州良渚艺术村的良渚艺术文化中心,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将图书馆开在这里是一种与古老文明的结合与对话,让书物与历史穿越时空交流。

“良渚文化村”的旅游概念并非仅局限于一个主题公园或集中的旅游区,而是一个纯粹以生态、观景、人文名胜、休闲游乐与人居为定位的功能完整、形态丰富的泛旅游城镇。

这个文化村自开发以来在杭州当地有了不少的名气,文化博物馆与良渚遗址吸引了不少的游人前来参观玩耍,图书馆的开馆让这里增添了不少流量。

图书馆的建筑本身来头也不小,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奖得主安藤忠雄亲自操刀设计。因为其屋顶庞大,造型独特,人们更习惯称其为“大屋顶”。加上高晓松公益图书馆的噱头,文艺与情怀,书籍与远方,吸引了不少的游人慕名前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