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十方”:祛湿颗粒,参苓白术散,平胃散,二妙丸,四妙丸,藿香正气丸,五苓散,香砂养胃丸,保济丸,午时茶颗粒】 关注健康,持续分享,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前几期资料我们分享过湿邪是六淫邪气之一,有内湿和外湿之分,突出症状多表现为头重如裹,身体重着,厌食痞满,关节不利,舌苔白腻或厚腻等,下面大家分享几个常用方剂。 1、祛湿颗粒: 药物组成:茯苓、薏苡仁、焦山楂、赤小豆、灯心草等。 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开胃; 应用:多用于脾胃湿热所致身重,纳呆,便塘,舌苔微黄腻等。(补充:偏重于有湿又有热困脾引起的不适) 2、参苓白术散: 药物组成: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应用: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补充:脾胃虚弱就会脾失健运,就是说脾不想干活了,所以这个药偏重于健脾调内湿,它不干活了,所以身体出现乏力倦怠,大便不成形) 3、平胃散: 药物组成: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应用:多用于湿滞脾胃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舌苔白腻而厚等。(补充:意思是湿邪停留在脾胃了,影响了他的功能了,这时候用它) 4、二妙丸: 药物组成:黄柏,苍术; 功效:清热燥湿; 功效:多用于湿热下注多引起的足膝肿痛,痿证,湿疮,湿疹,丹毒,白带,腰痛等。(补充:有湿又有热,往下走了,到了下焦,男性阴囊潮湿、湿疹,女性黄白带等可以用它) 5、四妙丸: 药物组成:苍术、牛膝、黄柏 (盐炒)、薏苡仁; 功效:清热利湿; 应用:多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症见足膝红肿,筋骨疼痛等。(补充:可以理解成湿热影响到肢体关节红肿热痛,这时候可以选择它) 6、藿香正气丸: 药物组成: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 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生半夏、甘草; 功效:解暑祛湿; 应用:多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也可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补充:这个药大家比较熟悉,通俗来说多用于中暑、伤热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以及胃肠感冒也可以选它。) 7、五苓散: 药物组成:猪苓、 茯苓、 白术、 泽泻、 桂枝;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应用:多用于膀胱蓄水证,表现为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吐涎沫而头目 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等。(补充:主要是利水,就是说一些肝硬化腹水,肾衰水肿等可以选用。) 8、香砂养胃丸: 药物组成: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醋香附、枳实、豆蔻、姜厚朴、广藿香、甘草; 功效:温中和胃 应用:多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出现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补充:“中”多指脾胃,本方多用于胃寒,不敢吃凉的,食物不佳等或者说一部分慢性胃炎的辅助调理) 9、保济丸: 药物组成:钩藤,菊花,蒺藜,厚朴,木香,苍术,天花粉,广藿香,葛根,化橘红,白芷,薏苡仁,稻芽,薄荷,茯苓,神曲; 功效:解表,祛湿,和中; 应用:多用于暑湿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等;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恶心呕吐等。(补充:本方治疗范围较广泛,比较容易理解) 10、午时茶颗粒: 药物组成: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山楂、枳实、麦芽、甘草、桔梗、六神曲、紫苏叶、厚朴、红茶等; 功效: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出现的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补充:本方也很好用,不管是感受风寒引起的还是内伤饮食出现消化系统不适可以选它) 〔补充:还有很多祛湿方剂,后续会给大家陆续分享,感谢大家持续关注〕 『收藏就点赞关注吧』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