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年轻叫学习

 昵称56163858 2021-09-08

有一种年轻叫学习

“六一”儿童节一大早,友人蒋君便和平日里一样,闹钟般准时地发来了问候。这是应用某种软件制作的微信问候图片,有日期,有祝福语,还有一个主题词。儿童节嘛,凸显在向日葵图纹上的主题词便是“天天向上”。自然而然地想到,这句话还有一个顶顶关键的前提,那就是“好好学习”。到了这把年纪,“向上”且“天天”,估摸着没什么戏了,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好好学习”还是必须的。网上有一句调侃:“虽然你的年龄过不了儿童节,但你的智商可以呀!”身体衰老是自然规律,但心境状态应当永葆年轻,尤其是学习的不懈,可以让人保持聪慧的思想、鲜活的情感、青春的心志、优雅的仪态。

如今,厌学的情绪在整个社会潜移默化地弥漫,对饱含兴趣的主动学习麻木不仁地予以了漠视,功利心摧残了学习的动力和活力。学生的学习仿佛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人们对孩子们循循善诱: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中学,上不了好大学,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没大出息;成人的学习似乎仅仅是为了求职或职场晋升,为了那些个证书、那些个资格许可、那些个资历台阶,即便是予以了整个社会氛围的殷切鼓励,依然老大地不情愿;单位的学习也全然地成为了一种被动的敷衍,所谓理论学习、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丧失了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在皇皇然制度的设计安排下,往往像煞有介事地热热闹闹走个过场。

学习应当成为一种处世态度。学习不只是因为有用才被需要。世界很大,处处学问;时代发展,天天进步。曾有人说:青春的逝去,一定不是从皱纹开始的,而是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丧失开始。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从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如今已逾80 高龄,且不说依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说话谈吐中气十足,而且还孜孜以求地钻研学问,专注得很。今春以来,他突然就和王勃的《滕王阁序》死磕上了,不仅几乎每天反反复复地朗读,直至可以背诵,还逐字逐句地琢磨,到有关学社去谈自己的见解,在网刊上发表研究心得。钻研之中,他还或与我当面探讨,或跟我语音通联,揶揄的话语中活力迸溅。其实,说来惭愧,对于古文,我没有机缘和能力好好地深入探究过,老师的认真执著,让我汗颜。

学习应当成为一种人生方式。什么是人生的张力?那就是不甘落伍,心态年轻,有所追求,生活充实,永远激情。不断前行的人生状态,会让人忘记年华的流逝,会让人青春永葆。我以往多次提及的浦书记,不仅治理一方颇有政声,且文才口才堪称一流,几十年如一日浸润于诗文书画,不离不弃,锲而不舍。去年,他得了一场大病,痊愈后依然笔耕不已,原先对电脑全然陌生的他,在微信群圈里却异常地活跃,自设《老浦闲聊》栏目,几乎每日一篇,短小而精当,浅显而隽永,以极少的文字量,或披露心迹,或臧否世情,或镂刻思想,丰厚了岁月,惊艳了众人。在史志办工作时,单位里曾聘请过3 位顾问,年纪都不小了,但在研究方向把握、课题设计规划、文字编纂规范等方面,确实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以他们深厚的积淀、丰富的经验、睿智的思维、严谨的文风,为年轻的一代树立了景行从之的风范。其中一位资深教授,堪称无锡荣氏研究的顶尖权威,在编纂荣氏系列文丛过程中,殚精竭虑,倾注了无限心血。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文稿编撰,教授夫妇竟然在年至八旬之际开始学习电脑文字编辑,到最后,无须年轻人协助,他们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操作电脑编纂修改文稿了。

学习应当成为一种生活享受。白驹过隙,岁月静好,迈进老境,学习也许不再是为了构建生存的框架、获取生活的资源,而在于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拥有更透彻的体悟,以多样的视角、宽厚的包容和发自内心的愉悦,营造更平和诗意的生活氛围。同样是上了年纪,有的人晨练不辍,练拳习舞,还时常出游,寄情山水之间;有的人宅在家里,读书、观鱼、赏花、品茗,自得其乐,独饮那一份淡定从容;有的人挤出时间去上老年大学,书画也罢,歌舞也罢,球艺也罢,乐器也罢,将自己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的,在一种自我加压的状态中收获快乐;但也有的人以年龄、身体、喜好等为借口,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以落寞的状态消磨落寞的时光。自诩固守传统,不肯接受新事物,不愿意跟上潮流,其实是一种自我放弃。有一对熟识的夫妇,都是从事教育的,退休后,男的社会交往劲头不减,持之以恒地习练瑜珈,热情洋溢地组织轮滑比赛,风风火火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女的更厉害,一生钟爱摄影,“长枪短炮”,设备武装得杠杠的,取景、用光、构图、裁剪……苦心孤诣,用情至深,时不时地和摄友一起栉风沐雨走南闯北,大漠拍落日,海边摄奇观,深山揽溪影,乡间寻花踪,浪迹天涯,万里云烟尽收行囊中。

回过来说儿童节,以微信的眼光来看,群里圈里对于过这个节,反响最热烈的竟然是老年一族,各种晒,各种矫情,各种感慨。说到底,就是对豆蔻年华的留恋、对青春美好的怀念、对沧桑岁月的感叹。时光难留,晚霞满天,人已步入老境,心要永远年轻。

2018年6月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