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时是很贵重的品格

 昵称56163858 2021-09-08

守时是很贵重的品格

时间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当人们等待守望时,当人们忍受困厄时,会觉得它步履滞重,过得很慢很慢;而当人们专注忙碌时,当人们身处欢乐时,又会觉得它倏然而去,流失得很快很快。有的人只争朝夕,恨不能一分钟掰作两爿用;有的人算计精细,踏准时间的节拍,将有限延展成无限;也有的人,时间对于他没有任何感觉,漫不经心地大把大把消磨抛洒,一点也不以为然,毫不心疼。

其实,时间就是一种恒定,刻板得很,严苛得很,公平得很,决不会因为你的执著而延长,也不会因为你的挥霍而增加,大河向东流,逝者如斯夫,时间走得稳当,走得坚定,不容人停下脚步来收纳藏匿。正因为如此,善待时间,珍惜光阴,把握当下,成为了人们常识性的认知,而其中,守时,更加被人所看重。员工也罢,学生也罢,迟到早退是最为显性的违纪行为,必然记录在案,作为最基本的考量,而最终实质地体现在操守评价、品行认定,甚至得益分配之中。

每个人几乎都有接送站的生活体验。一般来说,接站可以相对时间宽松些,且排除晚点的可能,即便是正点抵达,所接亲友从火车、飞机上下来,走过长长的通道,加上拿取托运行李,总会有一段间隙,万一你因为种种原由耽搁了,如今通联方式多多,打个招呼,说声抱歉,无非让亲友稍候就是了,天塌不下来,地陷不下去。送站就没有这么潇洒自由了,车不等人,机不我待,皇皇然飞机高铁决然不会等着你笃笃定定慢悠悠地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你不来,它也走,到点自然就呼啸而去,一旦脱班了,后果自负,再懊恼后悔也没人为你买单。

我们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地铁从5年前开通以来,素以守时、舒适、洁净、服务良好著称。一直感佩地铁的准点率,人们在每一处站台,都可以在显示屏上看到下一趟列车到达的时间,十分周到,十分精确,十分自信,分秒不差。从2018年4 月份起,更是把高峰期的间隔时间由7分钟缩短到6 分钟。不要小看这短短一分钟的提升,里面包含了全网调度的周密精准、驾驶运行的技术把控、诸多工种的协同配合,更体现了优质服务的责任担当。守时成为一种常态,既是职业操守的必须,更是贵重品格的彰显。

可惜,世人总会为某些场合、某些人的不守时而饱受困扰。

国人习惯于开会,大事小情,或会上发轫,或会上铺展,或会上论定,已然成为极其平常的社会现象。其间,人们深恶痛绝的是开会不守时。会议的主体要素有五: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题、议程,而时间则包括了召开的时点和时长。时点到了,与会者没有到齐,会场上稀稀朗朗,主办方会很没面子;假使到点了,日理万机的主要领导有事耽搁了没能及时赶来,人们为此干等着,更会啧啧烦言。其实,人们并不喜欢开会,空泛无趣且不说,更怕碰上喜欢卖弄、活语拖沓的领导,其往往会在“我说两句”的开场白之后,由“两句”延展为无穷,高屋建瓴,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絮絮叨叨,翻来覆去,“从种棉花说到拆破布”,直把人们折腾得昏昏欲睡。

接孩子放学如今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常态性行为,由于孩子父母都须上班,于是这付高大上的“工作”担子,往往就委派给了祖辈。大宝上小学,二宝上幼儿园,偶尔我们也会受命去接送。幼儿园比较规范,分年级到点刷卡进园,在教室门口,基本上可以准点如期地接到孩子。可小学就让人困惑了,明明说好几点几分放学,却经常性地延宕,更有个别班级的老师“很负责任”,习惯性地把部分课堂作业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孩子“留堂”,一拖就是一两个小时。由于学校规矩很重,明令规定不让家长到教室门口去等候(每天有一位值班老师在那儿“挡驾”),因此经常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落寞无助地站立在操场上,没有时间预期地巴巴守望,春秋天晴尚好,倘遇上夏日骄阳暴晒、冬天寒风刺骨、雨雪交加袭来,那滋味可真的不好受。学生绝不允许迟到早退,老师却可以无所顾忌地自由裁量,这是对制度安排的蔑视,对既有规则的践踏,更是对家长、对孩子的严重不尊重。

社会良好运行,守时必然成为约定俗成的基本规则,公交必须准点发车,商场必须到时开门,送货必须准时抵达,承诺必须如期履行,聚会必须按时赴约,……时间也许无情无义,做人理应有章有法,倘若无法做到守时,丢失的,很可能不仅仅是一段没有抓挠住的时光,兴许还有机遇、信用、人品,甚至更多。

 (图片选自运河边上帖子)

       2019年3月1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