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根鱼刺

 昵称56163858 2021-09-08

第三根鱼刺

前些天发了篇《两根鱼刺》,许多朋友看后都颇有同感。有人还说,一两根鱼刺算什么,亲身经历的匪夷所思的事情多了去了,并举了三例:

其一,做完B超,报告中说到胆囊,切面如何,胆壁如何,囊内如何,一长串专业术语。朋友看后很是惊讶,因为他的胆囊早在多年前已然切除。于是,他十分疑惑又十分恭敬地向出报告的医生询问,却得到了一个十分潦草的回答:“老先生,这个嘛,你就不要管了,你放心啦,也就这么写写的,反正没什么大问题。”

其二,偶尔闪了腰,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很是难受,他儿子便请了假陪他去就医。到了医院,接诊的医生让他先后做了3 个CT,他忍着疼痛在楼层间来来回回折腾了一番。做完检查,医生看着报告说:“没问题呀,去肾科看看吧。”于是,重新挂号,到了肾科,那边的医生一上来就说:“先做个加强CT吧!”朋友一气之下,跟儿子说:“不看了,我们回去吧!”回家休养一周,好了。

其三,肾区突发疼痛,检查下来,医生认定是肾肿瘤,并很有把握地断定为恶性,建议立即手术。兹事体大,自然只得听从。医生手起刀落,将其右肾给摘除了,切片化验,却是良性。得知这一消息,朋友没有丝毫责怪医生的念头,反而欣喜万分,有了一种已经走到了鬼门关,又重新返回阳间般地如释重负。

当然,看了我的帖子,也有不怎么认同的。有人在我发的帖后留言说:

利用你那优秀的“文笔”谋求看病优先且不花钱的特权——目的达到了!医患矛盾就是你这样的笔杆子搞坏的。国家给医院1年的财政拨款还不够发1个月工资,各种医疗设备支出从何而来?医生忙的晕头转向还要抽空侍候你这种享特权的人!别人都可以排队,你为什么不能?

因为帖子经多人转发,留言的人我并不认识。看了这段留言,当时觉得很是诧异,便回了一句:“所说的不在一个频道上,无语。”

不过,还是要感谢,感谢那人看了我的帖子,并认真地作了点评,坦率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甚至毫不吝啬地用“优秀”“笔杆子”这样的字眼作了褒赏,还用“特权”这样的规格臆想了我的身份。

虽说由于立场不同、角度不同、感受不同,别人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很正常,实在没有争辩的必要,但人家既然有想法并说了出来,置之不理总是不太礼貌,所以决定赘说一二:

首先,身为退休职工,草民一枚,何来特权可享?到医院去诊病,从来都是中规中矩地排队,低眉顺眼地等候,恭恭敬敬地交费,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受到了不公正、不规范的“礼遇”,怎么就说不得了?怎么就“搞坏”了医患矛盾?

其次,从来没有对广大医护工作者有任何的非议,敬业负责的医生护士也遇得多见得多了,之所以对八院的那个白大褂有点腹诽,是因为他实在没有一点做医生起码的品行,当时但凡他哪怕是稍稍察看了一下我爱人的喉咙,然后即便说:“实在看不清鱼刺卡的部位,先去做个喉镜吧。”我们当然不会有任何大不敬的想法,必然乖乖地排队交费、乖乖地排队做喉镜、乖乖地听候处置。

再次,对医生护士,尤其对大医院一线的医生护士,一向怀有敬意,他们确实每天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量,确实是“忙得晕头转向”。但不是因此就有了淡漠病患的理由。须知,人们上门求治,并不是闲着没事找事,而是来求助解决病痛的。身为医生护士,心为所系,情为所用,自是职责使命所在。

最后,说到医院的经济账,可能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毛病也许就出在这个关键处。医疗行业,从来就包含着公益的意涵,是“为人民服务”最显性的行业之一,倘若遗忘抛弃了“治病救人”这个根本宗旨,全然以市场化、商品化的法则来打造“人民医疗事业”,那就真的是忘掉了“初心”,丢失了“使命”。

这正是卡在人民群众喉咙里的真正的鱼刺!何时拔?谁来拔?怎么拔?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民群众殷切的期待所在。

(图片由“运河边上”拍摄)

2019年11月2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