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以群分

 昵称56163858 2021-09-08

前两天,老领导浦书记建了个新群,叫“缘定太阳石”,将当年曾在煤炭行业工作过的一干人等招揽入群。“太阳石”是煤炭的别名,大自然萃火聚热,凝结太阳光华,给人类造就了赖以繁衍生息的重要能源。无锡煤炭行业兴盛发展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收缩沉寂于世纪之交。四十余年间,风雨过往,春秋人生,人们用青春、热忱、血汗,以至于生命,镂刻出了一个时代的珍贵记忆。如今,虽然青葱岁月已然翻作桑榆晚霞,但心中的炭火从未熄灭,当年的燃烧激情依然流淌在血脉之中,重新集结,白首相聚,情谊更为醇厚。

时代演进,在微信应用深度开发中,突然就出现了一个“群”的崭新概念。人们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并非出于行政性的指令、约束、规范,而是基于就学、从业、居住,以至于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或者是由于思想倾向、兴趣爱好、联络需要等等,为了加深了解、互通音讯、回眸过往、巩固情谊,便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群”,并由此构筑发展成为日常交往中的一个极其简明、极其迅捷、又极其宽泛的交流平台。在群里,人们往往不再以彼此的人生经历为分野,不再以各自的地域基准为出发,也不再以固化的意识认知为樊篱,没有了时空阻隔,没有了俗念干扰,没有了执念束缚,走出了封闭,开放了心胸,海阔天空,纵横捭阖,从不同的视野角度去观察世界,品读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感知到了阴晴圆缺的人生况味。

群,提供了一个平台。清空老早,手机便有了声响,那是群里好友发来了问候,文字隽永,画面精致,很感性,很唯美,很暖心。有几个至友还经年累月不辍,每天准时发来,令人由衷感动。在群里,人们可以诉说情怀、互致问候,可以信马由缰、谈天说地,可以一叶一花、交流情绪。可以种种的“晒”:晒自己的感受感悟,想到了就说,没有过多的羁绊,不受太多的掣肘,“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遇到困惑你就跺跺脚,“洒狗粮”,发牢骚,悉听尊便,直抒胸臆,一吐为快;晒自己的人生体验,看到的美景美物,听到的千奇百怪,春来繁花似锦,夏来碧叶苍翠,秋来天高云淡,冬来冰雪挂枝,旅途见闻,人生奇遇,果然心旷神怡;晒自己的进阶收获,学琴的抚一曲悠扬,练唱的吼一声高亢,习画的描一纸丹青,善摄的秀一把丰采,舞文弄墨,铁钩银划,长歌短笛,曲水流觞,以至于各种美食美品、精工制作,一一端将出来,与众亲分享。

群,体现了一种平等。一般来说,群具有相对宽松的氛围生态,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不苛责于纯正恭谨,不论身份贵贱、学识深浅、年龄大小、职位高低、经济穷达、性格异同、风格雅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至于说,有的人乐意每天露个脸,问个好,终是体现了一种意念归属上的情分;有的人虽天天看群,却默然深潜,任你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就是从来不发声、不冒泡,千呼万唤不出来,这也纯粹属于个人自由,勉强不得。

群,彰显了一方平和。虽说许多群并不一定广而告之设立“群规”,但一般来说,总会有一些无须明言的规则作为约束。由于经历、素养、观念的差异,人们看待事物、判断是非的想法抑或也会产生差异,偶有歧见。即便如此,也往往彼此宽容,不会过多计较,至多友情提醒而已,只要不触犯某种底线,人们还是善意满满,不会果真地耿耿于怀,正所谓“和而不同,各美其美”是也。

由微信的“群”现象,引申出了人际现实交往中的另一种现象,即人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属于社会学范畴的一种说法。在诸多人际关系中,亲朋也罢、同学同事战友也罢,情谊最为敦实亲厚、交往较为主动频繁的“群”,是在岁月磨砺、时光沉淀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说因为有了共同的生活、工作经历,就一定能成为肝胆相照的至亲至友。同气连枝,相濡以沫,真正“心有灵犀一点通”,能够在纷乱中相互理解、在厄难中相互帮衬、坎坷中相互扶助的,还在于思想的交融、理念的相通、志趣的投缘、品位的趋同。和聚会、饮宴、游玩中人们的暂时性入群形态相比照,情感的真正融洽,还在于发自内心的一种彼此认同。

(图片由浦书记、万矿长提供)

2021年1月1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