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大道,躬行才能实证。

 儒学家风 2021-09-08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 ,疾则苦而不入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选自《庄子》

佛陀讲了49年法,却说无讲一字佛法。“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金刚经》。

以前听过一些厉害的人物,如卖肉的屠夫,别人来买肉,一刀切下去,就是别人要的斤两。实在不可思议。
现在想想,他能切得准,但他一定教不了别人能这样。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都是行动感悟了,心才应了。
但是这些能讲的吗?
屠夫切肉,能切出别人要的斤两数,他能教别人如何切就会得到那个斤两数吗?
就像骑自行车,大概如何骑自行车不会倒,是可以讲的,教给别人。但他不实际骑几次摔几次,还是没得会骑的。会骑了的,就是得之于手而应于心。让他再教别人,也只是能讲言语上的,而应之于心的,他还是讲不了。
真法是说不了的。所以佛陀说自己讲了49年法,实无讲一字法。讲的,是佛学的知识,佛法只能得之于信解行证,相信,理解,修行,实证。

轮扁是能教儿子斫轮的。但那些不能用言语与文字传导的道,那个“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道,就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传不了。那个道,只能是他儿子在斫轮的过程中感悟出来的。所以他“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这回事,首先是读书,只是读了点认识,并不是读出了知道。《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最后落实的还是在笃行上。一切学识,学了认识了,如果没有笃行,体会不到里面的道。
读书,有时候只是一个门面,算是一个读书人。读书后笃行,在行动上感悟,体悟得到里面的门道,那才是真正读过书的人。
轮扁说齐恒公“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说糟粕是有点过了,但绝对不是精华肯定是对的。因为道讲不了,能讲的只是知识。

读书是不是与道没有关系?
也不能这样讲,《六祖坛经》讲这点就讲得好。书中所讲的,以手譬喻,你问明月在何处?手指给你看,你得月了,是舍手看月,还是舍月看手?佛经是手,佛法是月,慢慢品,会想明白的。
但是,看手看月,还是在于你自己躬行,你不看,别人看了也不是你看到。
轮扁点醒齐恒公,其实也只是一句话喻道:“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所要得的,是通过行动,得手应心,感悟到那个“口不能言”的数度。只有躬行了,才能感悟到大道。
所以,光读书还是不可以的。读千卷书,还得走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切的道,都只能在行动上去得证,感悟到那个“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的道。
人生活着,就是当一介平民,也是一场修行。修,是在调整,行,是在求实证,这样才能感悟到止于至善的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