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芯将持续两年!为缓解“芯慌”车企都有哪些“小妙招”?

 电驹 2021-09-08
前不久,博世中国副总裁徐大全(David Xu)在朋友圈调侃表示,“缺芯”重大压力下,甚至想带着领导“跳楼”,可见现在缺芯问题的严重。

“缺芯”已然成为了2021年的关键词,但问题是,缺芯供应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正常?

汽车芯片短缺将持续两年

日前,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首席执行官沃尔克马尔·邓纳尔(Volkmar Denner)博士向媒体表示:芯片的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下半年才会有所好转。


“接下来几个月仍然会出现较大的供应链动荡,但我们预计这个恢复会逐渐实现。现在芯片短缺的形势可能要在2022年逐渐进行解决。”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表示。

此外,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剖析了芯片短缺的原因,其表示汽车芯片的短缺来自多个方面,但供给层面的矛盾非常突出。“一方面是需求旺盛,产能有限。另一方面,芯片产能的前置时间非常长,要增加产能,新建晶圆厂需要很长的时间。”

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表示,此轮博世芯片的短缺主要在于ESP上。由于在马来西亚的该芯片制造中有意法半导体(ST)集团为博世专门设计的部件,存在独家供应关系,因而短期内没法找到可替代关系。换言之,未来很多新车将无ESP芯片可用。

不过,另一家芯片供应商英飞凌的CEO Reinhard Ploss却并不这么“乐观”,其在8月作出的预测认为,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会持续到2023年,并且期间还不能出现其他预计外的因素,比如再次出现火灾影响供应恢复。

Reinhard Ploss认为目前全球芯片缺货的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持续到2023年。一方面是目前的缺口较大,手机芯片缺了20%,其他芯片缺货10%,而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及教育的需求增加,工厂则因为疫情关闭,导致芯片供应有了更大的压力。他强调,从当前的情况来说,如果芯片的价格过低,那么晶圆代工商增加更多产能的动力也将会随之下降,这将不利于当前全球芯片荒的状况。

缺芯下车企相继停产

对于“缺芯”这个难题,普通人的感受可能并不深。

自2019下半年开始,“缺芯”问题就困扰着各行各业。甚至就连市值2万亿美元、年支出58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也因芯片供应短缺被迫将iPhone 12的发布推迟了两个月。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缺芯问题更是严重!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芯片短缺现象将致使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减少多达710万辆,疫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将拖累汽车产业直到明年。另外,芯片短缺现状有望在明年Q2逐渐稳定,不过恢复正常供应要等到下半年。据预测,仅仅2021年Q3芯片荒就可造成多达210万辆车的损失。
 
此外,根据另一家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全球范围内因“缺芯”导致的汽车产量损失已达585.3万辆。其中北美和欧洲地区损失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其次是中国,为112.2万辆。

 
事实上,很多汽车厂商可能自己也想不到,会因为芯片导致工厂停工停产。如今,因为芯片短缺,大众、本田、通用、特斯拉以及各家国产车企,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在特斯拉汽车今年第二季度财报上,CEO马斯克就表示:自己凌晨一点还在打电话解决芯片短缺。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这在本质上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他说:“全球芯片短缺仍然会继续,而且很严重。特斯拉未来的增长取决于全球半导体短缺是否能迅速解决。”
 
马斯克在网络社交媒体中更是吐槽:“抢芯片就像抢厕纸”。马斯克的一句大实话扒出了全球车企的苦况,有数据显示称,全球因缺芯问题损失了将近 500 万辆汽车产能。
 
除此之外,宝马首席执行官Oliver Zipse也在近日的声明中称:“我们的业绩得益于上半年强劲的客户需求。然而,考虑到原材料价格和半导体短缺等一系列普遍存在的风险,宝马集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能会更加动荡。”
 
通用汽车则表示,芯片短缺将使它损失15亿至20亿美元。而通用汽车的竞争对手福特汽车(Ford Motor)2月初就表示,短缺可能会使今年的收益减少10亿美元至25亿美元。
 
除了海外企业之外,国内车企也同样面临“缺芯”的困扰。
 
2021年4月,上汽大众旗下多款主销车型暂停生产,上汽大众方面对媒体表示,今年一季度,上汽大众的产能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部分车型出现阶段性停产。现阶段上汽大众方面将根据市场需求优化排产计划,优先保证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的产能。
 
长城汽车坦克300自推出以来,市场反向非常好,但收到缺芯影响,长城汽车即使开足马力生产,也依然只能做到每月产能7000多台,厂家为了保证用户订车周期,几度宣布中断“接单”。
 
就在今年8月份,网上流传一份一汽大众发给经销商的通知,内容提到了奥迪CKD车型停产计划。8月12日起,B9(奥迪A4L)产线开始停产;13日起,Q5LPA产线开始停产;25日起,C8(奥迪A6L)产线开始停产。
 
本次停产是因为以上三款车型缺少关键生产模块:发动机ECU控制模块、系统交互模块、GPS定位模块,涉及C8、B9、Q5LPA产线的全系车型。根据德方提供的配件采购计划,乐观预计恢复生产时间为明年第一季度。恢复后将直接生产PA新款车型,不再生产当前车型。
 
据数据统计,上半年奥迪品牌汽车(含进口车型)国内总销量达到418188辆,超过奔驰与宝马,其中A4L销量79184辆,A6L销量93510辆,Q5L销量77538辆。如今几款明星车型均停产,显然将对奥迪造成巨大损失。
 
而戴姆勒公司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在9月5日表示,汽车行业明年乃至2023年都可能难以采购到足够的半导体芯片,不过到那时供应短缺的情况应该不再那么严重。

车企为了缓解缺芯荒,都有哪些妙招?

如何解决缺芯问题,无疑各大车企头疼且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应对芯片短缺的问题上,各个车企也是绞尽脑汁了。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能够采用替代芯片,然后在几周内编写好新固件。

通用方面称,该公司将放弃部分新款 SUV 的无线智能手机充电功能。对于受影响的用户,通用汽车将提供 50-75 美元不等的折扣。

日产宣布正在生产一些没有导航系统的汽车。

克莱斯勒旗下的 RAM 皮卡的智能后视镜不再带有盲点监控功能。

另外,奥迪向国内经销商发布的公告在网上曝光,受到缺芯影响,部分车型新车交付将只提供一把遥控钥匙。

公告显示,受全球疫情影响,奥迪的遥控钥匙芯片产能不足。从 2021 年 7 月 5 日起,部分国产奥迪车型在交付时只提供一把遥控钥匙和一把机械钥匙齿,受影响车辆可通过新设备号 “SOP”识别。不过据了解,后期等缺芯问题缓解,奥迪会向车主补发。

可以看到,为了缓解缺芯荒,车企们真的是太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