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是龙(1537—1587),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因以为字,字云卿,后以字行,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玉关山人、虚舟子等。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莫如忠长子。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莫是龙八岁读书,十岁属文,十四岁补郡诸生,人称“神童”。皇甫汸、王世贞辈亟称之。不喜科举业而攻古文辞及书法、绘画,以贡生终。
莫是龙筑基二王,点画的功夫深厚,在行草书家中是出类拔萃的。善用侧锋,走笔迅捷爽利,结字形态俊美,笔力千钧。但不同于二王的秀雅,莫是龙吸收了他喜爱的米芾的气质。王世贞评论莫是龙的书法是“精工过于婉媚,行草豪迈有态”。
莫如忠(1508—1588)字子良,号中江,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年八十一岁。师从唐顺之,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寻告归,杜门著书。洁修自好,笃志好学,废寝忘食读书,老而不倦。董其昌为其弟子。
莫如忠书法以二王为宗,草书如龙蟠虎卧,行书风骨朗朗。董其昌言:“吾乡莫中江方伯,书学右军,自谓得之圣教序,然与圣教序体小异。其沉著逼古处,当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
董其昌曾将莫如忠比作王羲之,将莫是龙比作王献之,堪称明代“羲献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