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RP新编 | 2021年第1期 | 中国收缩城市的设计应对策略探索:以鹤岗工作坊为例

 geoallan 2021-09-08

致读者

URP今日为您精编的是张恩嘉、孟祥凤、龙瀛、雷链、吴康、吴冰、蒋文、吴国强、陈婷婷、郎嵬、李云、张远景老师的《中国收缩城市的设计应对策略探索:以鹤岗工作坊为例》。文章全文在《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21年01期刊出。

作者简介

张恩嘉(右)、孟祥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图片

雷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吴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吴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蒋文、吴国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陈婷婷、郎嵬,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李云,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远景,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文章导读

本研究梳理并总结国外收缩城市应对的空间设计策略,整理并探讨第一届收缩城市工作坊成果,提出“'瘦身’——规模缩减与'空废’处理、'恢复’——生态织补与社区营造、'强体’——特色挖掘与机遇创造”的三阶段设计应对策略。

本文字数:5385字

阅读时间:约9分钟

图片

1

引言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已有研究证明中国东北地区资源型收缩城市与其他类型的收缩城市相比其收缩幅度较大,且由城市收缩所带来的城市发展问题更加严峻,位于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的鹤岗市便是其中之一。鹤岗市作为中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是东北重要的资源型城市。然而受煤炭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等因素的影响,鹤岗市出现了人口流失、城市收缩的现象,导致城市发展问题如环境破败、活力不足等逐步显露。为了缓解城市收缩给鹤岗市带来的发展压力,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y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 SCRNC)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从规划设计的角度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收缩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以鹤岗中心城区为设计对象,旨在为鹤岗市城市收缩问题提供规划设计应对策略,为中国收缩城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坊的多个作品,探讨中国收缩城市设计应对的思路和方法。

2

国外收缩城市规划设计应对策略

2.1 从增长主义向合理精简主义的价值观转向

早期在传统增长主义目标导向下,针对收缩城市和区域的规划仍然聚焦于“再增长”,其指导下的“反应型”(reaction)收缩应对试图逆转收缩并恢复增长(Sousa and Pinho, 2015)。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城市收缩所呈现出的经济衰退、人口减少看作是一种暂时的波动,希望通过投资或财政政策来改变这种“暂时的”不利情况(Verwest, 2011)。其结果往往伴随着城市的绅士化现象,甚至更严重的社会分化和贫困现象。随着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城市收缩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承认收缩的事实,适应收缩的现象和趋势,试图利用和优化收缩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精简(Right-sizing)”目标导向下的规划设计策略(Schilling, 2008)。城市发展不再以通过投资带来经济增长为前提,不再为更多人口和更大建成区制定发展目标,转而关注城市的存量空间,谋求能保证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中心地区活力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2.2 基于动力机制的空间利用与改造措施

(1)面向支撑要素衰减的空置用地与建筑清理处置

人口支撑要素的衰减是从需求角度推动精简规模的规划设计动力,清理及处置荒置地块和空置建筑(图1)是精简规模的重要手段。1974年美国费城颁布的《费城绿色计划》、2008年底特律开始的非盈利空置房产整理运动、美国扬斯敦2010规划、2015年日本政府颁布的《空置房屋特别法》、2017年韩国政府颁布的《重建空置和小型房屋特别法》等都致力于处理荒置地块或空置建筑。

图片

图1  底特律的荒置建筑 

图片来源:《收缩的城市》

(2)面向建设成本约束与持续运行需求的低成本空间维护与优化

这些清理后的地块和建筑给规划师及设计者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利用更少的资金来维持已经规模过剩且利用不充分的空间及设施?因此,建设成本的约束与城市持续运行的需求成为低成本空间维护及优化的动力。首先是针对拆除清理后的空置建筑和场地的利用,Schilling 提出了合理精简模型的概念,并建议使用绿色基础设施来重建美国收缩的城市(Schilling, 2008)(图2)。其次是针对社区及老旧空间的更新,文化艺术的纳入以及公众参与的形式有助于地块及建筑更新的多元化及民主化(图3)。

图片

图2  苹果树庭园 & 奶牛实验

图片来源:《收缩的城市》

图片

图3  弗莱堡社会城市项目

图片来源: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

(3)面向资源枯竭、动力缺失的愿景构建

资源枯竭型城市所面临的城市内生动力问题更加严峻,因此,矿区开采后的利用是重要的课题。旅游活动是个主要的利用潜力,斯洛文尼亚地区有两个区域公园利用了这两个区域的潜力对旅游业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进行了修建,建立了旅游信息公告牌,并资助了旅游纪念品的创作。另一方面,依托科技企业进行密集型采矿技术创新也是重要的手段,例如澳大利亚的芒特艾萨通过打造服务业中心和新知识经济体来应对收缩问题。与之对应的空间设计及发展方式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针对矿区的环境整治及旅游发展,针对城市生活区的紧凑型城市建设等。

整体来看,国外应对收缩城市的空间利用策略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是清理空置地块及建筑、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等。针对矿产资源收缩型城市的案例也为鹤岗市应对城市收缩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3

鹤岗城市收缩的设计应对:基于工作坊的探索

3.1 城市概况及其收缩应对

鹤岗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的地级市,由于煤炭储量的不断下降,2011年鹤岗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三批25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城市收缩后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一方面,鹤岗市矿山开采导致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给城市用地、生态和景观带来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口流失严重,加之城市建成区的不断外延,鹤岗市的建成环境内存在大量城市空地,部分亟需改造的棚户区、废弃房屋及闲置工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建成环境由于空置、废弃等空间品质下降,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出现堆积现象,环境污染严重(图4)。

图片

图4  鹤岗市棚户区、空置房屋及废弃工厂的现场调研图片

近年来,鹤岗市政府及鹤岗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开始正视城市的收缩问题,以合理精简与城市环境整治为出发点,采取一系列适应收缩现象和趋势的手段:建设棚户区安置点,将城市荒废地块改为城市公园及公共停车场,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自然修复等(图5)。

图片

图5  鹤岗市现有的收缩应对措施

3.2 设计应对——工作坊作品分析

2019年7月1日至7日,“第一届中国收缩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坊”在鹤岗市顺利举办。考虑到鹤岗市的城市区位劣势,产业结构单一、支柱产业衰退、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政府资金短缺等问题,短时期内其“再增长”的难度较大,因此,工作坊成果中绝大多数(12/13组)积极调整设计思路、顺应城市收缩发展轨迹,以“合理精简”为主要目标导向,以期实现鹤岗市的精明收缩。

工作坊鼓励各参赛队伍通过多元数据对鹤岗市现状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数据来源主要为用地现状/规划图、遥感影像图、街景图片、自采集影像、人口热力图数据、兴趣点数据、微博数据、点评数据、统计资料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人工遥感识别、现场调研分析等。通过以上数据和分析方法,各参赛队伍为收缩型城市的现状分析及设计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结合针对国外案例部分的动力机制分析,本文将工作坊的不同设计策略总结为收缩城市设计应对的三个阶段(图6)。“瘦身”——规模缩减与“空废”处理,通过对荒废地块、空置建筑、棚户区等的清理,缩减城市发展规模,清理城市破败场景;(2)“恢复”——生态织补与社区营造,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进行环境整治,通过社区营造的方法实现街区活化;(3)“强体”——特色挖掘与机遇创造,在“瘦身”与“恢复”的基础上,重新挖掘城市特色,创造可能的新机遇,试图刺激城市的“再发展”(表1)。

图片

图6  收缩城市设计应对三阶段

表1  工作坊作品设计策略总结与国际案例比对

图片

3.2.1 “瘦身”—— 规模缩减与“空废”处理

收缩城市内部的荒废地块、空置建筑及棚户区极大影响城市的风貌及城市居民的安全感、舒适感和归属感。此外,随着人口密度的下降,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和交易成本逐渐增加。因此,设计应对的第一步就是清理这些地区,缩小城市的建设范围,提高城市密度,将棚户区安置房集中在现有建成区附近,可以节省大量成本,降低城市边缘区巨大的基础设施花费。荒废地块、空置建筑及棚户区被清理后将出现大量的空地及建筑,如何利用这些要素,是空废处理的关键。例如作品(1)中,对于鹤岗市的大量空废用地主要根据其区位通过功能置换进行开发利用(图7)。对于鹤岗市的大面积棚户区,主要进行棚改拆除,以绿地的形式将棚户区进行改造。对于鹤岗市的大量空置建筑,作品(1)根据其功能划分为商品房、工业厂房以及公共建筑三类,并选取测度指标(人的需求、区位条件、基本属性、空间品质及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分类测度,以进一步确定其空间设计的主要策略(图8)。

图片

图7  荒废地块与棚户地区的城市修补示意图

图片来源:设计作品(1)

图片

图8  空置建筑的城市修补示意图

图片来源:设计作品(1)

3.2.2 “恢复”—— 生态织补与社区营造

(1)生态织补,GI(Green infrastructure)构建

在对城市荒废用地及棚户区进行有效清理的基础上,部分要素转换为城市绿地还不够,正如 Kim(2019)所言,地点碎片化对于收缩社区而言会加剧社区的“污名化”,通过各类设施将城市连接,便于从整体刺激社会活动和邻里感知。因此,在要素转换过程中需要通过“功能置换、留白增绿”的设计手法构建完善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设计作品(6)中构建的GI网络体系依附鹤岗市的带状绿地、公园、废弃用地以及两河十四沟沿城市带状展开,连接北侧老城区和西南侧棚改集中区,将现有分离的公园和开放空间连接成为城市绿色网络,并划分核心区、煤矿区、棚户区、过渡区,根据不同分区确定 GI 空间模式进行节点设计(图9)。

图片

图9  鹤岗市 GI 网络体系规划设计图

图片来源:设计作品(6)

其中,鹤岗市的两河十四沟作为贯穿城市的主要景观元素,是打造连贯公共空间、提升城市景观的重点要素,因此在构建城市 GI 网络的基础上,需采取相应的空间设计手法解决鹤岗市的河道污染问题。例如作品(3)和(8)首先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同时加入不同的主题功能提升城市河岸活力。接下来,利用园林设计或自然处理的手法,结合鹤岗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水、亲水景观(图10)。

图片

图10  鹤岗市河道生态修复

图片来源:设计作品(3)、(8)

(2)社区营造,街区活化

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出,城市内部人口密度的下降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碎片化地区的社会隔离,社区交往下降,城市活力不足等。因此,收缩城市应更加以人为本,关注既有居民的需求和生活,重视城市的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Kim,2019)。除了常见的公众参与社区建设的方式外,还可通过社区营造的方式促进本地人的生活热情,实现街区活化。作品(7)关注到鹤岗市一直以来的集市习俗,认为其可以为街区重新注入活力(图11)。这种以当地日常生活习惯为触媒事件的设计思路既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又能增强城市的凝聚力。

图片

图11  鹤岗市集市空间分布及调研分析图

图片来源:设计作品(7)

3.2.3 “强体”—— 特色挖掘与机遇创造

对于资源收缩型城市而言,资源枯竭所引发的内生动力缺失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工作坊成果中也有一些作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元素如停产矿坑等进行设计,以此激发城市的发展潜力。例如作品(1)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改造,针对不同大小和区位的矿坑采取不同应对措施,作品(11)将鹤岗市面积较大的南矿坑改造为矿坑体育中心,将体育赛事与矿坑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促进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更新,树立城市形象,建立区域标志。

4

总结与讨论

本文在国际案例梳理的基础上,将工作坊中的设计手法归纳为“瘦身-恢复-强体”三个阶段。从设计具体阶段和措施角度,工作坊的设计与国外案例的相似之处在于,(1)为避免城市空间失序和破败景象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设计中都考虑到对荒废地块、空置建筑、棚户区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2)为缓解人口密度下降导致的公共服务单位成本提升,以及空间的碎片化引发的社区凝聚力下降等问题,设计都试图转换部分建筑及用地功能,服务当地居民,支持公共活动;(3)为提升城市的内生发展动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计中都提出对矿产资源的再利用等。

但工作坊成果结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特点和鹤岗城市特征,较国外案例而言的创新在于以下几方面。其一,在“瘦身”阶段,工作坊成果利用新兴数据和方法,将定量研究与设计结合,充分利用人群活动数据,识别判断设计区域特征及要素,使城市设计具有全局性,避免微观层面设计的“破碎化”及设计“错位”。其二,在“恢复”阶段,工作坊成果将国内“城市双修”的手法运用到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中,强调对采煤沉陷区的生态修复,以及对废弃地块、棚户区、建筑等城市环境及功能的修补。其中,工作坊的多个成果强调对鹤岗市多层空置(或低效)建筑、棚户区的利用,并充分利用国家“棚改”的政策机会及资金支持,这是中国城市建筑形态及政策语境下的应对策略讨论。其三,在“强体”阶段,工作坊成果重视对鹤岗市的文化及特色挖掘,所建设项目不仅是面向未来的旅游开发,还是服务当地的文化连接与活动塑造。整体而言,工作坊成果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上,提出的应对鹤岗收缩问题的设计策略对中国资源收缩型城市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注释:针对“第一届中国收缩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坊”设计成果的梳理,详见“北京城市实验室”的“收缩城市”。(https://www./projects-1/15-shrinking-cities/annual-conferences/)

(原文载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21年第1期)

更多内容,请点击微信下方菜单即可查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