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对孩子网游成瘾说“不”?合肥心理医生支招

 人杰地灵h8p9lk 2021-09-09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游戏成瘾不会是突然发生的,很多家长在孩子早期接触网络游戏的时候不以为然,也不及时引导,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成瘾与情绪门诊副主任医师刘钰表示,预防网络成瘾关键在于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绝大多数孩子玩游戏的起因都是学习压力大或者家庭关系不和谐,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帮助他们排遣压力,可能会让他们沉迷网络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

什么是游戏成瘾?

“游戏成瘾的孩子年龄基本都在14~20 岁之间,绝大多数是男生。”刘钰称,这些孩子往往情绪比较暴躁,因为长时间熬夜,很多孩子都“挂着”很重的黑眼圈,没什么精神。

如何判断孩子是一时消遣还是游戏成瘾?刘钰告诉记者,最简单的判定办法就是看是否影响到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家长发觉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没有节制,且出现睡眠紊乱、内分泌紊乱等现象,或有脾气变得易怒、暴躁,甚至开始撒谎、逃学等,这都是游戏障碍比较严重的表现,必须立即引起重视。

如何预防游戏成瘾?

“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发育都不成熟,很多事情会去模仿,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刘钰表示,现在成年人几乎都是手机不离身,无论是出于工作、社交还是娱乐消遣,但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过度使用,要让孩子看到手机只是一个工具,游戏也只是为了一时消遣,不能沉迷。

“很多孩子在跟我们聊着聊着就哭了,说家长只在意他们的学习,这恰恰说明了家长和孩子在其他地方没有得到有效交流和沟通。”刘钰告诉记者,家长应该放低自己的姿态,多跟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而不是命令式、警告式的教育,也不能完全禁止。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好网络工具,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问题就会慢慢解决。

青少年自身也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发展兴趣爱好,加强体育锻炼。如果意识到自己出现问题又无法控制的时候,可以去向家长、向学校、向医生寻求建议和帮助。

如何治疗游戏成瘾?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设有“成瘾与情绪”门诊,每年都会接诊上百位游戏成瘾的青少年。

“作为治疗者,首先我们会跟孩子建立一种正确的沟通方式,让他去倾诉,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地去发现问题出在哪儿。”刘钰表示,他们会耐心分析孩子的情况和问题,让其意识到自己采取了不恰当的方式去玩游戏,然后慢慢引导,关注他的一些兴趣爱好,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时间,从而教会他们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科学地干预还包括医生和孩子的“话聊”以及一些矫正行为, “我们这边是封闭式病区,给孩子提供一个接触不到游戏的环境,这是环境上的矫正。”刘钰表示,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行为的矫正,比如说每天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另外安排一些娱乐活动丰富白天的生活时间,鼓励他们参加一些体育锻炼项目,这都会有很好的效果。刘钰也强调,这种治疗一定需要长时间、全方位的配合,一般治疗周期都在一个月左右,同时也需要家长做好全力配合。

□声音

培养孩子一样特别的兴趣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游戏?这与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雅之琳心理工作坊的王琳说,从家庭环境的影响来说,有的父母一回到家就拿着手机不松手, “孩子心里会想你们能玩,为什么我不能玩?”

此外,还有“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因为“社交”,可能同学们都在玩某一款游戏,自己不玩就感觉到与同学们格格不入,没有朋友;网络、科技的发达,让现在的孩子对于电子设备的接触随处可见,想轻松戒除孩子的网瘾,依靠个人的力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王琳认为,父母要想避免孩子将来沉迷手机,最好的方式就是培养孩子一样特别的兴趣。前提是父母要发现孩子真正的爱好,只有这样,孩子青春期时才会认真的投入。如今的教育模式,让孩子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生活比较枯燥乏味,没有太多时间发展孩子自己的爱好,而手机的使用却没有这个局限。比如说,孩子爱好打篮球,要打篮球首先要有足够的队友,还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打。而平常孩子没有那么多的空余时间,每天可能也就放学后打一会篮球。但是玩手机就不一样了,课间可以玩,晚上睡觉前也可以玩,所以这必然会使孩子表现得比较爱玩手机。

寻找病因方可对症下药

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儿童青少年科副主任医师耿峰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2022年1月1日生效)中,将“游戏障碍”列为一种成瘾性疾病,这意味着游戏成瘾将属于一种精神疾病。但确诊“游戏障碍”疾病的标准很严格,往往需要相关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 “主要是指不可控地玩游戏,认为玩游戏的重要性超过所有事情,明知会影响健康、学习,还是会去玩。”耿峰说,目前接诊的病例中,并没有遇到确诊为“游戏障碍”的患者。

耿峰表示,孩子喜爱玩手机、玩网游可能只是“表象”,而沉迷、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自残、自杀倾向,并不是“网游”本身所致。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情绪不佳、不开心,心里有烦恼,通过玩网络游戏来寻找乐趣,甚至有时候,孩子觉得玩游戏也无聊,但是可以打发时间;还有的孩子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社交面窄,人际关系差,他到网络上、游戏中能够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自控能力差,玩多少时间网游,无法自己控制。

耿峰认为,很多家长往往看到的只是孩子“爱玩手机、玩网游”的表象,却忽视了问题的本质,想让孩子走出网游,应该先找出根本原因,再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是情绪问题,那么可以了解情绪不佳的原因,帮助孩子去改善情绪。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则协调处理好家庭关系,引导处理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如果是学习压力问题,是不是可以反观自身'是否只注重成绩’,传导给孩子太大的升学压力,让孩子难以承受,靠玩网游来解压?”

鼓励监护人发起民事诉讼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新增了“网络保护”专章。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致诚公益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孔维钊律师认为,这一次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一些要求进行了细化。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如果网游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违反规定,会由公安、网信、电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或处以相应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吊销相关许可证。

孔维钊律师认为,相较于网游产业巨大的利益收入,除上述处罚之外,应当鼓励受网游产品侵害的未成年人监护人向网游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发起民事索赔诉讼,必要时检察机关也可以向网游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督促网游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合规生产经营,切实保障依法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网游服务,同时建立网游受害未成年人保护基金,积极履行救助因网游身心健康受到伤害的未成年人。

朱世玲 穆玥 郑婷婷 王子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叶晓采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