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颜诗话》自序

 松颜客 2021-09-09

诗歌早于文字,此天下通论,岂独华夏乎!观汉语诗歌之总集于文字,殆二千五百年上;思汉语诗歌之流传,依稀口耳之间已邈至上古;而欲溯汉语诗歌之初作,未知其时也!

感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当,纵穷极一生亦难以粗涉众芳,意长沮丧而望洋。然,既有诗歌之通彻炎黄,循诗而学之习之,高山可仰,向方有望,孔子所谓“诗教”,固不可妄!

黔筑松颜客深以为是,笃行之于大学多年。今编辑多年心得为一,名曰《松颜诗话》。是书以《<为松颜诗话>教学而做》歌诀展开,歌曰:

诗情千解本由他,误品先缘识字差。

心想其人如啖蔗,身临其世甚烹茶。

入乎其里求其法,出得其中吟趣斜。

意逆由君无不可,环肥燕瘦比三家。

“诗情千解本由他”,泛言汉诗于传统于时下之价值地位,及当如何认知,姑为绪论;诗之辨,在乎典,以“误品先缘识字差”,粗言诗、文之别,粗言诗之入门,及“识典、用典”云云,乃为首章;典之成、在乎人,乃以“心想其人如啖蔗”,上承亚圣“不知其人可乎”,重谈诗歌之“无人无象”、“因人现象”、“因象现人”、“人象相分”,乃为次章;人之立,在乎世,乃以“身临其世甚烹茶”,上承亚圣“论其世”,以诗泛言我中华之“历史、地理、风物世俗”云云,乃为三章;世之洽,在乎法,乃以“入乎其里求其法”,于汉字、于广义诗之种种别裁,探诗之诸法体用,乃为四章;法之明,在乎吟,乃以“出得其中吟趣斜”,以阴阳言近体诗之格律,验以口耳之感,乃为五章;吟之趣,在意逆,乃以“意逆由君无不可”,上承亚圣“以意逆志”,言诗无达诂之层次递推,乃为六章;逆之余,唯相比,乃以“环肥燕瘦比三家”,兼融前六章大义为基,于是乎,诗人一生前后期、同时代异时代、诸诗派、众手法、上溯、下启……莫不纵横可比也,乃为七章。

观古览今,说诗者最众,松颜客不欲拾人牙慧,平心自忖,确有千虑之一得也——诸如四章“入乎其里求其法”之“诗性汉字之再认识”,以“赋比兴”释“六书”,此前人之所未言。“当名辨物”之溯源就简,自诩该当推而行之;尤其五章“出得其中吟趣斜”之 “阴阳推导近体诗格律”法,首创 “阴阳”推解格律,欲出前人窠臼也!松颜客以为:足以示人、足以传世。

志大才疏,浅陋难免,更何况鲁鱼亥豕?种种错谬,先行致歉。

诚为本书,诚为上言,诚待读者诸君诚鉴。

                                                松颜客

                                              于黔筑蜗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