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信 | 我们的内心是一面湖水

 拟见Padmameet 2021-09-09

2. 我们的内心是一面湖水

拟见:

见字如面。

前些日子从QQ上添加你后,想通过写信的方式去与你交谈。如有唐突,还请见谅。

说来也是缘分,你我都是通过庆山相识的。枉顾也是。这些自然的缘分我会珍惜。你在我心中也一直都像一位隐者,追寻清风修竹,日暮荒野,走马高歌,看遍山河。如此这般,也是甚好。能够让自己的心与大自然深入交流,汲取能量,体会一花一草一木。它们才是能够真正治愈人的心灵的。它们与我们的心相通。

看到你写的文字,知晓你所走过的路。你做的每一期访谈,都通过文字以及照片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丝毫生分,自然而然。这些故事通过你的心萃取成一行行文字。这是良善的。他人也许很难想象或者很难理解你去做这些事情,所过的生活。以及你内心的简单、纯粹、明净。

也许你是另一个自己,真正内在的那个“我”只有自己才能找到吧。我想庆山的读者心境大抵相似。保持阅读、坚持写作,在旁观他人与自我表达之间走出一条通往内心更深处的道路。把心修习得更清晰纯净,才能引领自己走向更开阔的境界。

近日重读了《得未曾有》、《镜湖》、《清醒记》,心中所思所想与之前有所不同。这是时间带来的变化。大抵要到一定的阶段,积淀人生阅历,才会慢慢生发出美与不同。

昨日看到你发的照片:率水河上的黄昏。想到你在微博中引用的话:“你很寡言,但是内心分明厚实。我喜欢心中隐藏着一面海水的人。我能够分辨。”会慢慢发现,在与大自然的沟通交流中,看到江河、湖泊、山川乃至一草一木,心境会发生改变。继而生发出新的东西,由内而外剥离掉旧的标记,显现出一个更贴合灵魂的符号。

我一直相信“有使命的人会受到庇佑,路会越走越宽。”

你也是。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万物殊途,有其归宿。

愿你好,珍重。

然若

2018年11月13日

于郑州

答复

谢谢你的来信。读完这些信的感受是,我们的内心如同一面湖水。你投下什么,心湖就会呈现什么。洁净的湖水,会映照蓝天、白云、明月、岸边的花朵。如果心湖也是洁净的,同样也会如此。这生命中的种种境遇,也就如同蓝天、白云、明月、岸边的花朵,当我们以清净的心去面对,便能照见这本自清净的世界。

关于访谈。我之前更多的是在写我自己,陷在个人的小情小爱之中。后来因缘聚会,我开始做访谈。而在这个寻访和记录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在慢慢变化,如同你在信中所说“剥离掉旧的标记”。我开始关注外界、关注他人。抵达不同的地方,听不同人的故事。做访谈一年之后,我发现我的内心更加敞开而温柔,也更加贴近自己的内心。

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许就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里的“你来”十分重要。是你看到它,体会到它,与之发生连接。所以内心对美的体会和感受是最主要的。

微博和公众号里呈现的只是一部分自己,事实上,我一直比较忙碌,学习、阅读、写作、旅行、做访谈(听大量的录音)、还有一些工作。等等。这需要付出很多。但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很踏实的走下去。

我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在上学,时间自由些。所以经常旅行,看到好的风景就想拍下来,于是学了摄影。喜欢阅读,有了想法就写下来。做访谈,也参加工作。没什么特别强求的事情,欲望也很少,所以内心比较明朗。之前也经历过困惑和迷茫,觉得那是必要的。你也在信中写到“大抵要到一定的阶段,积淀人生阅历,才会慢慢生发出美与不同。”只有真正的经历才会带来真正的成长。当自己在困惑里挣扎足够,才能生出坚定的心。

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把我感受到的美好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大家喜欢我的文字和照片,是我的荣幸。心里有感恩。关注的人数可能越来越多,但并没有很在意。微博和公众号只是一个平台,大家能够在这里相聚是彼此的缘分。当你看见我的时候,我也在看见你。我们都在彼此的身上看见了自己。

所有的一切,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不占有、不索取。心怀感恩。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当我们的心是一面湖水,它温柔而明净。我想我们在这个世间也是温柔而明净的存在。

拟见

2018年11月27日

于黄山


文字:拟见

图片:拟见


我们每个人

每件事物

每一刹那

都在呈现

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有一种微妙的因果

使万物殊途

有其归宿

END

关注随喜

见说归去应有路丨拟作闲人过此生

阅读  旅行  写作

分享  观照  慈悲

黄山学院在校学生

自媒体人

修心者

欢喜悦乐|离诸忧恼

心意柔软|诸根清凉

合作联系

微博:  拟见

微信: Padmameet

邮箱: 1115974647@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