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者故意刁难周总理:谁是第一美女?他的回答让记者羞愧

 dawn的图书馆 2021-09-09
文章图片1

说到“铁齿铜牙”,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纪晓岚”,而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一位有名的“铁嘴”,他便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总理。

周总理作为新中国的奠基人之一,其军事才能、外交才能无疑让世界为之钦佩,而周总理的外交智慧,更是打破了“弱国无外交”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周总理作为我国当之无愧的外交第一人,将睿智与诙谐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让多国领导人为之叹服。

文章图片2

外交是一门艺术,是直接展现一个国家气度与智慧、实力的第一道门槛,周总理的发言,很多时候都能够直戳问题的核心,从本质出发去厘清问题、解决问题。

周总理在国内的言论,多数时候能够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存在的缺陷总结的一针见血,其在国外的言论往往能够令视图抹黑中国的“外交家”无地自容。

一次次的外交事件印证了周总理的高情商,不仅是毛主席对周总理有着很高的评价,强如尼克松等外国领导人,也对周总理钦佩不已。

文章图片3

弱国无外交,为外交事业呕心沥血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于《领导人》中这样描述周总理的外交艺术:斯大林时代,著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曾经对美国的谈判代表警告道:

“如果你们觉得我们不好打交道,那是你们没有碰到周总理,等你们碰到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不好打交道”。

从尼克松与莫洛托夫的表述中不难发现,外国人对于与周总理打交道的“不适应”。

文章图片4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总理担任国家总理。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各方面都十分落后。面对这样一个国家,外国人的轻视在情理之中。于是在多个场合,周总理都遭到了挑衅。

面对西方国家在外交中的挑衅,周总理用他的睿智一次次去化解,没有给西方人“看笑话”的机会,更没有落人口舌。

周总理在外交方面所展现出的强势姿态,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形象,并且使我国的外交逐步走上国际平台,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文章图片5

面对外媒刁难,漂亮反击

某次,周总理在会见一位外国记者时,外国记者故意刁难周总理:“您认为谁是世界第一美女?”

这位外国记者自认为见多识广,认识不少美女,他的提问带着浓厚的嘲弄色彩,一方面有着嘲弄总理夫人不漂亮的意思,一方面又有着嘲弄总理没见过世面的意味。

外国记者话一出口,周总理便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见过”。

“她是谁,在什么地方”外国记者随后追问。周总理微微一笑,面对外国记者说道:“她就是我的夫人,正在我的家中”。

文章图片6

外国记者听到周总理如此回答,不禁哈哈大笑:

“您夫人是世界第一美女?”

“是的,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我眼中,任何人都不如我的夫人漂亮,她若不漂亮我又怎会娶她?”

周总理诙谐又不失风雅的回答,不仅有力回击了外国记者,让记者羞愧,更是赞美了自己的夫人,外国记者听到周总理的回答,也变得哑口无言。

文章图片7

周总理一生只钟爱夫人邓颖超一人,当他得知自己的夫人无法生育时,想尽办法宽慰。而他的夫人邓颖超深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不断劝说周总理纳妾,但每次都被周总理言辞拒绝了。

他告诉夫人,我们有儿女,所有的中华民族儿女都是我们的儿女,有这么多的出色儿女,我又何必纳妾呢?

邓颖超听闻,更是对眼前这个男人深爱不移。周总理不仅是一个好总理,亦是一个好丈夫。他与夫人邓颖超的爱情,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在平凡中透露着璀璨星芒。

文章图片8

外媒巧言令色,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除了上述刁难外,外国记者还经常不分场合不分时机的想法设法为难中国,意图以这样的方式来“侮辱”中国。

某次,周总理出席一场演讲,演讲过程中,周总理凭借着他的诙谐语言与幽默智慧,获得了满堂喝彩。在演讲结束后,一位美国记者挤到周总理面前,举起了话筒:

“周总理您好,我们美国人走路都是昂首挺胸,但我到中国后,看到中国人走路的时候总是低头走路,这样不是不自信的表现吗,您能解释一下吗?”

美国记者的发问不可谓不毒辣,众所周知,“低头走路”是对于中国旧社会“奴权”的一种映射,美国记者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中国人不自信,从骨子里散发着重重的奴性。

文章图片9

这位美国记者的问话一出,全场寂然。任谁都知道,若周总理若回答的不完美,势必会落入口舌,西方媒体也会趁此大肆宣扬“中国人不自信”的言论。

周总理在众人目光的凝聚下,稍作思索后,面带微笑的回答道:“我们低头走路,那是因为我们在走上坡路,你们低头走路,那是你们在走下坡路”。

言外之意很明显,中国正在强势崛起,而美国正在逐渐没落。周总理的话一出,外国记者顿时涨红了脸,尴尬得一句话说不出来。

文章图片10

美国记者原本想要借此机会羞辱中国,同时趁机衬托美国的优越感。但不曾想,周总理的话不仅将他的小心思彻底击溃,更是站在更高的高度狠狠的回击了他。

面对周总理的回击,美国记者自感无趣,灰溜溜地钻进了人群。

诚然,周总理轻飘飘的几句话便化解了一场“舆论危机”,不仅让西方国家领教了柔中带刚,也让西方国家再也不敢在轻视中国。美国记者此番问话,颇有种“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意味。

文章图片11

周铁嘴实至名归,大国风范尽显无余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多年来的儒家思想,让我们始终本着“以礼待客”的言行举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软弱好欺。

中国还有一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我们会坚决予以反击。不仅如此,中国即便是给与迎头重击,也不会有失大国风范。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对于中国来讲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中国打开国门,建立新外交的“里程碑”。此次会议国家格外重视,而素来以“周铁嘴”著称的周总理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文章图片12

当周总理来到会场时,已经有许多记者到场了。记者们看到周总理的到来,纷纷过来握手打招呼,平易近人的周总理也是一一和前来打招呼的记者握手,充分展现了一个国家该有的气度。

而此时,一位美国记者的举动却引起了在场众人的侧目。这位美国记者在向周总理伸出手后,周总理并没有拒绝,与美国记者的手握到了一起。

但握手后,这位美国记者竟然从兜里拿出了一面手帕擦拭自己的手,面对这一严重挑衅行为,在场众人纷纷看向了周总理,他们想要知道,周总理要如何对待这种行为,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选择其它方式回击。

文章图片13

周总理在见到这位美国记者的举动之后,只是轻飘飘的说了一句

“你的手帕再也不干净了”。一句话,充分展现了周总理的高情商。

而这,也仅仅只是周总理在此次日内瓦会议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也正是这件小事,在此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气度。

此次会议,周总理面对各国记者的提问一一给出了作答,尤其是在谈到印度问题与朝鲜问题时,更是通过诙谐幽默但又不是力度的语言给出了“完美答卷”。

也正是这次会议,让周总理赢得了一众国家代表与记者的赞誉,更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新的征程。

文章图片14

锋芒内敛,奠定中国外交新基调

外交无小事,外交过程中,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中国的不断强大引发了西方国家的觊觎,如何在外交中既维护了中国的形象,又不能有失公允,无疑是一门高深学问。

周总理作为中国外交第一人,其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国外记者一次又一次抛出来的棘手话题,周总理用他的睿智一次又一次巧妙化解。

也正是周总理在国际外交中所展现出来的强硬态度,让西方国家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已势不可挡。中国早已不是几百年前孱弱的中国,新中国正在以强硬的姿态迅速崛起。

文章图片15

纵观周总理的外交生涯,不难发现类似上述的外交名场面不胜枚举。管中规豹,周总理展现出来的不凡气度与睿智,不正是中国崛起的最好印证。

周总理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蕴含的却是不可匹敌的锋利寒芒,任何试图在外交上面耍小伎俩的阴谋终将被无情毁灭。

周总理用他的睿智,一次次化解了看似无解的外交危机,数次在不利局面下完成逆转,最大限度为我国在外交方面谋取利益。

文章图片16

讨论与感悟

国际外交场合中,回答他国记者问是不成文的规定。尽管多数时刻,外国记者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对于国际会议中的热议话题。

但也难免有部分记者会在国家的“授意”下,存在挑衅行为,抛出一些尖锐问题,甚至是做出一些刁难举动。这些问题或者举动往往会带有某种不可告人的政治色彩,若处理不当则会引发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声望与地位的动摇。

如今的中国不仅摆脱了“东亚病夫”的招牌,更是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让世界为之侧目,中国速度更是让世界为之咂舌。

中国在外交方面,始终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虎视眈眈下,我们有勇气、更有底气去维护这来之不易的盛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