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拉瓦乔:灵魂与血肉之躯》揭开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故事

 燕山茶社 2021-09-09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去学习书法#

改变艺术史的叛逆大师! 《卡拉瓦乔:灵魂与血肉之躯》揭开充满争议的文艺复兴艺术巨擘的故事

「除了米开朗基罗之外,没有任何一位意大利画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美国艺术鉴赏家 伯纳德‧贝伦森

16世纪末文艺复兴后期巨匠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一生狂乱不羁、争议不断,其作品中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法,深深影响了巴洛克画派与现代绘画。纪录片《卡拉瓦乔:灵魂与血肉之躯》(Caravaggio: The Soul and the Blood)透过缩时与慢动作摄影的现代电影技术,于米兰、佛罗伦斯、罗马、拿坡里、马耳他等卡拉瓦乔生前居住地实地拍摄,引领观众深入了解惊世画家卡拉瓦乔的生平故事、思想,触碰他令人着迷又困惑的内心世界。

文章图片1

Narcissus

卡拉瓦乔的恐怖美学

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影响了此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而在文艺复兴晚期,也有一位「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风格造成的深远影响不亚于他,「来自卡拉瓦乔的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是现在为世人所熟知的卡拉瓦乔。他所开创充满戏剧性又写实的明暗对比法,不只改变了整个时代的审美观,更深深影响了此后几乎所有的艺术风格,将绘画提升到更加真实的层次,更开启了巴洛克时代。

卡拉瓦乔无疑是艺术史上最具争议的画家之一,他的个性古怪,暴躁阴郁的性格让他的一生波折不断,屡屡与人发生冲突的他,在17世纪初的罗马,是最有名的画家,同时也是艺术界格格不入的异类;他开创强调光影、对比的写实主义,影响了几乎所有后代艺术风格,却在死后几个世纪完全被人遗忘,卡拉瓦乔的一生是个谜团,就连死后尸首埋在何处都没人知道,只留下一张小报刊载他的死讯。

文章图片2

Sacred Love Versus Profane Love

虽然卡拉瓦乔和许多画家一样,喜欢以希腊神话或是圣经故事为题材,但在当时,卡拉瓦乔的诠释方式却是绝无仅有的,不同于大家印象中的圣经人物总是带着祥和的神奇,在卡拉瓦乔的画中,血腥和痛苦往往是最清晰可见的主题,斩首、断肢更是家常便饭,不以圣洁祥和来让人们对这些圣人产生崇拜,反而是以他们殉道时的狰狞面孔来让观者感同身受,并以市井之间的普通人作为模特儿,让人们进一步体会圣人为宗教牺牲自我的虔诚。作为将光影和明暗对比带入画作的现实主义先锋,卡拉瓦乔的画风对巴洛克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将观众的焦点从美好的圣经故事转移到受难者的苦难上,他的作品一如他的人生,充满着冲突性的美感,透过充满血腥的仇恨和杀戮,卡拉瓦乔展现了他的坚定不移的信仰。

为情误杀少年 曲折离奇的一生

卡拉瓦乔虽然出身富有,但是年纪轻轻便父母双亡的他,很早就开始流浪生活,到了罗马以后,虽然做为名画家的捉刀,生活并不至于太过困苦,但习惯流浪的他总是一拿到钱就拿到酒馆、赌场或妓院等地挥霍殆尽,街头斗殴成了日常,他也因此而结识了一群游走于社会底层的赌徒和妓女,卡拉瓦乔透过画笔记录下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他艺术生涯前期重要的创作题材之一,是当时极少数纪录市井小民生活的社会主义写实画家,而后期所绘的圣经题材作品,更是时常以这些底层人物来做模特儿,重演圣经故事,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得以一窥文艺复兴晚期真正的义大利生活。

文章图片3

The Musicians

纵横在街头这段时间,卡拉瓦乔身边最重要的存在莫过于来自西西里岛的16岁少年马里奥明尼蒂,马里奥明尼蒂是卡拉瓦乔一生中唯一有留下纪载的伴侣,也是他多幅画作中的主角,卡拉瓦乔为这个美少年深深着迷,然而16岁的马里奥明尼蒂其实在西西里岛早就有了家室,即使如此,他仍然跟卡拉瓦乔一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1606年,卡拉瓦乔因为一次街头斗争误杀了一名年轻人,据说,这场斗争就是因马里奥明尼蒂而起。

文章图片4

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

文章图片5

罗浮宫也买不起?消失百年名画重见天日

2014年,法国一栋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公寓因为漏水而进行翻修,屋主在整理阁楼时意外发现卡拉瓦乔失传百年之久的名画《裘蒂斯与赫罗弗尼斯》(Judith and Holofernes),在经过两年高度保密的修复过程后,法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级文物,在30个月内,禁止此画离境出国。这个禁令在2018年12月底结束,《裘蒂斯与赫罗弗尼斯》也在今年年初正式与艺术市场见面,预计6月将于此画的发现地进行拍卖,估价上达1.5亿欧元(约53亿台币)。

文章图片6

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事实上在法国颁布出口禁令的这两年,罗浮宫有足够的时间来评估是否收购这幅画作为馆藏,最后仍因经费问题而作罢,据巴黎画作经销商蒂尔坎表示:「罗浮宫之所以不买这幅画并不是因为它的真伪,而是他们根本没办法买。」更指出罗浮宫一年的总预算只有1亿欧元(约35亿台币),根本买不起这幅《裘蒂斯与赫罗弗尼斯》。 《裘蒂斯与赫罗弗尼斯》委托由英国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目前正在世界各国巡回展出,期望在今年六月能为这幅画找到财力雄厚的新买主。

真品当仿作卖?苏富比贱卖卡拉瓦乔5亿名作惹争议

《老千》(The Cardsharps)卡拉瓦乔的早期作品,2006年突然出现在苏富比的拍卖场上,受到不小的瞩目,卡拉瓦乔的作品十分罕见,而经过苏富比的鉴赏家鉴定后,这幅《老千》被当作价值不高的仿作,以4.2万英镑(约200万台币)卖给了艺术史学者,同时也是鉴识专家的马洪。马洪长期以来为研究卡拉瓦乔做出许多贡献,可以说是最了解卡拉瓦乔的学者之一,在经过科学仪器的精密检验以后,这幅被以低价售出的《老千》被证实是出自卡拉瓦乔笔下的真迹,这也不是马洪第一次推翻苏富比的鉴识结果,早在1998年,马洪就曾经证实《施洗者约翰与一只羊》是卡拉瓦乔晚年作品,而苏富比当时却将这幅画视为后代仿作,苏富比误判,早就有先例。

文章图片7

The Cardsharps

在这幅《老千》被证实为真迹以后,其身价立刻飙升238倍,估计高达1000万英镑(约4.8亿台币),而委托苏富比拍卖这幅画的原卖家,则是气得向苏富比提告,要求苏富比赔偿他的损失,然而最终法院判定苏富比在执行上并无不当,因此判苏富比胜诉,但这并不表示画作真伪即有定夺,目前《老千》在马洪逝世后被捐给英国圣约翰博物馆(Museum of the Order of St John)。

不识泰山的可能不只苏富比,英国白金汉宫在整理储藏室时,意外发现了一幅被堆置在角落,沾满灰尘、破旧不堪的画,而这幅作品竟然是卡拉瓦乔的真迹《圣彼得与圣安德烈的召唤》(Jesus called Peter and Andrew to come after him),很长一段时间,这幅画都被英国的艺术鉴赏家们认为是毫无价值的仿作,英国女王也对它不以为意,而这幅画自从17世纪被查理二世买回后就待在英国长达三世纪,这次意外从储藏室被找出来,并经过六年的修复以后,卡拉瓦乔的真迹终于得以拨开厚重的灰尘,重见天日。

虽然基于人民对皇室的信任,英国女王不会出售任何一件皇家艺术品收藏,但是初步估计这幅《圣彼得与圣安德烈的召唤》的价值高达5千万英镑(约20亿台币),原本被遗忘的「假画」瞬间成了女王最名贵的收藏之一。

文章图片8

The Calling of Saints Peter and Andrew

世上仅存不到五十件的卡拉瓦乔真迹,又找回了一个伙伴,在《卡拉瓦乔:灵魂与血肉之躯》之中,即搜罗了卡拉瓦乔现存作品超过四十余件,除了不愿意公开展示的私人收藏,我们得以透过这部纪录片一睹卡拉瓦乔的仅存的珍贵画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