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赛克图文】欣赏油画中的裸体女人妖艳姿势,显露画家十足的艺术“虚荣”心

 王生不易 2021-09-09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是艺术界百家争鸣、璀璨缤纷的时代。威廉·李斯特(1864~1918年)等艺术家,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发起了新艺术运动,并为它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斯特在维也纳的美术学院做研究,之后去了慕尼黑与巴黎,他常被人与克里姆特相比,克里姆特是比他高两级的同学。
1897年李斯特成为19名维也纳艺术家团体的一员——这个团体还包括了克里姆特、席勒和莫尔,他们最后形成了维也纳分离派,李斯特是第一位在分离派大楼内进行展览的艺术家,1898年到1903年他还参与《圣春》的评论,是1902年杂志目录的12位插图画家之一,1905年他和克里姆特一道离开了维也纳分离派,《木兰花》中,艺术家展示的湖、背景的树和前景的草地等精美的细节可能来自梵高的影响。
然而木兰本身就已经是高度细节化了,看上去甚至能够把鲜花从树枝上摘下来,
画面还有一种印象派的味道:如果在湖上添一些睡莲,这幅画就像极了莫奈的作品,
紧紧框住的构图几乎是照片式的,反映了当时对早期照相术的痴狂。李斯特也是令人瞩目的肖像画家,他的典型特色是采用分色的技法,以及精美修长的笔触,不过他最知名的还是他的木刻与石版画雕刻。
在同一时期,弗雷德里希(1862~1937年)世纪之交在维也纳工作,这是弗洛伊德的故乡,他关于无意识和人性欲望发展的著作影响了当时的艺术,维也纳分离派在1898年至1905年举行的一系列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展览让维也纳艺术家有了对内在自我审视的新的概念。《虚荣》是在这种知识界和艺术界浪潮的背景下创作的,
《虚荣》中屈膝的年轻妖艳女人的裸体反映在她周围冷色天鹅绒的环境中,
李斯特作品《木兰花》
她欣赏着手中镜子里的自己,通过这面镜子和她身后的另一面镜子欣赏自己的背影,白色裙子的褶皱层次暗示她正准备盛装夜行。弗雷德里希用一种典型的维也纳风格的线条与明亮、非自然的上色诱惑观众进入到这个自满的正沉思的妇人闺房中。同样,尼古尔森(1872~1949年)也和弗雷德里希、李斯特一样创作过“维也纳风格”的画作,
弗雷德里希作品《虚荣》
1904年尼古尔森为巴利爵士第一次上演《彼得·潘》一剧设计了舞台道具和服装。当时,巴利在一番推辞后勉为其难地接受做尼古尔森的被画人,《詹姆斯·马修·巴利爵士》这幅肖像是对一位处于成功巅峰的作家非同寻常的完美呈现,也和弗雷德里希笔下的《虚荣》属于维也纳分离派风格,
尼古尔森作品《詹姆斯·马修·巴利爵士》
巴利的立像几乎全是侧影,手插着口袋,他的脸气色不好,但眼神犀利,大部分的画面是用空白填充,人物很紧凑,和他的环境隔离,
画面没有一点明亮的细节和片段流露出来,幽默作家比尔博姆描述尼古尔森“对压抑的基调有某种激情”。这幅肖像可以被解读成巴利内在的孤独,或者它反映了尼古尔森在努力避免妄自尊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