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幻泡影”的实修境界,你真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吗?

 千姿百态万花筒 2021-09-09

无住、无往、亦无来,学不会,实证方知。实证到从空出假的境界,就是大彻大悟。也就是一心三观,空、不空、空不空,同时在心中。这才是大乘明心见性的境界,实证到此,算是证得清净法身、了知体性,以后几年,就是保任期。打磨自己的习性为主,坚固道心。有一个实修境界,叫做“千佛围绕毗卢”。

还有一种叫“梦幻泡影”的实修境界,是实修到了一定阶段,会观到周围的一切,好像都是肥皂泡泡的款式。也就是说,见啥外相,在心里呈现的都是泡泡。然后,瞬间这些泡泡就“啪、啪”的全都破了,接着全都没了、变空了!但这个境界也不能执着,持续了一段时间这样观后,观外境就不必再呈现泡泡了,泡泡也就放下了。

直接观任何相,在心中都呈现“空相”,只有不执着任何实修境界,让境界自动变化,那才能顺利的实修实证下去。

问:什么是昏沉?什么是掉举?

答:打瞌睡就是昏沉;一会昏沉、一会又清醒就是掉举。

问:昏沉、掉举和入定的区别又是什么?

答:入定就是既不昏沉,也不掉举。

问:正念和邪念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正念才能成功,而邪念则麻烦了?

答:能保持正念就是成功,去不了邪念就是失败。从方便法、因缘法、相上的角度来解释正念和邪念,那就说不尽、道不完了。比较究竟一点,是从大乘义理上来说的,就是六祖那一句:“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无念”这个词,我们可别理解为啥念头都没有,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发呆、发傻,这是错误的。而是要念起而不住,才是真正“无念”。

问:看过一个有关开天眼的视频,说开天眼者可以看到声音和空气是流动着的。空气不是透明的吗?

答:这方面如果给你先下个了定义,估计你会去预设相了,其实透不透明,都可以的,都是相而已。

问:说的有道理,就怕在潜意识里先种下了幻相。按照佛法来说,我们修行过程中看到的境界,有些是第八识里留下的影像。是不是这样的?

答:嗯,打开了第八识,是有机会看到过去的信息。

问:那是不是可以说,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佛,也其实只是我们的幻想而已,是这样吗?

答:一开始的时候,靠自己想象佛菩萨的形象来修心,是会有这种情况的。但修到后来,真心观到的佛菩萨来了,那就不是幻相了。《金刚经》这本经典,其实是佛祖在表达大乘究竟义理,但现在很多人反而给里面的一些话给坑了。如果把《金刚经》作为自己的实修指导的手册,基本上就是死在句下了。

不少人还是凡夫境界,天天就念叨那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把自己忽悠来、忽悠去,真应了这句话“一句合头语,千年系驴桩”。要记住:凡夫因地起修,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