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 到 诗 人

 昵称ZmY8ItTt 2021-09-09

遇 到 诗 人

当下碰到诗人,是意外,也不是意外。

无论这世界变得如何恶俗,诗和诗人从来就没有远离,诗人本就习惯在一个不被人留意、光线也很微弱的角落,远观不远处的红尘滚滚。在诗人和诗的圈子里,诗一直最灵性的存在,诗不需要迎合大众,本可以孤傲。

不过,当下碰到诗人是幸运。

在苏州碰到的第一个诗人是郑兄,他在电视台工作,多少离“诗”近一点。他有堪称传奇的经历,传奇本就属于诗人。在恢复高考不久的1980年代,郑兄考入西安交大。对中国高考史有点了解的都应该知道,那个年代能进入西安交大的高考生才真是千军万马过了独木桥的那个,与现在的高考竞争不可同日而语。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子的身份,郑兄为了诗或者也有他的远方,竟在中途弃学。即使在今天,放弃西安交大毕业生这样自带光环的身份,也是惊世骇俗的,何况在那个1980年代,原因就只为了诗。不过,也许是那个年代尚存诗意,海子也在那个年代。

【山水特别季】从《石壁》谈钓叟与渔父之别(链接)

郑兄一直还在诗里,今年他主持“诗话苏州”的公众号,邀请苏州大学和其它文化方面的老师,以访谈形式鉴赏关于苏州的诗,每天一首,有文字也有语音。郑兄也把这三百多首关于苏州的诗,制作成台历,送给我一份,放在办公桌前,每日可见诗。

在苏州碰到的第二个诗人是马永波,是因郑兄而得见,人以群分,他们都属于诗和诗人圈子。马老师早已是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学者,已被定义为大陆译介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诗人翻译家,填补了英美后现代诗歌研究空白。近年他翻译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名著《白鲸》,在网上书店热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