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域风情映像漫记之十

 若晗RH 2021-09-09
若晗
关注

西域风情映像漫记之十

前天 阅读1410
来自话题
#悠然观世界,记录旅行心得
1.6万篇
风尘仆仆踏驿路 丹霞岩盐奇景观
       还在沉迷魔鬼城的幻想中,时间发烫,我心在沸腾,远远地看见温宿大峡谷在燃烧,一大片红铺天盖地一直绵延到托木尔峰雪山下,湛蓝的天空上大朵的白云飘来浮去遮掩着阳光,大峡谷忽明忽暗,暗红、褐红色交替出现,温宿大峡谷我们来了。
        本打算参观完大峡谷后,去县城里住,到景区门前有个宾馆,条件还不错,于是领队决定就住在这里了,一来晚上游完大峡谷会很晚,明天早上拍日出,时间来不及,这样也免得舟车劳顿。
       景区门票40元/每人,景区备有区间车,往返60元/每人。这里没有其他的游客,就我们这个团队,于是区间车就成了我们的专车了。 大峡谷距阿克苏市83公里,地处温宿县博孜墩乡境内山区中。温宿大峡谷,就名气而言,不如库车大峡谷。如果温宿大峡谷和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相比,我觉得前者像一个隐秘而安静的诗人,后者更像一个金戈铁马的将军。
        坐区间车进入景区,柏油路很快被沙砾路取代了。看到这久违的河床野路,心情开始有点兴奋了。区间车在崎岖的河床沙石路上行驶,一路就遇到一辆车从里面奔驰而出。 峡谷内河床总体平坦,沙细柔软,河床顺峡谷缓缓升高,开阔处峡谷的宽度有300多米。这沙砾路看着还行,其实已经被来往的车辆压出了深深的车辙痕,就像是轨道里的列车你想要打歪点方向盘,都觉费劲。路面都是很软的沙土,总感觉轮子在打滑,左飘飘,右飘飘。
         刚进入景区,还看不出象个峡谷的样子,走在宽阔的河床上,两岸在水流的冲刷下,形成了道道裂缝,像放大了的锯齿,蜿蜒曲折,伸向远方。在往峡谷深处走,两侧因风吹日蚀,雨水冲刷,形成了许多神奇肃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景。
 
 
       看到这神奇壮观的场景,还是有些兴奋,相机、手机不假思索的狂拍,甚至在行进的车里也拍个不停,犹如进入了一个精美雄浑的画廊。峡谷中,山壁岩层分布明朗,受挤压形成的褶皱,弯曲的线条十分清晰,断裂的岩石夹在山壁岩层中,在历经亿万年的风雨侵蚀后,形成了绝壁高耸、奇峰兀立、形态各异、嶙峋怪异、色彩浓烈、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的奇特景观。
       大峡谷两侧耸立着褐红色的山体,重岩叠嶂、万韧攒空,有一丛丛的麻黄草、梭梭草、骆驼草,还有一丛丛不知名的小粉花摇曳、盛开在层层叠叠的石壁上。一只小壁虎趴在地上,我放轻脚步走近再走近,小壁虎身体上的颜色有灰黑、白色和暗红,和石壁上的颜色一样,如果它趴在石壁上根本看不出来。它不躲不跑不知是听见了我的脚步,还是嗅到了我的气息,竟然侧过头瞪着圆圆的双眼皮眼睛看着我,我悄悄举起相机……等我拍够了它还是一动不动,我一跺脚说:“你去吧,回家吧”,这小壁虎似乎听懂了我的话,一下蹿得没了影儿。
       在下一站,一侧山岩下,屹立着两棵胡杨树,一棵青翠,一棵干枯。两棵树的周边长着些微绿的红柳和骆驼刺。 这是生长在峡谷内唯有的两棵树,据考证是树龄约1000年的古胡杨树,曰“胡杨双雄”。一个形态沧桑、只有枝杈,无半点绿意,当地人说它已死亡,却傲然屹立,50米开外,另一颗生命力旺盛,枝繁叶茂,是峡谷内唯一存活至今的树木。走到这颗绿意盎然的千年胡杨树下时,惊叹胡杨超强的生命力。在满目砂石的环境中,何来绿色?想来曾经这里一定是水量丰盈、草木葱茏之处,要不然怎么可能成为当年的驿道呢?
        二千六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泊在地壳的抬升中,因为气候变化形成了红、绿、黄、青相间,交替重叠的复式条带状沉积地层,重重叠叠,看起来像条砖堆积砌成的百丈城墙,呈红色,是因氧化铁融入到了沉积层中。区间车行进到了尽头,一座红褐色的山岩横在面前。山岩上,几根峭拔兀立的石柱赫然入目。开车师傅说这叫“生命之源”,名字还是杨振宁教授给起的呢。 生命之源,呈直立状,巍然耸峙,高大雄伟、坚硬挺拔、气势恢弘,隐隐透露出勃勃生机。我想这是因为生命的律动,世间万物才得以周而复始。
      为了拍照方便,我先是在谷内转转,等拍完落日,这里可能就暗了,其他人选择了上山之路,就在我四处寻找美景时,山谷中想起来洪亮的喊声“晗老师,晗老师”,一遍接着一遍,我举目窥视,是赵老师在喊我,“快上来,上面风景好!”。我一边回答,一边扛着三脚架子,沿着弯曲的山路气喘吁吁地向山顶上爬。山路荒野,崎岖不平,红褐色的山岩在蓝天白云下高低起伏,连绵不绝,托木尔雪峰时隐时现,直插云霄。峡谷依恋蓝天,白云总是最好的陪衬,不为风花雪月,只为寂寞时能脉脉含情。居高临下,眺望“万山之城”。站在山顶望下去,真像是一座古城废墟。
        到达山顶后,赵老师埋怨我,不快点上来,后面还有个4号谷,景区保安不让一个人去,我说:留到下次来时在去啊。万山之城位于峡谷上游东侧,从3号谷去4号谷,攀上峡谷山梁后,尽现雄伟的天山雪峰、如浪涛翻滚的群山,高低错落的雅丹地貌峡谷犹如林立的荒芜城池。峡谷中山壁岩层分布清晰,受挤压形成的褶皱,弯曲的线条十分清晰,断裂的岩石夹在山壁岩层中,犹如古堡的层层楼宇。
        次日早上我们领队与景区协商,给我们单独出车,结果就去12人,其他人可能这几天下来,满目都是丹霞地貌和茫茫的戈壁,有视觉疲劳感。温宿大峡谷也叫“库都鲁克大峡谷”,意为“惊险、神秘”。古代,它是连接天山南北的驿路,又称木扎特古道。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同时拥有丹霞、雅丹、次雅丹、喀斯特和盐丘构造等5种地貌,有“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之称。
       车子一直开到最里面,在山顶上拍出。环顾四周,大峡谷忽而开阔,忽而狭窄。千奇百怪的山体造型:一只老鹰、一头天狗、一艘泰坦尼克号、一线云天、八仙过海、唐僧骑白马、石笋、千古壁画、千屋万塔,还有千千万万个形态逼真的菩萨层次排列,古代城郭、烽火台,反正看着像什么似乎就是什么,动物、人物、植物、建筑物全都以石头的造型栩栩出现。
         下山后,我们小分队在谷里留下合影,作为纪念“生命之根”和“生命之源”与“生命之神”的合影。车出峡谷,再回首,托木尔雪峰云开雾散,露出峻峭真容。我们赶紧下车,拍摄出这恢弘、博大的场景,既然不能索性放弃,那就转身走向戈壁滩,和另一片天空对话吧。
        天宇敞开,360度的天幕环绕着我,风迎面吹来。向前看,阳光灿烂,浅蓝,湛蓝涂抹在天空,清纯、寡淡,朵朵白云像是采棉人把长绒棉堆放在天上。深呼吸,清心静气,灵魂飞翔,我在车上沸腾了,手舞足蹈。我站在寰宇中间目瞪口呆、酣畅淋漓地观看了天、云、风、盛大的演出。此刻,不知今夕为何夕…… 回头,一片晴空,在蓝天下,我走进七色阳光里,远处的温宿大峡谷还在燃烧。带着些许遗憾,带着对峡谷的留恋,带着对大自然的崇敬,我们踏出了景区。再见!温宿大峡谷,我还会再来的。
欢迎围观 谢谢收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