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茂锐:苗族芦笙的来历

 三苗网 2021-09-09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苗族芦笙是苗族人民发明创制的一种簧管乐器,是苗族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传统乐器之一。

芦笙文化是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芦笙及芦笙文化还是联系中国苗族与世界各地苗族的纽带和桥梁。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从汉文献记载来看苗族芦笙历史久远

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苗族简史》载:“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笙,经专家鉴定是公元前的成品,其形式、结构与现代苗族芦笙相同,当时湖北苗族不少,看来有渊源关系。”根据这一考古材料,芦笙早在两千年前就已出现。

另据《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第二类墓中发现吹笙的乐命俑,其中一个佩剑坡毡吹芦笙,三人跳摆手舞。

同时还出土了一件长柄直管芦笙,顶端开有吹孔、柄上有插孔6个。

此外,云南出土的开化铜鼓的主晕上也有头捶羽毛,手执芦笙,边吹边命的图像。

现在滇、黔、川的部分苗族仍有佩剑披毡,头插羽毛的习俗,说明苗族进入云南地区历史久远。

在《诗经》小雅的鹿呜篇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说,这个“吹笙”与苗族有历史渊源吗?待考证。

关于芦笙的史载多在宋代之后,如范大成的《桂海虞衡志》中记有瑶族的八管芦笙:“卢沙(即芦笙)之制,状如古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

陆游的《老子庵笔记》中也写道:“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贮缸洒于树荫,饥不复吃,惟就缸取酒姿饮,已而复歌,夜疲则野宿至二日,未厌,则五日或七日,方散归……”

《宋史》也载,贵州苗族曾至朝廷献演芦笙舞,“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婉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水曲。”瓢笙即芦笙。

宋代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记述了苗族先氏五溪蛮的门款制度,其中有关点蜡幔、吹芦笙、刻木记事等记载。

在清代的文献中,对芦笙则有详细的记载。如《滇黔土司婚礼记》中记载:“苗以跳月为婚者……元夕,立标于野,大会男女,男吹芦笙于前,女振金铎于后,盘旋跳舞,各有行列。”

《贵阳府志》载:“花苗跳月,孟春植冬青树于跳场:缀以鲜花,名曰'花树’,男女皆艳服,吹笙踏歌绕村而舞,名曰'跳月’”。

|贵州凯里甘囊香芦笙场

湖南《永绥厅志》所记黔东北和湘西的芦笙舞也很壮观:“……男外旋,妇内旋,皆举手顿足,其身摇动,舞袖相连。而芦笙之音与歌相应,悠扬高下,并堪入耳”。

从上述文献中我们仿佛听到和看到当时的苗族村寨,正是芦笙阵阵随风飘,男女老少乐陶陶。不言而喻,苗族芦笙的历史是非常悠久。

二、从苗族的传说来看苗族芦笙历史久远

关于苗族芦笙的来历,各大方言区的民间传说是丰富多彩的,《苗族古歌》、《苗族开路歌》、《苗族贾理》等古代经典文献都有叙述。

从民间搜集到的资料有几十种之多。这里只举二例。

一是制作芦笙是为了引诱太阳出来为人类造福。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9个太阳,晒得五谷不能生长,人们快生存不下去了。大家找来一位大力士,爬上高耸入云的枫香树,用箭射下了8个太阳,剩下一个被吓得不敢再出来。人们便制作芦笙,吹着美妙的芦笙曲把引太阳出来,使人类重见阳光,万物生长。

人们害怕太阳再跑,就年复一年地吹芦笙,从此,地里长出了庄稼,人们有吃有穿,芦笙也就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苗族各大方言支系都有这样的传说。

二是芦笙是为了寻找救命思人和心上八而造的。传说古代有一位苗族青年叫茂沙,他用箭射死了老鹰,救了全村的家禽,使百姓安居乐业,于是阿榜始娘爱上了茂沙。

后来,阿榜被白野鸡叼走,茂沙又谢死了白野鸡,救了阿榜。然后在头插上一枝鸡毛到别处去了,阿榜为了找到茂沙,她和她的父亲制造了芦笙,吹笙跳舞,将四面八方的人引来,也引来了茂沙,两人便结为了夫妻。

这是中部方言区“Ghab Nus,音:嘎闹”支系广泛流传的关于芦笙是怎样吹起来的传说。

三、余论

上述这些虽然是苗族芦笙起源的神话传说,但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窥见苗族某些历史发展的真实轨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过去遥远的历史就“反映在神话的幻想中”。

苗族芦笙起源的传说对于当代人们研究人类民族学、民族音乐史等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苗族芦笙文化具有群众性、娱乐性、艺术性、国际性等基本特征。

它不仅是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好、利用好包括芦笙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开发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END

如果你也有身边民族作品想投稿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