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道尊严之式微

 临朐山民 2021-09-10

作者|高树军

       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开民众教育之先河,实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期望开启民智,以文化民,推动社会变革,被奉为“至圣先师”,是当代“教师”之祖。此后文脉赓续,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中华文明愈加丰满,卓立于世界文化之巅。星转斗移,山川壮阔,“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

       时至今日,教育发展状况与“杏坛讲学”年代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孔夫子只怕是怎么也料想不到,国民教育水平提高,高科技成果运用以及社会变革等,倒把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推进了尴尬的境地。本文就“师道尊严之式微”谈几点个人观点。

       唐代韩愈《师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人在中堂供奉一块“天地君亲师”牌位,用于祭祀,历史悠久。其中之“师”即便是指广义的“师”,仍彰显了古往今来极为突出的“师”之地位与作用。《论语》述而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夫子是因物质利益收取“束脩”吗?当然不是,而是收徒须有见面礼,体现敬师向学态度。可以说,“师道尊严”形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需求,是我国人民长期固守的传统观念之一。如今中小学教师何以感到“师道尊严”日趋式微呢?盖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文化知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我国古代社会发展水平低,有条件、有能力读书的人不多,况且受到印刷术及印刷材料的制约,书籍(帛简)存世量很少,知识、学问被极少数人所垄断,求学必先求师,供求矛盾必然有利于供方。古代教学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式,进一步巩固了教师为“尊”的地位。当今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全球互联互通,所谓“知识”不过是互联网中的数字化信息,在“信息爆炸”加持下人为“垄断”知识已成为历史。当教育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学习渠道由单一转为多元时,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二是文化知识的普及水平提高。当下中小学教师的入职学历一般是大学本科,拥有研究生学历的越来越多。随着义务教育实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毕竟中小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属于基础性的,教学门槛较低,几乎人人可“为师”。

       三是学生或家长具备了择师条件。客观地讲,家庭收入的大幅提升以及当地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公办、民办学校),使得学生和家长可按主观意愿择校择师,再也不必像古人那样“程门立雪”,“学生炒老师”的现象还有什么好奇怪的?

       四是社会变革引发的观念更新。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人们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文化多元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也在随之变化。如今在社会、家庭中更重视个人的自主性、独立性,传统的“孝亲”观念日趋淡化是不争的事实。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还是第一任老师,若孩子孝“亲”不及,遑论尊“师”。况且中小学教师处于全国教师队伍“金字塔”的最基层,从业人数超千万,基础教育职业的大众化、平民化以及个别教师职业素养(或专业素质)的缺陷,导致了中小学教师光环消失,甚至被民众诟病。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告诫人们:“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如何在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一位受教育者中凝聚共识,大兴尊师重教、尊师贵道之风,让“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重新焕发荣光,对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汲取教训,少走弯路,稳健扎实地走好每一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2021年8月2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