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北方共青城​II钮国斌

 国际诗歌网 2021-09-10


北方共青城

钮国斌



七月流火,热浪袭人。七月十七日,我们参加萝北县第21届戏水节采风团,走进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
      
我们一行近百人的采风团,个个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倘佯在一幅幅图片前。在讲解员的声情并茂的讲述中,了解了那段历史,也被创业者战天斗地的精神感染着。
     
北方共青城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小兴安岭东麓。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发表了《向困难进军》的重要讲话,号召“青年要到祖国最需要的的地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以楊华、厐淑英为代表的一批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团中央的组织下,树起了新中国第一面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旗帜。随后,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哈尔滨等五省市的2602名有志青年,先后来到北大荒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创业。
       
那个时候的北大荒,是一片人迹稀少的地方。1959年9月10日,楊华同志率领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在萝北县青年屯举行了志愿垦荒第一犁开荒仪式。时任县委书记的阮永胜同志亲自为开荒仪式剪彩。自此拉开了在北大荒垦荒创业的新篇章。先后创建了北京庄、天津庄、河北一庄、河北二庄、哈尔滨庄等8个青年集体农庄。
       
1956年6月7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亲临垦区,慰问垦荒队员,勉励垦荒队员“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坚决向困难冲锋。”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听到鸡叫、狗咬,孩子哭的声音。你们要把这里建设成为一座中国的北方共青城。
        

垦荒队员们积极响应号召,面对重重困难,迎难而上,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奋力拼搏,他们铸剑为犁,把汗水,把青春,把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战天斗地的垦荒者,才创建了北方共青城这座美丽的小城。
        
经过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团结友爱、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精神,2013年被团中央授予“三个基地。”即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全国团干部培训基地。
        
现在,共青农场占地573平方公里,拥有49万亩耕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一望无际的良田在黑土地上摇曳踏浪,昔日的荒滩到处散发着勃勃生机。大豆摇铃,稻菽飘香。又是一个丰收年。现在的共青农场已经发展成一座现代化新城。一批富民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排排路灯在夜晚闪烁着柔和的灯光,一条条宽敞的马路在这座新城延伸到各个角落。每当华灯初上,男女老少便齐聚健身广场,随着音乐响起,人们欢快的做起了健身操。小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玩耍,好一幅祥和温馨的场景。
     
我们这支百人采风团,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来讴歌这段创业岁月,来到这块红色基地,也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我也即兴写了一首小诗:   激情岁月写青春,沐雨凌霜创业人。

万亩良田摇碧浪,风光秀丽大荒魂。

作者简介

钮国斌,男,北京市朝阳。共产党员,做过中学教师,党务工作者,高级政工师,现已退休赋闲。现为国际诗词协会,黒龙江省鹤岗市诗词协会,鹤岗市作家协会、萝北县诗词协会,鹤北红松林诗社会员。曾有作品发表于国际诗词、鹤鸣诗刊、冰凌花、湿地风、云香阁、宛乡诗词、紫罗蓝文学等诗刊。并有作品在全国诗文大赛中斩获银奖,入选《百年回望》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