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过这个年龄,我劝你别再读书了”,知名教授的话,引人深思

 我的最爱洋芋 2021-09-10

文/琳妹说教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可以使人进步,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是在学校里接受教育。老师把课本中的知识,讲给我们听。

书本上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对于学生们来说,想要取得好成绩,就要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点熟练掌握。

经历了中考和高考,走进了大学校园,但读书依然不能停。这个时候的读书就有了不同的概念和意义。

不仅指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也包含从生活各个方面学到的经验和能力。这些都可以称为学习和读书的意义。

求学之路上,总有一些特殊的人

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学历。学生们拼命学习,是为了考上名牌大学,在就业时可以增添一份助力。

很多企业设置了学历门槛,不努力争取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于是那些在高考没有拿到名校光环的考生,选择通过考研的方式,给自己提高竞争力。

在这些求学大军中,常常会看到一些特殊的人群。有连续考了10多年,依然在参加高考的学子;也有年过半百,还在为研究生学历而奋斗的大叔。

有人说他们这种执着又专一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但也有人说,这么大年纪还在追寻不切实际的学历,就是在瞎折腾。

“超过这个年龄,我劝你别再读书了”

人们常说,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20岁年轻人追求的梦想,50岁中年阿姨也同样有可能实现。这一观点看似是心灵鸡汤,但并不准确。

储殷作为国家关系学院的教授,对于这一观点表示认同。储殷教授经常做客辩论类节目,他经常能一针见血的点破背后的道理。

储殷在一次采访中,对于读书方面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如果超过了28岁,我劝你别再读书了。

这样的言论,无疑是给那些高龄考生泼了冷水。年级不能成为限制读书的理由,但储殷这番话有其独特的道理。

28岁之后,学技能比读书更重要

在我国的传统中,30岁是而立之年,这是成家立业最好的时候。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考公考研,失败了都有补救和重新再来的机会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失败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身后有家庭。每走出一步都要考虑后果,牵扯很多方面。

就业时确实会看重学历,但同样也要考虑年龄。40岁的硕士或是博士,在28岁的应届毕业生面前,毫无竞争力。

和同龄人相比,他们或许没有你的学历高,但贵在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很多企业会着重看个人能力,在这个时候,学历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不要局限在读书里,学习技能同样很关键

我们理解中的读书,就是在学校完成学业,拿到相应的证书。其实读书不仅可以提升学历,也可以让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看清未来的方向。

追求学历并没有问题,但过于执着就会陷入其中很难脱身。每个年龄层次都有注重的方面,过了28岁,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更加注重技能方面。

工作类型有很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就是熟能生巧。读书学到的是理论知识,想要将这部分用于现实生活,就要靠技能来衔接

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学历和技能中,会更加看重技能。并且28岁之后,每个人都需要一份足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学历在这个时候变得没那么重要。

读书和技能各有侧重点,不要选错

储殷教授认为,28岁之前可以以学历为重;过了28岁就要认清现实,掌握一门技能是非常关键且必要的。

每个人对于未来的追求和看法都不同,我们不能否认那些始终在追求学历的求学者,也不能断定一家企业只看重能力,不看重学历。

但有一件事,需要大家明白。并不是只有坐在教室里听课称为读书,生活中每个方面都有老师,每个人都是可以学习的对象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同样也有拼搏的资本。输了可以再来,青春就是最大的保障。因此他们可以承担失败。

但对于到了成家立业年龄的人而言,固执己见,拎不清放不下就是最大的问题。活到老学到老是真理,但也要找准方向。

每日一问:

大家认为储殷教授说的对吗?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