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个层次洞察水平,我如何判断一个人对知识掌握的层次

 C知识管理中心 2021-09-10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 企业知识经验萃取的本质是知识生产 ·

知识越少掌握的层次越浅的时候,越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学了新东西,小朋友这种情况最明显,有个段子讲学会成语的小孩写的文字:

“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就各奔前程,晚上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成绩不好时,爸爸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打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不仅仅小朋友这样,成人何尝不是呢?

有句俗话说:当你手中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总想着用这把锤子解决所有的问题,总认为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你这个锤子,而忽略了现实情况和真实用户需求的声音:也许人家需要的是锄头、镰刀或者是飞机大炮呢?

从知识角度看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掌握的知识量太少,因为你只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不用它就没有可用的;

其次,在学习“锤子(类比为知识)”过程中,没有明确出所掌握知识的应用范围,不知道该项知识的使用场景。

还有一种状况,面对问题时自己束手无策,但当别人搞定了才发现它用到的方法和工具你都会。

关注视频号听免费直播

这里面也牵涉到一个情景知识的掌握问题,利用方法和工具的场景也是知识,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用什么知识!

还有一种状况,当你很费力地完成某件事情或者准备去大干一场的时候,你的老板说:这个事情没必要做,或者说,这个做了也没啥用!

这个时候,相信你的心里一定是不好受的!但很不幸的是,你们老板说的可能还是对的。

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你擅长做搜索引擎的SEO(搜索引擎优化),2017年你们要做某个面向一线城市白领的产品,你跟老板汇报要求投入,准备大规模推广你们的公司网站,希望通过这个来吸引用户购买。老板把你否了,你一定很不服气。

但老板也许是对的,因为从PC互联网到移动的互联网,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已经变化了:他们大部分是通过移动终端获取资讯、虽然依然用搜索引擎但主动地搜索却已经不是主要的手段,这个时候传统的SEO方法已经不灵了。

这里面的问题是你只掌握了传统的SEO的知识,却没有掌握适合环境、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段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这种手段的知识,所以看起来你的老板比你技高一筹!

简单说,如果要想成为专家,对于知识的掌握起码要达到四层,如下图:

第一层是知道是什么(What)的知识。

这类知识通常是写在教材、百科之类的资料中,看看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之类的资料就可以大致清楚了。

在学校学习的大部分知识是这种情况,教科书上通常写的最多的也是这些,告诉你是什么,定义概念规则等。

第二层是知道如何去做(How to)的知识。

如何做或者完成一个事情,通常会包括流程、步骤,还包括更细致的流程中的核心控制点、在不同流程节点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做的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最佳实践)、用到的资源和工具等。

第三层是知道什么情境下用这个知识的知识(If/Then)。

即情景的知识,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知识的知识。

不要认为自己拿着锤子看四处都是钉子,而是根据需求找最恰当的知识和方法。

许多题目不会做,但看了答案就明白的背后其实就是缺乏情景知识,不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用到这几个知识点。

第四层是为什么要用或者不用这个知识的知识(Why/not)。

即战略层面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非孤立发挥作用的,是在目标和环境下存在的。

香港著名的导演陈嘉上说过一个邓超的例子,本质上是讲的策略性知识。

他想请邓超演他一部戏的男主角,就约了邓超聊天。

大部分演员见导演都是问剧情、对手、片酬这些内容,但邓超来了这些都没问,而是问了一句:

“导演,为什么要拍这个戏?”

这一个问题就把陈嘉上给震住了,一方面是因为很少有人这么问导演,另一个是导演清楚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

电影是看导演的艺术,导演的目的是根本因素,这个根本因素决定了演员应该如何去表达角色。

导演拍这个片子的目的决定了演员该如何演绎这个角色,而如果演绎角色(how to)的知识应该是电影学院交给学生的,一个成熟的演员可以按照导演的目的和要求去演绎角色。

因为这一次接触,陈嘉上就觉得邓超这个演员不一般,就特别看重他(这个事情发生在2010年左右)。

而之所以觉得他不一般的原因,是因为其他人都问的是第二层次(how to)的知识,而邓直接问到了第四层次的知识:为什么的知识!

张泉灵发过一个微博,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

一流的化妆师跟三化妆师的区别是,三流的化妆师考虑的都是“技”的层次,而一流的化妆师其实也是考虑了为什么(why)的知识:

现场灯光、节目风格、后期怎么做决定了具体的“化妆”这个过程,仅仅会化妆的一定只是一个操作工,功夫都在诗外!

当你认为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的时候,起码关于这个知识的四个层次都要清楚和明白,这样子才算!

按照我们对探索期、新手期、胜任期、高手期、专家期的划分,处于探索期和新手期的人掌握的大部分是第一层次是什么的知识,常说的书呆子也是这种状况,记住了很多概念定律模型,但就是不会干活;

在胜任期的人,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掌握了程序性的知识,并积累了情景知识的经验。而高手则是掌握大量情境知识,并能从更高层次考虑战略性和被执行问题的人们,他们也掌握了许多第四层次的知识。(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511956894 与他联系或加入他的【二班】)

不会建知识体系,学多少内容都没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