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操心的父母,养不出自信的孩子

 舍得付出 2021-09-10
作者:春雨布谷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上周末,跟几个好友家庭聚会,一个朋友的女儿很“特别”。

她叫朵朵,刚上一年级,当其他小伙伴都争先恐后地找座位、抢碗筷时,她却安安静静地躲在妈妈身边,格外乖顺听话。

大家就座后,朵朵妈示意服务员,不用给自己女儿准备餐具,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

我们纷纷疑惑,朵妈却说:“她真的不会,在家里一直都是我喂她。”

一边说着,一边细心地给女儿擦手、擦嘴,精挑细选一些食物,喂给女儿吃。

看得出来,朵妈对女儿及其用心,似乎把整颗心都拴在了女儿身上。

走路怕她摔跤,喝水怕她呛着,孩子出去玩,她也得跟在女儿屁股后面守着。

看着像宠物一般被妈妈悉心照料的朵朵,我的内心五味陈杂。

有一种父母,被称为“直升机父母”,他们无时不刻地盘旋在孩子头顶,监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就像直升机一样。

对于孩子,他们似乎有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忧,殊不知,这种过度操心,正在一点一点把孩子压垮。

01

父母越操心,孩子越“无用”

综艺《敞开心扉的少年》中,何一可的妈妈,把父母的操心发挥到了极致。

图片

儿子何一可已经8岁,但是妈妈还是事无巨细地包办儿子的大小事务。

你能想象吗?

每天早上,妈妈还要亲手给儿子挤牙膏,让儿子坐在自己的腿上,帮他刷牙。

妈妈一边帮儿子刷牙,一边唱着儿歌:“大河马张开嘴,小鸟医生来刷牙。”

图片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妈妈还会亲手帮儿子收拾书包,帮儿子穿鞋系鞋带,把酸奶倒进杯子端给儿子喝。

看起来,妈妈的大包大揽,会卸下儿子身上的责任,让他过得“很轻松”。

可事实上,长期生活在这种“保姆式育儿”的环境下,何一可内心并不怎么好过。

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面对镜头下的自己,他感到很羞愧。

在她内心,他不接受自己的“无用”,虽然妈妈的照顾,解放了他的双手,却困住了他的能力发展。

如今8岁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甚至都不会自己穿衣服。

图片

心理学有个词,叫“自我效能感”。意思是个体能否利用自己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

如果一个孩子,无法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一定的技能,他就没有足够的底气,建立自我效能感。

因此,能力不足和缺乏自信心,就会形成一种互相纠缠的恶性循环。

有一个网友吐槽,自己就是被父母的大包大揽“毁”了。

童年时期没有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现在看到别人熟练地做实验、精湛的厨艺、灵巧的双手,自己却只会越来越自卑。

孩子的自信心,是在每一次的尝试下,用一次次的成功经验积累起来的。

每一次独立完成任务,享受胜利的喜悦,都是对自我的认可和鼓励,更是锻炼能力的好机会。

如果父母总是刻意代替孩子完成本应属于他们的工作,无异于折断了孩子飞翔的翅膀,让他们永远也飞不起来。

02

父母越操心,孩子越“无志”

除了阻碍孩子的能力发展,父母的过度操心,还可能导致孩子的自我意识萎缩。

有一个同事,她的孩子从小到大成绩优异,高考时更是超水平发挥,全家人都很高兴。

但是到了填报志愿时,孩子却不知道如何抉择。

同事因为孩子没主见而苦恼,但她却没有反思,是谁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

从挑选一件文具,到跟谁交朋友,从日常时间的规划,到兴趣班的选择。

孩子的大小事情,几乎都是同事一手包办,渐渐地,孩子从最初的叛逆变成了接受,再从接受变成了习惯这一切。

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在父母的操心下,逐渐瓦解。

有时候,父母爱得太满,操心太多了,就成了一种毒性很强的伤害,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内在动力。

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缺乏决策能力和思考能力,更长远的影响,是让孩子在人生这条路上,成为一个没有目标和方向的人。

《少年说》节目中,有一个叫罗万豪的男孩。

一直以来,都是父母为他制定目标,这让他节省了很多精力,成绩很不错。

图片

刚开始,他喜欢这种安排,可是后来踏入高中校园后,他感觉越来越迷茫和无助,离开父母这根“拐杖”,他感到非常不安。

“能再给我制定一个目标吗?”男孩痛苦地喊着。

图片

他需要他人的帮助来确定目标,而他本身,早就已经感受不到自己的内心和想法。

这种空心的状态,极易引发个人价值感的坠落,和对未来的恐慌。

一旦没有人为其指引道路,他就会停滞不前,陷入无边的自我怀疑中。

03

爱操心的父母,养不出自信的孩子

家庭教育指导师兰海指出,父母爱操心,常有三大原因:

一是受到父母原生家庭的影响,童年的经历和感受,会牵制他们的教育方式;

二是父母需要通过照顾孩子,满足自己的价值感,维持这份浓密的依恋关系;

三是出于对孩子的不信任,担心孩子失败。

图片

以上种种原因,父母会把焦虑放大,把心思都投入到孩子身上。

其实,对孩子最好的爱,绝不是父母放弃自我,处处操心,而是懂得适度“收心”,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动力。

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对苏珊一家印象深刻。

对于儿子安特罗的成长,苏珊夫妇给予了极大的“放权”和“收心”。

图片

有一次,儿子提出想要买一双篮球鞋,爸爸只是说,让他自己想办法。

于是,安特罗选择了送报纸、去咖啡店打工,因为自己付出了劳动和努力,他变得格外珍惜,也很有成绩感。

苏珊一家,经济条件很好,但是他们依然决定尽量少插手孩子的生活,让他在挫折和经历中,积累人生经验,获取独自面对世界的能力和勇气。

不要害怕孩子吃苦,更不要代替孩子吃苦,这种锻炼和体验,是他们未来迎接困难,战胜困难的经验,也是自信心的源泉。

图片

在尝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犯错的情况,父母要尽可能给孩子试错和成长的机会。

邓亚萍曾提到一件童年趣事。

小时候的她,喜欢拿一个玻璃瓶玩,还总是不小心把瓶盖摔碎。

爸爸见状,也没有阻拦,还是允许她一次次去尝试拿那个瓶子。

在每一次尝试中,她会积累技巧、发现掌控的技巧,打开成长的开关。

图片

无论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是乒乓球事业上的大事,父亲总是鼓励、包容和信任,放手让她勇敢打拼,终于培养出一员自信、果敢、飒爽的乒坛女王。

爱操心的父母,养不出自信的孩子。

敢“放心”的父母,才能给孩子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孩子通过每一次对自我的挑战,每一个成功的印迹,从不断地练习和调整中,找到最佳状态,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筑成自信的城墙。

04

《教育的常识》一书有言:“人唯有自由才有成长,关系里唯有自由才是成全。”

对孩子“精细管理”,是一种沉重窒息的爱。

给孩子自由和尊重,才是深沉有氧的爱。

与其时刻把心系在孩子身上,不如放开手,给孩子多创造一些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帮他们铸就一颗强大的内心和坚实的臂膀。

那些拥有了能力和掌控力的孩子,才能展露自信的姿态,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曙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